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電子技術論文
本文作者:趙峰 單位: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
在三極管工作時,應用多媒體課件,布置簡單的放大電路,顯示輸入和輸出的波形關系。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感到有趣,產生強烈的欲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思考怎樣進行放大?放大過程的信號波形,電路工作有怎樣的特點?所以選擇適合的媒體課件,對學生的興趣和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可以使《電子技術》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的興趣大增。
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電子技術和其它學科一樣,在教科書的每一章節都有若干個知識點需要學生掌握,在掌握知識點的過程中又會遇到一系列的困難,這些困難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難點,解決這些疑難問題,突破教學難點,為學生學習掃除攔路虎,也是教學中的常規問題。電子技術的許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較抽象的,有些現象在傳統的實驗中也是無法展示的,所以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對初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點。例如,在講解反饋放大器這節內容時,其教學難點就是“反饋信號對輸入和輸出信號的影響和反饋類型的判斷”。教材是用正弦波來作為輸入信號,利用瞬時極性法來解釋電路的工作情況,用正弦波形來作為輸入信號來進行描述的。
這種比擬方法,可以說是符合電路的特點,但有的學生缺乏想象力,有的學生還未見過信號波形和正弦波的樣子,無法在頭腦中把輸入信號波形、輸出信號波形、反饋信號的波形和正反饋、負反饋、電壓反饋和電流反饋相聯系,使其從抽象思維上升到形象思維。而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在屏幕上觀看模擬信號的形成過程的同時,看到反饋信號如何影響電路的輸出電壓和,這樣將電流轉換成電荷的流動,將課本中不動的圖形變為電荷不斷流動的動畫,遵循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循序漸進的思維過程,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
利用多媒體課件彌補演示實驗的不足
電子技術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概念和原理經常是通過實驗來幫助學生加以理解。但有些電子實驗的現象無法在傳統的演示實驗中予以解決,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借助于多媒體課件直觀的顯示出信號的變化,比如在電子技術課本的附錄中介紹了EWB軟件,EWB軟件是一種電子技術仿真軟件,它不僅可以方便的設計出常見的各種電路,更可以在電腦上顯示電路的信號傳輸的全過程。可以方便的分析電路的性能。演示出實驗的過程同時彌補演示時間的不足,因為有的實驗需要時間很短。例如,RC電路的充放電實驗。由于充放電時間很短,只有幾個毫秒,這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模擬這一實驗。用燈泡的亮、暗來描述。將過程拉長,讓學生在腦中形成充放電的印象。再如學習共發射極基本放大電路時,需要理解基極信號與集電極信號的倒相作用和放大電路的放大性能與信號的幅值和頻率的關系。普通的實驗難以做到。利用EWB軟件中的虛擬信號發生器和虛擬示波器的運用,就可以方便地讓學生看到信號傳輸的全過程。
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大訓練量,提高解題能力
《電子技術》是一門基礎學科,怎樣分析電子電路很重要,所以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很重要。但由于理論較深,職業院校學生較難掌握。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體課件中的習題庫一般都做得界面漂亮,人機交互性好,所以教學過程顯得生動有趣,針對性強,學生學習輕松愉快,印象深刻。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調整題目的難度,實現一題多變,分層分類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并可以靈活運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來擴大課堂容量。
總之,在電子技術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時空”,展示特殊的工作原理,切實解決學生對抽象的電路工作過程和原理的認識,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和課業負擔,很好地解決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問題,化解學習時間增加而總課時相對減少的矛盾,更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同時,利用多媒體軟件來開發教學資源,也是為學生將來能夠較容易地學習和掌握EWB、EDA等電子技術設計工具打下一個基礎。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