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水產資源論文
林業資源指樹木的果籽、樹葉、皮、嫩枝、木頭加工剩余產品以及果籽或葉皮中的提取物,絕大多數是無毒或低毒,富含動物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這些資源經科學加工后,可作為畜禽及水產動物較好的天然的無公害“綠色”飼料或飼料添加劑。林業資源的開發研究和應用,對合理利用資源,節省常規飼料,促進養殖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1林業產品的營養價值
樹木的果籽、葉、皮及花中均不同程度含有蛋白質,較多氨基酸、脂肪、維生素、揮發油,多種微量元素、多糖、生物堿、皂甙、黃酮類、酚類、綠緣酸等營養物質,有的樹木產品含有多量植物殺菌素等抗菌物質。科學配制使用林業產品作為動物飼料或飼料添加劑,可起到促進生長,防治某些疾病,改善動物產品品質等作用。
2林業產品在水產養殖中應用
林業產品在水產養殖中開發應用,一般采用果皮和樹葉粉碎,干品制成粉劑,樹葉漚制、煎煮取汁,或從煎汁中提取有用物質等方法進行直接投喂或作飼料添加劑使用。其應用效果有:
2.1清塘消毒
2.1.1茶麩:又稱茶籽餅,為油茶樹的果籽經榨油后剩下籽餅,含有溶血性的皂角苷素,可對水生動物有殺毒作用:按每667m2(1畝,下同)水深1米的水面,用茶麩40~50kg,將其搗碎后用水浸泡一晝夜,連渣帶汁加適量水全池潑灑能殺死野雜害魚、螺?、水蛭和部分水生昆蟲。
2.1.2巴豆(江子):為巴豆樹果實,含有一種毒性蛋白,能殺死大部分害魚和水生昆蟲。按每667m2(深1米)水面,使用3~5kg巴豆,將巴豆搗爛后裝入壇內,用3%鹽水浸泡,密封3~5天,連渣帶汁加水潑灑全池。
2.2魚種魚體消毒
楓樹葉液、樟樹葉液、桉樹葉液、烏柏液煎汁煮熟后,都可浸泡魚體,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2.3作餌料誘食劑
研究表明,淡水魚鯉、鯽、鰱等喜食具有芳香氣味的植物性餌料。大多數魚類的味覺對飼料中的精氨酸、谷氨酸、賴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絲氨酸等氨基酸十分敏感。伍一君(1996)研究發現丁香對鯽魚具有顯著誘食效果;飼料中添加0.25%的陳皮對草魚的誘食效果最高,使草魚咬餌料系數和啄咬力分別為對照組的7.25倍和2.1倍(陳振昆,1996)。用炒熟的松籽仁粉按餌料的1%添加投喂鯉魚,結果試驗組魚的咬餌次數比對照組提高8.5倍,吃完餌料時間比對照組短1.5倍(李蓓,吳青,2002)。據報道制熟的松針粉、香蕉皮、葡萄皮、枸杞子等均有不同程度誘食作用。
2.4作餌料粘結劑
樹的果實、葉和皮中,多數含有較多的膠狀粘性物質,這種膠狀物質是水生生物餌料的良好天然粘結劑。據鄭紅權(2001)介紹,在魚餌料中,按3%加入榆樹皮粉,拌勻后用熱水調和,捏制成軟硬適度的塊狀物,再壓成顆粒狀餌料曬干,其餌料在水中保持原物理狀態效果高于用面粉作粘結劑。郭宏(2003)報道,將新鮮馬尾松針用粉碎機打成漿糊狀,按5%添加在魚飼料中,再加適量熱水將飼料調和,壓制成魚的顆粒餌料曬干,該餌料投到水所保持原狀的時間和用α-淀粉作粘結劑的餌料相同,但對魚的誘食效果明顯優于α-淀粉粘結劑餌料。
2.5促進生長,降低餌料系數
樹的葉、果籽等產品中含有多量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可補充和提高魚蝦餌料中的營養水平,從而有利于魚蝦生長發育,同時也節省飼料。歐陽慶福(1998)在草魚的飼料中加入5%碎杜仲葉,魚增重率提高8.5%~9.2%,飼料利用率提高10.5%~13.4%,餌料系數下降4.7%~5.2%。宜昌縣飼料公司陳咸等(1997)在魚餌料中添加4%松針粉進行網箱養魚試驗,結果添加松針粉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凈產量提高4.28%,試驗組產量55.9kg/m3,對照組50.41kg/m3,餌料系數降低2.93%,個體生長提高10.47%,商品魚規格提高9.77%。在團頭魴魚飼料中添加4%楊樹葉粉,增重率提高9.28%,餌料系數下降3.71%(楊光其,2000)。在蟹餌料中添加2%松針粉、2%紫穗槐葉粉、1%橘皮粉,可使蟹增重率提高8.33%,商品規格提高11.46%,餌料系數下降3.66%(湯峰玉,1999)。王玉峰(1996)報道,在草魚飼料中添加3%新鮮泡桐葉粉,可使草魚增重率提高9.37%~11.46%,魚病明顯減少,餌料系數下降。秦揚(2003)用香蕉皮和蘋果皮在草魚飼料中添加10%,結果使魚增重率提高11.5%,餌料系數降低9.3%,經濟效率提高18.7%。
2.6改善魚蝦產品質量
集約化高密度人工養殖的水生動物,其產品品質與自然界野生的魚蝦類產品品質相比較,魚蝦體表色澤淺淡,肉質松軟,可食肌肉部分減少,體脂肪增多,烹調后口味明顯降低。為了改善或提高人工養殖的魚蝦產品品質,學者使用以下林業飼料添加劑進行了研究。羅慶華等(2002)將杜仲葉粉添加于鯉魚飼料中,飼養鯉魚50天后,鯉魚肌肉的蛋白質含量升高,脂肪含量下降,特別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總量,人體必需氨基酸量均升高,肌纖維直徑明顯細于對照組,而試驗組魚烹調后鮮香味明顯高于對照組。日本三井•諾林株式會社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水產飼料中添加3%~5%的松針葉粉,可以提高魚肉的香味和改善粗纖維魚肉品質。據分析,松針葉粉含蛋白質7%~12%,其氨基酸中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蛋氨酸、組氨酸、頡氨酸、賴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松脂揮發性油,具有提高魚肉清香味,增加肉的細嫩程度和降低腥味的作用,可提高產量12%~15%,在養殖過程中,特別適合于改善一些粗纖維魚肉的品質,提高肉質的細膩感和爽口性。新加坡一家水產養殖場研究表明,鯽魚在捕撈前一個月,在其飼料中添加3%新鮮桑葉粉,人工養殖的鯽魚與野生鯽魚相比,肉質同樣細嫩,香味和鮮味等口感相同,無差異。徐暢(1997)研究發現,松籽油中含有豐富的ω-3脂肪酸,他在團頭魴魚餌料中添加2%去殼松籽餅,結果發現團頭魴魚不但增長效率明顯提高,而且魚肌肉中ω-3脂肪酸含量比對照組提高28.9%,大大改善了魚肉品質。據研究,山蒼子(屬樟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果實、花葉及樹皮中含有精油,山蒼子精油是合成紫羅蘭酮系列高級香精的重要原料,是天然的增香劑和防腐劑,在魚餌料中添加適量山蒼子的樹葉、花或皮,可使魚蝦類水生動物肉產品香鮮味明顯加濃,并延長水產品的貨架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