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美術教育論文
一、學生擁有學習美術的興趣,卻缺乏學習美術的動力
興趣是轉化為動力的基礎。可以想象做一件事如果缺乏了興趣你還會愿意做嗎?答案當然是不愿意。即使會做也不過是為完成任務而已,缺少了做事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人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同理,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擁有著對美術的興趣愛好,這是很好的現象。只是這種現象出現的時間卻并不持久,這就有一個問題了,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不能轉換為學習美術的動力。人的興趣發展有三個階段,即有趣、樂趣、志趣。“有趣”為時最短,即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追求美,在課堂上表現著對美術的興趣,但在教學中不把學生對美術的有趣轉成樂趣、志趣,也會讓這短暫的“有趣”消失,所以若能夠將其轉變將會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在現在的美術教育中教師很難將學生引導并加以轉變,原因有二:其一是上面提到的課程資源的欠缺,因其欠缺而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所,遠離了美術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興趣逐漸流失;其二是美術課長久以來被當做副科學習,地位得不到提高,美術的價值得不到正確的認識,教師也在教學的過程中失去了工作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影響也不顯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美術不夠重視,了解也不夠多,興趣很難得到提升,也就無法轉變為學習動力,久而久之美術的教育不但得不到提升反而會出現下降的趨勢。但存在問題便有解決之道,只有對癥下藥針對性的改善才能提高美術教育的質量,使其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二、年輕教師專業培訓和交流平臺的欠缺
對于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在教育理論方面往往會學習的不夠,對教材和學生及面臨的問題無法深入透徹的分析。并且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際的教學過程容易出現偏差,理論與實踐往往不符合。因此,對于資歷尚淺的教師要多提供相關的專業培訓和交流平臺,讓教師可以分享教學心得,制定好的教學方案。將這些問題落到實處再經過長時間的實踐,讓教師在上崗前就能夠得到培訓和實踐的機會,這樣教學的磨合期將會大大減少,教師一在工作崗位上便能夠迅速的進入角色,美術教學質量也會極大的得到提高。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每個初級中學的教師是為兩到三人,而每位老師在教學上都具有自身的特點,當然也會有不足之處,如果缺少一個交流環境不足之處就難以得到彌補。雖然每所學校都會有教研組交流活動,但學校美術教師人數過少所導致的交流信息不夠充足,達不到教師交流的應有效果,因而教師缺少交流平臺也是制約著美術教學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創新、合作能力
美術教育的首要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和一定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在注重自身美學修養的基礎上還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觀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并以最好的狀態積極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通過聲色形等環境為學生創造一種濃郁的強烈的探索欲望,潛移默化的接受美術的熏陶。同時加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點評能力,教師也可以介紹作品的創作環境,盡量使學生融入當時的創作意境,讓學生學會以審美的目光去分析、觀察得到結論,從而提高學生獨到的審美能力。學生時期是思維最活躍的時期,學生善于接受和吸收新鮮事物,而現在正是他們創新意識處于潛在時期的階段,需要教師的發掘以促進他們的發展。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要注重學生的獨特個性,給予他們發揮的空間,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在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敏銳的觀察能力來提高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合作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提出的學習方式,是一種創意與實效相結合的教學體系。通過合作學習樹立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并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動手能力。合作學習不僅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更是提高了學生的品質素養。不同的學生思維意識是不同的,但在合作的過程中思想火花的撞擊卻可以使其思維、表達和創造力得到全面的培養和發展。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合作學習,能更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習的主動性,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四、結束語
總之,美術作為一門教育工作的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極大程度的促進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個性發展。同時對于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只有弄清問題的所在,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才能更好的改善美術教學問題,為未來培養更多的美術人才。
作者:張媛敏 單位:三門峽陜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