2021-4-13 | 體育教育論文
一、高校體育與拓展訓練的關系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細要》,高校體育的基本出發點和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高校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是使學生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高校體育教育發展至今,已經由單純生物學體育教育觀轉向包括生物角度、生理因素和社會認識等多方面的教育觀。高校體育教學不僅僅局限在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是將其作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習慣的基礎。體育拓展訓練恰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
1.高校體育拓展訓練的組織形式
自2001年“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開展以來,許多高校相繼成立了各種素質拓展訓練營。但對于高校體育拓展訓練來說,與社會上得拓展訓練機構在課程模式和內容上應當有所區分。在借鑒好的理念的同時,應當突出將體育教學與拓展訓練合理結合的特點,在體育課程中利用拓展訓練的內容和形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在生動的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各項素質。在組織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調查和分析,并在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進行課程設計。之后,需要根據教學訓練的需要和實際情況來合理地進行訓練。
2.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的意義
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不僅可以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提高團隊合作的意識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為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力打下良好基礎。體育拓展訓練對學生的心理、體力和智慧等多方面素質都是嚴峻的考驗。體育拓展訓練能夠有效地磨練學生意志力,增強學生戰勝困難、戰勝自我的決心和勇敢堅韌的意志品質。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并且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做到很多完全沒想到自己可以完成的任務。這種自我挑戰的精神在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優良品質。我國高校體育課程內容總的來說還比較局限,學校體育的內容往往多只注重培養身體能力,課程設置的項目也往往是競技體育的相關項目,如田徑、球類等等。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教育、甚至價值觀全球化的影響下,單純的身體運動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心理層面的需要。拓展訓練作為一項新穎且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能使得學生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健康積極的人生追求。
二、高校開展體育拓展訓練需要注意的問題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將體育教育和拓展訓練結合起來,與社會上商業化的拓展訓練相比,既有相通和相互借鑒的部分,又有各自的特點。因此,高校在開展體育拓展訓練時,需要充分準備,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方法,確保教學任務安全有效地完成。
1.明確目標,因材施教
在體育拓展訓練中,高校體育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心理特征上的差異,如性別、體質的差異可能造成學生對待挑戰時候的自我認知和自信程度的差異。如空中單杠項目,需要學生攀爬到僅能站立雙腳的跳臺,向前縱身跳抓住單杠。這個項目主要目的是要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增強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單杠距離跳臺的遠近不應當成為阻礙成功的因素。在訓練中,可以根據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的差異,適當調整單杠的遠近。
2.切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與傳統體育課程相比,拓展訓練的危險系數較高,因此需要切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教師應當定期對相關器材進行檢測,在訓練時選擇安全的地點和內容,并明確每組安全保障人員的職責和任務,說明每項任務的注意事項。安全保障是基礎,只有在此基礎上進行的訓練,才能是有效并且有意義的。
3.合理轉變教師的角色
與傳統體育訓練不同的是,在體育拓展訓練中,而教師則是起到說明規則和引導思考的作用,學生的內部的思考、討論和活動占據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角色,不是授之以魚,也不是授之以漁,更多時候僅僅是指出哪里有魚,至于怎么捉到魚,就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思考的問題了。同時,體育拓展訓練對教師自身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除了需要鉆研課程的性質和內涵,還應當注重補充心理學知識,并且善于利用語言引導,切忌做完項目之后不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總結,浪費將訓練效果升華的機會。
作者:潘晨希 單位:鎮江船艇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