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醫學是我國醫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科室,牙周炎也是口腔疾病中的一種,很多口腔科醫生也針對牙科的疾病進行過一些研究。本文就是一篇口腔科醫生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牙齒清潔技術防治牙周炎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能夠防止牙周炎發生的專業化牙齒清潔技術。方法研究者隨機選取50例志愿者,對他們采用優質的口腔護理,對照人群一般情況,采集結果,對比分析。結果采用優質口腔護理的實驗組牙齒清潔情況較好,優于對照人群的平均水平。結論采用優質的口腔護理方法可以改善牙周炎患者的恢復情況,雖然需要投入更多的醫療資源,但依然值得臨床上大面積推廣。
【關鍵詞】牙周炎,口腔護理,預防感染
牙周炎是一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慢性炎癥,主要病因是牙周的支持組織在局部因素的作用下發炎。患者多在35歲以后發病,若牙齦發炎而未得到及時的診治,那么炎性因子可由牙齦向更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等,進而發展成為我們熟知的牙周炎。由于該病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癥狀,所以容易被我們忽視,后期有癥狀時病情已發展到較嚴重的地步,全面治療往往需要拔除牙齒[1]。因而我們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加強宣傳教育,加強患者的就診意識。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者隨機選取50例志愿者,對他們采用優質的口腔護理,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為35~72歲,平均年齡(54.7±1.2)歲;其中男性患者的體質量為68~86kg,平均體質量為(76.54±3.63)kg,女性患者的體質量為59~78kg,平均體質量為(67.43±2.56)kg。經分析,兩組患者各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高。1.2方法:發展到今天,口腔護理已經不再局限于刷牙和洗牙,護理方法有了更多的延伸。1.2.1口腔清潔技術:時下流行且有效的口腔清潔方法較多,常用的有:①一次性清潔刷:要做到以無菌為主要原則,首先就得有用一次性用具的習慣。使用一次性用具并不是不環保,而是要從根本上防止人與人之間的病菌傳播。首先使用的口腔護理用具是清潔刷,刷子既靈活由有韌性,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徹底的對患者口腔進行清潔。在一次性刷子的選擇方面可以考慮優先使用耐磨和不易黏附的新型聚合纖維制成的刷子,價格在患者容易接受的范圍內,可以大面積臨床推廣。②醫用漱口水:漱口水在家庭中的使用越來越多,這里強調的醫用漱口水的不同在于滅菌作用更強,持續抑菌時間更長,而且不良反應小,臨床上尚未出現合理使用下的中毒事件。臨床使用的漱口水大多為堿性液,pH在7.4~8.5。對于在醫院重癥監護的患者,前面已經敘述,口腔的護理十分重要,但以前的護理著重于對口腔進行清潔刷洗,持續時間不長,還會產生因多次刷洗而造成的口腔黏膜破損的情況。使用漱口水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對于昏迷患者不能自主漱口可以采用噴霧劑的形式,測試結果顯示,細菌增生得到有效抑制。③震動電動牙刷:人們雖然每天刷牙,但對牙齒的清潔仍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其實僅達到60%左右。運動牙刷的最大優勢就是它能夠更加徹底的清潔口腔,其刷頭可以1周隨意轉動,有些牙刷還安裝有舌苔護理面,利用協助護理口腔。牙刷有超生震動裝置,可以清掃掉一般牙刷不宜發現的牙齦和牙間隙里的食物殘渣,比普通牙刷更加有效率,相比之下價格較高[3],但質量有保障,適合對口腔清潔要求高的人群。④嚼口香糖法:我們經常可以在大街上看見嚼口香糖的行人,有的是為了清新口氣,有的是想讓自己顯得輕松一點,有的是為了鍛煉咬肌,有的或許只是因為一個人無聊,原因很多樣化,但他們可能不知道,這樣做后,的確可以達到清潔口腔的作用。有的口香糖里含有薄荷等堿性物質,可以輕微抑制細菌生長,另外,口香糖的黏性也對清潔口腔有很大幫助,口腔細菌一般吸附力不強,在口香糖或木糖醇的黏附作用下,很容易從口腔脫離,而被黏在口香糖上,待10min左右,就可以吐出口香糖,而我們的口腔就做了一次比較全面的清潔。1.2.2口腔護理的常用藥物:適量用藥,掌握好藥物的適應證也可以有效防治牙周炎:①西醫用藥:口腔護理西醫用藥多為抗菌藥物,如復方氯己定含漱液和西吡氯銨含漱液,此兩種藥物均為抗菌抑菌藥,抗菌譜廣,使用簡單,抑菌時間長,能夠清新口氣,適用于牙周炎,牙齦腫痛,口腔潰瘍等,甲硝唑還可以抑制厭氧菌的生長,以上藥物均為外用非處方藥,可以在藥店自行購買[4]。另外一些強效的抗生素可以抑制全身細菌生長,也可以當作護理口腔的一方面,在術后患者的感染預防中起到很大作用,但由于其可以產生耐藥性,所以多為處方藥,只有符合要求的醫師才可以開具。②中醫用藥:中醫強調陰陽平衡,常見的口腔炎,牙齦腫痛等在中醫的理論里可以歸為肝火旺盛,陽氣過重的表現,有口氣也可以當作上火的一種表現,中醫不同于西醫之處在于,其尋求從根本上除病,若是口腔炎,西醫進過分析會得出患者口腔有感染的結論,進而使用抗菌藥,而中醫會分析患者為何更能會口腔感染,可能是肝功不佳,代謝出現異常,因此中醫會開具調理肝腎的藥物,從源頭解決口腔問題,調節各臟器功能,藥物的作用是一級級出現的,最后才會在患者就診時的主訴上表現出來,這也是中藥起效慢的原因之一。常見的用于口腔護理的中成藥如口腔潰瘍散,冰硼散,口腔炎噴霧劑等,其成分多樣,如蒲公英,蜂房,忍冬藤,白礬,冰片等,幾種藥的藥理作用相互輔助,達到調理平衡的目的。③其他:另外有研究者將5%的濃鹽水用注射器伸入咽部直接注射的方法清潔咽喉,經統計分析,此法有效,可以促進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患者排痰,另有殺菌抑菌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濃鹽水的配置一定要遵循無菌原則,過期鹽水不可重復使用,采用的注射器同樣每次需要更換,若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則每次必須按照醫療器械消毒規范對玻璃注射器進行消毒滅菌,堅持規范操作,可有效改善病情,延緩病情發展。
2結果
實驗者采用了上述方法中的幾種定時為志愿者清潔牙齒,取得了較好的結果,志愿者們的牙齒污染程度平均比對照人群低18.36%,研究者的無菌意識也很重要,遵守無菌操作的術者,其患者的感染率平均低40個百分點。實驗中觀察志愿者的依從性,以及記錄治療后患者的各項生化指標,判斷患者的感染率和感染情況,實驗組嚴格采用了上述的感染防控措施,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未嚴格或完全采用防控措施的觀察組,見表1和表2,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口腔護理醫學作為一科專門醫學,相對于內外科而言,仍是一項較新的學科,發展至今離不開醫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中最為基礎的口腔護理近幾年也在不斷發展,口腔護理工作是關乎生命質量的重要課題,其外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5]。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口腔醫學在朝著更加全面和細致的方向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大致可分為三項,即口腔護理儀器的全自動化,口腔護理藥物的高效和低不良反應,及口腔護理方法的細致和多樣化。更多的新型藥物會被開發出來,使用新材料制作的醫療器械也會逐漸投入使用[6]。在未來世界,科技的進步仍然會引導醫學的發展,口腔護理技術的完善和健全與科技的進步息息相關。牙周炎是一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慢性炎癥,主要病因是牙周的支持組織在局部因素的作用下發炎。患者多在35歲以后發病,若牙齦發炎而未得到及時的診治,那么炎性因子可由牙齦向更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等,進而發展成為我們熟知的牙周炎。由于該病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癥狀,所以容易被我們忽視,后期有癥狀時病情已發展到較嚴重的地步,全面治療往往需要拔除牙齒。因而我們需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加強宣傳教育,加強患者的就診意識。我們應當在加強口腔的清潔技術的同時,注重提升我們的服務對象的醫療素質,包括患者及其家屬的,也可以說是整個社會,特別是偏遠地區或者經濟不發達的地區,他們更需要我們的主動科普,從一點一滴做起,來護理口腔,清潔牙齒,預防牙周炎的發生和發展。在這個科技為主導的世紀,人文關懷更顯得尤為重要,已經有不止一條的消息報告,患者的恢復與心理狀態有關,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病痛有切身的體會,醫患雙方相互理解,護士在護理過程中做到細心和耐心,對老年、智力低下患者或其他護理困難的情況下,仍不忘一名醫護人員應有的職業道德與素養,關心愛護患者,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小寒,尚少梅.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4-69.
[2]SamuelJ.Ford.Theimportanceandprovisionoforalhygieneins-urgicalpatients[J].IntJSurg,2008,6(5):418-419.
[3]少梅,王榮梅,張海燕.護理人員對經口氣管插管口腔護理認識狀況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A):13-15.
[4]會萍,趙曉麗.注射式負壓吸引法用于口腔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6,21(2):9.
[5]書琴.口腔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9):80-81.
[6]劉正芳,文瓊仙,曾海金.口腔護理新方法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9,23(9):2484-2485.
口腔科醫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口腔醫學研究》創刊于1985年6月,主編為樊明文教授,編委會由全國各大口腔醫學院校各學科專家組成。《口腔醫學研究》有十余所合辦院、系,分別為吉林大學口腔醫學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南大學口腔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福建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溫州醫學院口腔系、海南醫學院口腔系、遵義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大連市口腔醫院、徐州醫學院口腔系、佳木斯大學口腔醫學院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