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財務管理
所謂財政集中支付制度,指的是國家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體系,將所有的財政資金納入這一體系進行管理,最終由國庫支付中心在這一體系內將款項支付給收款人的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這一制度的確立對其財務管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切入,重點討論財政集中支付制度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帶來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一、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財政集中支付制度形成之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與財務工作是相互融合、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形成了這樣一個傳統,那就是相對于財務工作來說更為重視會計工作,往往是輕視甚至漠視財務管理,這樣一來,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就不斷弱化,帶來了許多問題。
(一)事業單位的財務自主性和資金籌措能力下降
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后,對于資金用度的計劃和使用事業單位要提前做出具體的規劃,同時為下一年度資金的預算與使用提供指南。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資金的濫用,能夠確保資金規劃有度、使用有度,但是也會帶來如下的副作用。
1.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后,事業單位資金預算一般是在隔年的2月或者是3月做出,那么規劃前幾個月的資金使用在審批上就存在較大的難度,正因為如此,不少單位才不得已調帳或者面臨著資金審批不能通過的危險。
2.因為資金預算在前,事業單位往往會在預算做出之后又遇到一些新的情況,所以計劃趕不上變化,這就為預算單位能否自主使用資金帶來了不利影響。
3.相對于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存放方式發生了變化,其自身擁有的存款減少,因而融資能力降低,不再對銀行等部門產生濃厚的吸引力,所以也就很難再取得銀行等部門對其的發展支持。
(二)會計核算工作與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相脫節
由于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前,事業單位的會計與財務管理部門地位不平衡,而在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后,雖說財務管理的工作得到了重視,但是這兩個部門之間依然溝通欠缺,沒有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協作,于是就會產生責任盲區。比如事業單位領導認為對于財產物資的保管、審核應由會計核算中心嚴格掌控;單位報賬員認為自己僅僅是收支現金的出納以及相應報賬憑證的出具員;而會計核算中心認為其自身職責就是核算與監督。如此一來,管理層面會因為缺乏有針對性的財務數據而疏于管理,會計核算中心僅僅專注于業務范圍,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致使其管理職能不能得到有效地發揮。
(三)單位資金使用效益較低
因為在編制預算時沒有科學的指導和論證,因而一些資金預算規劃的內容與實際支出不符,缺乏嚴肅性;在資金預算規劃制定出來后,如何執行又沒有嚴格的約束,致使出現如下一些情況:經費支出的盲目性、經費支出的隨意性、經費支出的超范圍的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大宗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因為缺乏嚴格的約束以及周密的計劃,事業單位更加注重資金的使用而對資金的管理則較為忽視,至于如何有效監督該資金的使用績效更是很少在意。另一方面,由于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中心溝通不足、協作不力,會計核算中心往往只是注重單位收支匯總并對其入賬,而對于單位的資金來源、性質、使用項目等情況一無所知,所以也無法合理有效地監督資金的使用及收益狀況。
(四)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弱化
財政集中支付執行后,有的事業單位放松了對于各項支出的內部監督,疏忽了對于事業單位資金的管理,有些領導甚至認為只要由會計核算中心把關收支情況即可。這就導致了管理層面沒有嚴格掌控單位的各項支出,甚至一些嚴重違反財務管理制度的支出項目依然能夠獲得審批,這就會滋生單位內部徇私舞弊、虛假冒領等現象。另一方面,因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中心的協作不力,所以在工作中,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未經會計核算中心定期盤查,容易形成管理漏洞,造成固定資產的流失現象。再加上會計核算中心不能及時得到事業單位資產短少的信息,無法及時做帳,從而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再則因溝通欠缺,事業單位間的款項往來未能及時清理,一些單位報賬滯后,掛賬現象經常存在,時間長了,難免會有壞賬、爛賬,這不僅加大了單位的財務風險,還容易造成單位固定資產的流失。
(五)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缺位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之前,事業單位的會計、出納具體負責財務管理工作,集中核算后財務管理的模式發生了變化,同時財務管理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因為會計人員的縮減,致使財務管理的具體工作的專門負責人員缺乏,財務管理的相關制度也沒有落實到位。而且隨著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推進,大部分專業會計人員都集中在會計核算中心,單位報賬會計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一些報賬會計除辦理本單位日常的收入解繳、支出報賬、備用金的管理等一般事物性的工作,還兼顧單位的其他工作。上述種種因素導致單位財務的預算、計劃、分析、控制、監督等重要管理職能沒有做到專人、專職、專管,造成了財務管理工作的“空檔”和“缺位”。
二、行政事業單位應對問題的對策
(一)資金管理,預算先行
眾所周知,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管理的關鍵是資金的預算,因而要加大對于預算的重視程度。科學的資金預算不僅僅能夠保證審批后的資金得到正當與合理使用,而且還能夠有效預防事業單位違規調帳的行為,即使今后事業單位有違規調帳的行為出現,也可以通過審查發現其動機。基于此,在制定資金預算時要本著科學的精神、嚴謹的態度,并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加強對其的管理。同時合理性也是編制預算時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對于資金的用度,盡量力求明晰化,本著合理安排的原則,統籌規劃資金的使用,以不斷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