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動畫教育論文
動畫產業在現階段已經是世界的朝陽產業之一,擁有廣闊的前景。但在我國每年能夠拿出來到市場上播放的本國生產的動畫片卻只有幾千分鐘。這與我國這樣一個擁有上千電視頻道的巨大文化市場很不匹配。我國動畫片及動畫產業存在許多劣勢,從動畫片的質量到動畫機構的整合模式,都與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動畫生產強國難以比較。整個動畫生產難以形成產業,動畫市場也是缺乏生氣與活力的僵滯。我國的動畫消費每年都高達令人吃驚的幾十億元,僅京、滬、穗三市就能達到13億元人民幣。但在這樣的消費數字中有80%卻是被美、日生產的動畫及其周邊產品所占領,本國的動畫產品占有量不到10%。
一、中國動畫生產現狀及教育現狀分析
我國擁有一個前景廣闊的動畫片市場,市場需求旺盛。中國巨大的人口消費市場給動畫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動畫消費的潛在人群(18歲以下青少年)達3.67億。而且,我國一系列國產動畫支持政策的出臺,為國產動畫提供了比較好的發展環境,政策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提供了強力的支持。巨大的市場與發展空間也刺激了我國的動畫生產,點燃了國內動畫制作機構的生產熱情。中國動畫生產從2001年產量超過2萬分鐘到2006年產量已經超過了8萬分鐘,全國動畫制作公司已有上百家之多。但是,我們的動畫產業是在靠出體力吃飯,現階段,動畫加工已經成為我國動畫制作業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畫片加工國。國內具有較低的勞動力價格為發達國家動畫產業的代工提供了諸多方便。我國的動畫制作公司不少,但能自己原創生產動畫作品的只有中央電視臺,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制作《藍貓》的湖南三辰卡通節目發展有限公司,制作《海爾兄弟》的北京東方紅葉集團公司,制作《馬可波羅回香都》中國阿凡提國際動畫公司等少數幾家。動畫加工對中國動畫業來說也有利弊兩方面的影響。利處是,能培養出許多在動畫中期制作上的人才隊伍,從動畫中期制作中走過來的專業人才能更加容易的上升到動畫前期創作中。比如美國的電視動畫片《辛普森一家》的導演宜心、迪斯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的人物造型設計張振益,均出自動畫加工行業。從動畫加工中,我國動畫產業也能學習國外比較好的動畫制作模式,為自己的動畫生產提供寶貴的經驗。
但是,對發展中的中國動畫業來說,動畫加工成為動畫制作業的主要部分,則有著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中國的動畫產業以代工為主,動畫很少有從前期創作到后期加工全部自己生產的原創作品,而動畫代工的操作模式會使動畫人的原創能力逐漸磨滅,使中國動畫創作者越來越缺乏創意與激情。動畫加工也容易造成動畫人只專于某一方面的技能,缺乏整體駕御能力,從而更加影響到國內動畫的原創作品生產,更進一步的影響我國動畫產業鏈的建構。而現階段,動畫加工能快速的產生經濟效益,而國產原創動畫卻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回成本,這也造成了大量動畫人才的流失。
雖然我國從事動畫加工的公司在一段時間內發展迅速,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動畫加工也非我國動畫業發展的長久之計。由于動畫加工的技術含量較低,使得一些以加工為主的動畫生產公司胡亂報價,造成了行業的無序競爭,降低了整個行業的利潤收入。國際動畫加工業務也正在流向其它一些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而人員素質不在中國之下的國家。而三維動畫的興起,計算機軟件代替了很多人力因素,動畫加工制作的重心逐漸向核心創意與技術研發轉移。種種原因使得國內的一些動畫加工公司停止了運營。中國的動畫公司在加工中生存,也使得他們不斷認識到自己的尷尬,那就是動畫核心技術的缺乏。原創的動畫生產才是中國動畫業發展的必然方向。我國的動畫制造業只有從動畫加工轉向原創動畫生產才能謀求更大的發展。既然如此,國內的動畫制作公司為什么不進行有更大發展的原創動畫生產呢?不是不想去做,而是缺少做的條件。如果動畫公司處于加工階段,不需要更多的創造力的表現,那更適合動畫制作的技術性人才來完成動畫制作或者某一環節的任務。而動畫制作從加工向原創動畫生產轉型則需要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具有原創能力的動畫人才。
現有的動畫人才主要集中在中期環節上,這是國內動畫人十幾年來主要從事動畫加工所產生的直接后果。而對原創動畫起著重要作用的動畫前期規劃和創作,以及動畫項目管理和監制的人才,也就是說從事專業總監、制作、編劇、導演、造型、美術設計的人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的誘人前景和落后現狀極大地刺激了教育界,我國高等動畫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起來,并開展得“轟轟烈烈”。2000年以前國內只有北京電影學院有動畫專業。短短幾年時間已擴展到230余所高校設有動畫專業,在校生近兩萬人。各類形式的動畫培訓也如雨后春筍一般紛紛建立。這里就存在一種奇怪的現象。在我國動畫企業大聲疾呼“人才告急”,動畫人才的缺口達到幾十萬的時候,大量高校動畫專業的畢業生卻“工作難找”,就業難成了困擾學生和高校的嚴峻問題。從這個現象中可以看出,動畫企業難以找到能滿足其發展所需的動畫專業人才,而高校或動畫培訓機構培養出來的動畫人卻不能滿足動畫企業的發展需要。
二、從動畫產業現狀看動畫教育
人才匱乏是制約我國動畫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培養動畫專業人的機構與學校雖多,但由于培養成本與周期的關系,其培養效果并不理想。有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已有上百多所高校開設動畫專業,更有上千所院校開設動漫相關專業,學生人數達十萬人。然而,由于動畫制作需要具備多學科知識儲備,更需要制作者具有藝術素養和高超的動畫技術生產手段,其培養成本大,周期較長,所以同時兼備高超生產技術與較好的藝術表達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仍較為缺乏。造成國內動畫復合型人才缺乏的原因在于,國內教學的滯后和薄弱,還有課程的縮水和精品課程從教人員素質偏低。我國動畫教育主要存在師資不足、生源藝術素養偏低、教學條件落后、課程設計與培養目標不明確、動畫理論教材薄弱、教學與動畫制作不以市場為導向等方面的問題。師資不足主要表現在奮戰于教學最前線上的科班出身的動畫老師很少。這里的老師少并不是指從事動畫教學的老師缺乏,而是真正是從動畫專業畢業從事動畫教學的老師不足。盡管動畫歷史比較長,但在我國,動畫專業還是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如今在全國四處開花開辦動畫專業的情況下,其專業師資渠道就出現了很大問題。老師從哪里來,為了解決動畫專業老師的來源問題,很多高校便從藝術和技術教育或者是人文教育等這些藝術相關領域將老師轉調過來的.真正做過動畫片、或者對動畫創作有深入了解的教師少之又少。再加上近年來各高校為了達到教學評估的要求。在引進人才時不得不片面的追求職稱、學歷,以滿足評估所要求的比例,但是這樣卻忽略了實際的專業需求。動畫是一門實踐性和專業性相當強的專業,在職稱、學歷之外這個專業更多的是需要參加過動畫實際制作,有豐富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的人,而這種人卻往往由于職稱和學歷的門檻而被大學拒之門外。由此也造成了動畫教師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動畫專業教學僅靠紙上談兵。在沒有合理可行的課程設計與培養目標下,動畫教學缺乏系統性和專業性,不能進行教學內容的互動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