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績效管理論文
1加強高校行政績效管理的現實意義
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高校行政績效管理的改進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建立的績效評價體系就更加的規范性;可以這樣說,資源管理體系與各使用部門形成了一種有效機制,這種機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可以進行自我評價、對外部評價、并進行自我監督;最大力度的提高了組織系統的決策水平,提升了資源配置的決策水平。現階段,我國高校預算管理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要加以改善和改良;主要存在問題有:預算編制、執行與監督考核的缺乏,預算管理體制控制力度不夠,管理體制不健全,預算執行缺乏考核監督機制、缺乏分析,缺乏預算執行的行政問責制度的建立及實施。可以實施以下管理新對策,定編定崗的科學性,建立績效分析模型,全面的實施績效評價手段,建立優評指標,加強重視職業道德績效考評,注重績效的反饋,重視激勵與總結。建立立體式的考評與方式,一是同類級別的評估,二是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原則。
2電子信息技術對高校行政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績效評價作為績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作為高校的行政績效管理,必須具備的重要原則,所以只要做好高校行政績效評價,就可以加強對資源配置效益的提高,對資源的使用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將帶動整個高校行政績效管理向前積極邁進。
2.1需要建立明確的績效管理構架
一般而言,對高效行政績效管理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制定有效的績效計劃。各主管部門應對各高校進行指導,對于管理績效作出的規定,在項目進行申報并立項時,要對項目的績效管理方案進行負責,對項目績效目標進行負責,要實施績效管理申報、實施績效目標的申報等相關工作。主管部門應該負責統一規劃工作即組織、檢查、指導各高校績效的申報工作和目標制定。第二:評價績效考核。評價機構應按照規范的文本格式撰寫績效評價報告,同時對項目績效目標的實現結果進行績效評價。第三:反饋管理績效結果。各主管部門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對應的對象。第四:充分運用績效評價的結論。要充分的利用績效評價結制度結果,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與其他管理應用部門做好協調,各部門相互結合,缺一不可,這也是高校行政績效管理的關鍵的一個重要環節。
2.2運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建立科學的高校行政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高校行政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指的是根據預期績效目標,與相應的指標要求,按照一定的標準,來評論評價對象與管理內容,并進行適應可行、層次清晰、科學合理的分類形成的綜合指標體系。綜合目前高校實際情況,可以分幾個方面來建立。做好個性指標與共性指標在績效評價中的應用;根據不同的設置要求與評價內容,還有指標的使用范圍,可分為兩個指標,就是個性指標與共性指標。個性指標指的是:社會服務、科學研究與培養人才等方面的指標。共性指標指的是:經濟效益、管理水平、執行情況、目標設定、執行程度等方面的指標。其次,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在績效評價中的應用。按照指標能量化還可以分為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這兩種分類方式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指標體系的設置方法。最后可以對評價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等級的評價結果,根據計算,來確定評價對象達到的等次。
3對績效管理措施要有一定保障
就目前來看,我國對高校行政績效管理還處于初級階段,有許多制度體系并沒有完全建立,有的還沒有開展進行,開展與建立是做好績效評價工作中最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對評價工作非常重要,所以,要做好最初的準備,為今后績效評價工作的建立與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3.1加強基礎體系建設,搭建高效平臺
要加強績效管理中的各種規章制度。完善的規章制度是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礎條件,我們要做好以高效績效管理,為核心的工作,更加有力的優化內部運作,即管理制度的規程;制定出合理、科學的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制定出完善的相關政策與實施細則,為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積極開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然后對績效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完善的建立。信息系統的建立充分完善化,對于提供、收集的相關信息才能夠確保及時、準確。因此,要逐步建設并開發績效管理信息系統體系,它的建立能更準確地衡量高校管理的水平,高校運行成本的完整性也得到了及時的反映,并做到及時監控與采集,對于高校組織預期目標的實現情況有了及時的績效。
3.2建立完善的約束體制,評價結果的應用要加強
績效評價結果是加強高效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增強績效理念的重要手段,也是開展績效評價績效工作的基本前提,另外,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有多種優勢,其中一種就是可以保證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評價工作的進行。第一,高校運行管理要與績效評價結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及時的整理與分析,對于改善高校管理,提高運行效率作為重要依據。評價結果處于合格水平的,應采取相應的表彰措施,優先選擇資源配置,并進行綜合考量,對于評價結果未達標或結果不合格的,應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期限整改,并且相應減少其以后年度各項資源配置指標。第二,加強高效管理的公開透明度。增強高校透明度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強化高校監督的有利措施,而且,有利于主動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不斷地提高高校管理績效,這一重大措施是從根本上預防并治理腐敗。要積極主動地公開高校相關的年度計劃,政策的措施、發展規劃等,適時的公開項目的進展近況,特別是執行情況比較重大的項目。
3.3建立全新的績效機制,體現主體責任的資源使用
在高校行政績效環節中,各部門應該事先申報對績效可行的計劃、依據、方案及目標等,然后通過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責罰,各級負責人要做好年度工作中的考核,責罰結果要與考核進行掛鉤;這樣就建立了全新的績效機制,通過考核與責罰,實現高校行政績效管理的不斷完善的進行。
4結語
應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對于高校行政績效來說是一項全新的工作,要以科學觀為指導,不斷完善高校管理體制,不斷改進高校管理機制,并逐步建立起導向為實現績效目標、保障為結果的應用、手段為績效評價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是高校績效管理體系;并不斷改進高校管理的運行方式,不斷對配置的資源進行優化,要更好地控制成本的節約,更加努力的提高高校管理的質量與水平,在信息技術的視角下,對高校行政績效管理帶來全新的規范化與科學化水平。
本文作者:何青 單位: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