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教學論文
一、法學職業教育教學目的再認識
長時間法學教育來看,我國在對法學人才進行培養時,僅是注重對學生技能、知識的強化,雖然在學生的培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卻忽視了學生職業道德的加強。作為法律人才應當具備較高的品格,這是毋庸置疑的。高素質的人才不僅要有較強技能,具備理性思考的頭腦對案件進行判斷更加重要,這也是當前時代對法律人才需求的必然趨勢。
(一)基礎扎實
要快速提升專業知識,就必須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將其視為根基。教師需要將基礎性課程及最基本的知識結構,灌輸到學生的個人思維中,使學生能夠達到信手拈來的熟練程度,才能夠有效避免激烈的社會競爭。
(二)知識面廣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和技術的日漸走向綜合性。對法學職業教育而言,也更加需要教師重點加強配套課程、知識結構以及層次結構的全面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知識的廣泛性,并能夠掌握跨學科工作及研究的高端能力。
(三)素質全面
教師應當在加強學生技能培育的同時,加強他們的忠于法律、誠實守信的高尚職業操守。并且通過適當的引導,帶領學生逐漸成為擁有高尚情操、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等優秀品格的人才。
(四)具有科學創新精神
逐漸形成正確認識世界及改造世界的觀念、思想。
二、以創新應用能力的培養為主要目標,構建實踐型教學體系
實踐操作是職業教育中尤為重要的環節,是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知識運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手段。為此,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打造實踐型的教學模式以成為當前最急迫的需求。
(一)突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
加強對“招之能來,來之能戰”的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全面打造能夠立即上崗運作的復合型人才。要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打造實踐型教學模式就成為了必然趨勢,簡而言之就是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案例聯系起來,并通過課內與課外的雙向實踐教學,來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在設置課程時,應當以階梯式遞進法來開展,這種方法能夠使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嚴謹。
(二)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創造性
法學的應用性非常強,這就需要教師加強自身操作能力的同時,將實踐操作的技巧及思維帶入到課堂中,從過去填鴨式的教學中走出來,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以案說法”的方式,將枯燥乏味的法律條文通過實例展現出來,并引導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知識,了解法學相關原理,并且能夠通過實例提升與社會現實結合的分析能力。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注意抓住學生掌握的知識以及沒有掌握的知識分別是那些,再通過師生互動或者學生之間的互動來加強學習效果。
(三)建立實習基地,創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法學教育環境
加大與公、檢以及法等社會現實中的司法機關的聯系,并通過攜手監獄、律師事務所等部門,構建起法律職業實習基地。使學生們能夠通過實習基地,接觸到最真實的案例,并在實踐案例中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使所學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問題的操作中。有效保證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案例結合在一起,形成能夠實踐操作的知識結構體系。為學生將來進入社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律工作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法律職業教育中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要實現教學改革的有效突破,唯有對教學進行改革,上至教學管理下至課堂內容進行全面性的改革,并且從教師到學生進行完善。
(一)教師應用思考和問題推動教學課科研
就當前情況而言,法學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主要是非專業教師為主,尤其是專業課程更是多從法律院校畢業生聘請的專業人士,他們雖然擁有專業的知識結構,但是缺乏職業教師的師范鍛煉,對教育事業的認識不深,方法也多不正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利用問題激發學生探索是非常重要的過程,也是有效打開課堂氛圍的方法,更是控制課內、課外,并對其進行統一整合的主要手法,因此,唯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能夠確保課堂效率的提升;在課堂中,應當注重知識與能力的有效結合。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趨向結構性發展,而不僅是從非點式、線性的發展,才能夠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
(二)建立動態評價體制,在管理中體現“創新”價值導向
學校應當鼓勵教師進行課堂創新,大力倡導教師將課堂外實際知識與課堂內的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探索出更加符合當前學生、社會所需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開展教學;鼓勵教學創新,簡而言之,就是將課堂“特色”充分發揮出來,并將其推廣使有效方法得到廣泛運用。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發揮主人翁意識,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課堂質量得到有效提高,并且能夠確保學生通過課堂能夠充分把握住知識點,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
就當下社會所學人才來說,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均是評價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學生的能力測試就成為了重要的環節,其作業設計的優劣更是體現學生能力的主要部分,這些都應當將其作為課堂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要做到這一方面,就必須將當前單純的理論知識與技能測試方法進行大力改革調整,將兩者進行有機融合,同時大力倡導職業能力水平測試,將其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開創出一種全新的測試方式,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