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小學音樂教育是向學生實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其中低年級的音樂教學更是整個音樂教育的基礎。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不僅要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還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個人音樂素養,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興趣。
一、導入形式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一部成功的影片,都有一個精彩的開頭,那么,一堂成功的音樂課,肯定也需要有一個精彩的導入。導入新穎有趣,可以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能把他們引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在這些年的音樂教學中,我也積累了一些好的方法。
1.設計懸念,立疑激趣的問題導入法。低年級孩子們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樂于動腦。對此,教師可在課上導入環節中設計一個有趣的懸念,然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尋答案。如:在《小孔雀,告訴你》一課中,我設計的含有懸念的導入就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乘飛機到云南的傣家去做客,在那里將有一只美麗的小動物用它優美的舞蹈來迎接我們,它會是誰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然后,點擊課件,畫面出現美麗的云南風光,以及漂亮的小孔雀。這種在課的起始設計“立疑激趣”的導入,抓住了他們的心,可以給學生新穎強烈的刺激,使其迅速進入傾聽音樂的狀態。
2.音樂故事,有趣的動物形象導入法。故事導入是音樂課中常用的導課方式,而低年級的音樂教材中有好多是和動物有關的歌曲。如欣賞《鴨子拌嘴》,這首曲子通過不同的打擊樂器表現“小鴨子拌嘴、吵架”的音樂形象。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形象呢?在上課之初,我就采用了故事的導入,引導學生欣賞。師(播放第一段音樂:鴨子出門):“天蒙蒙亮的時候,一只小鴨子跑出鴨圈,興沖沖地往河邊跑去!它的媽媽也緊跟著來了,一起出來的,還有其他的小鴨子和鴨媽媽們!”(出示小鴨子的圖片)師(放第二段音樂:鴨子游戲):“鴨子們來到河邊,興奮地跳到水里,它們有的拍打翅膀,有的梳理羽毛,有的潛到水里找吃的,有的飛快地向前游去,還有的伸長了脖子高聲歌唱!好快活呀!鴨子們盡情地玩耍著!河里頓時熱鬧了起來!鴨子們玩耍累了,紛紛浮在水面上休息。”(出示鴨子嬉戲的圖片)在老師生動的語言描述和可愛有趣的圖片引導下,每個學生都那么神情專注,臉上的表情隨著音樂情節的變化不斷地變化著。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了,這時老師適時地揭示了課題,并在學生興趣濃厚的時候進入了下一個教學步驟。一個精彩的故事導入,為這節課的順利完成做了一個非常好的氣氛渲染和鋪墊。
3.展現教師專長,促進師生交流的示范導入法。低年級的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動、愛模仿,尤其喜歡跟著節奏明快活潑的音樂拍手、舞蹈。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這種自我表現的欲望,轉化成他們學習音樂的動力。教師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長引導學生。這種導入雖然直接,但效果良好,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對作品有初步的整體印象。
二、創設優美情境,激發學生想象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展開想象。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動機是以直接的近景性動機為主的,他們長于形象思維,又好奇、愛動、易厭倦。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我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讓學生融入到情景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切身地體會音樂旋律、形象、情緒。一個好的多媒體課件所承載的聲、像、圖、文信息是包含著藝術美。除了VCD課件的運用外,“小學音樂空中課堂”是把課堂資源電教化了,它也是多媒體資源的一種。它通過游戲、歌曲、講故事等活動寓教于樂,學生很容易接受。每節音樂課,在多媒體的陪伴下,讓學生參與到聽、說、唱、跳等各個方面。老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記憶效率,學生在有聲有色、生動有趣的多媒體中學會了乏味的音樂小知識。
2.聯系生活情境表演,發揮想象。教師創設一個環境,把每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想象放飛,有益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多樣性,這也是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這樣做,既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又能讓學生更進一步地理解并拓展音樂知識。
3.將節奏形象化、趣味化。節奏是音樂的骨骼,它賦予音樂以活力。節奏可以脫離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卻不能脫離節奏而存在。節奏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旋律和節奏都是在“動”中產生的,移動的節奏比持續的節奏更易為兒童所接受。首先,結合童年生活中的動作進行節奏訓練:四分音符是兒童步行的速度,八分音符是兒童跑步的速度,十六分音符則是兒童跳躍的速度;其次,可以利用身體的動作來訓練學生節奏感;第三,音樂節奏的來源之一就是人類語言,因此,可以結合語言和一定的詞組來掌握節奏型。
總之,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造愉悅的學習氛圍,盡可能使每一教學環節都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創造性,只要我們教師不斷地鉆研教材,就能找到更多的方法,讓學生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