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現場必須要采取有效及時的心肺復蘇,抓住最佳時機,使用人工呼吸加心臟胸外按壓,以盡量保證病人的呼吸道通暢,在最短時間內采用靜脈通道等,以為后續的搶救工作奠定基礎。
引言
心肺復蘇簡稱為CPR,即搶救呼吸心跳停止的突發性和急癥危重的病人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利用胸外按壓以形成短暫的循環以使其心臟能夠獲得重新的自主搏動,由人工呼吸來代替自主呼吸,使用快速的電除顫來轉復心臟的顫動,再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使得病人心臟獲得自主循環的方法。因此CPR技術是當前醫學急救中心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手段措施之一,提高CPR技術的成功率一直是當前醫學急救中比較棘手的問題。
一 心臟驟停與“心肺復蘇”
由于某些原因而導致的心臟調動突然停止即為心臟驟停,此會導致病人的泵血功能喪失,進而使得病人缺氧缺血,然后引起死亡。一般情況下出現心臟驟停十秒左右就會失去意識,再接下來的五分鐘左右就會出現不可逆的腦損害現象。搶救不及時的話將會直接導致生物學的死亡。心臟驟停出現的原因較多,一般情況下如喪失機械收縮功能、心電功能出現異常、呼氣出現異常以及循環受到阻礙等。心臟驟停時必須要先判斷其是否有心跳,然后再進行人工呼吸和按壓心臟等措施,與此同時還要保證病人能夠得到血液灌注和氧氣的供輸。心肺復蘇急救措施是必須要及時采用的,此時的時間是真正意義上的生命,因此醫護人員必須要有非常靈敏的判斷力和熟練的操作技術,對病人進行及時迅速的搶救。判斷其復蘇是否成功的條件為:首先是心跳是否恢復;觀看病人嘴唇是否出現紅潤;看病人是否能夠自主進行呼吸;觀看病人瞳孔是否能夠進行對光或者眼球活動等。
二 案例分析醫學急救中“心肺復蘇”
1.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2月一2013年2月,樂山市人民院急診科現場心肺復蘇院前急救患者600例,其中一共有410例成功,達到68.3%的成功率。而其中心源性導致的共有173例;出現意外情況導致的為200例;休克原因導致的為70例;手術等意外導致的為13例;麻醉意外導致的為24例;交通事故導致的為110例。
2.急救方法
在現場必須要采取有效及時的心肺復蘇,抓住最佳時機,使用人工呼吸加心臟胸外按壓,以盡量保證病人的呼吸道通暢,在最短時間內采用靜脈通道等,以為后續的搶救工作奠定基礎。
(1)首先要觀看患者的具體反應。只要搶救現場是安全合適的,就應該首先確定下病人出現的反應,拍打下患者肩部,對患者進行大聲的呼喊,如:“你聽見我說話嗎?”要是病人出現了反應,不過仍需要救助,此時應離開病人并撥打急救電話,再及時到病人身旁以進行更進一步的觀察。
(2)迅速啟用EMS系統,病人不出現反應,即沒有一點活動現象或者對病人進行合適刺激而無反應時則要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啟用EMS系統,再使用AED對患者進行CPR。如果現場需求,則必須即刻進行除顫工作。急救人員若較多,則可以讓其中一個按照以上步驟進行并開展CPR工作,其余人則迅速啟用EMS系統,使用AED。若病人為窒息性以及淹溺者類型的心臟驟停,救護人員應該進行專業的救護工作,即五大周期、共兩分鐘的CPR,再離開病人去撥打急救電話或者開啟EMS系統以檢查病人的氣道呼吸情況。
(3)讓病人進行仰臥在硬質的平面上,然后對病人實施CPR。具體操作步驟為:將患者氣道打開,其中有兩種具體操作方式,若急救人員為非專業人士,則應該打開病人氣道,讓病人進行仰頭舉顏的動作以使其氣道得以打開,最好不要使用雙手抬舉病人下頜,該方法操作難度較大,非專業人士掌握技巧不成熟容易引起病人脊髓的移動。若急救人員為專業人士,其打開氣道則要觀察病人的頸部或頭部是否出現受傷等情況,然后再進行仰頭舉顏的方法將其氣道打開。若專業急救人員也不能肯定病人頭部或頸部是否出現受傷也應該采取雙手推薦下頜的方式。只有在該方式不能有效打開病人氣道的時候,再采用仰頭舉顏的措施去打開病人氣道。
3.結果分析
心肺復蘇工作在實施時,必須要在病人出現情況的早期進行搶救和護理,進而使得其CPR的成功率得以保障。在文章所研究的600例心臟呼吸驟停病人中,其CPR的成功率達到68.3%,即410例。
三 討論
病人出現心臟呼吸驟停和意識喪失一般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緊接著就失去了生命特征,此時必須要進行非常及時的急救措施,醫學護理人員必須要有非常機敏的判斷能力和熟練的技巧才能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才能為接下來的搶救和治療提供條件。對其進行總結為:
(1)急救人員必須要有非常靈敏的判斷能力和掌握熟練的急救操作技巧;
(2)實施初級心肺復蘇時,要有現場120急救站的高年醫生進行指導才能進行急救操作;
(3)心肺復蘇必須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搶救工作此時是真正的爭分奪秒,對于病人而言,時間就是生命;
(4)醫護工作人員必須要有熟練的心肺復蘇操作能力,對病人實施熟練、正確的搶救工作,才能保證其搶救的成功率。因此醫護人員搶救技巧的熟練度對于病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關系到病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四 總結
心肺復蘇是一門將臨床與實踐相結合的搶救工作。醫護人員不僅要有熟練的搶救措施和技巧,而且必須要具有非常準確和靈敏的判斷能力。醫護人員只有在搶救能力、觀察力和洞察力都非常好的條件下,才能使得搶救工作的成功率得以提高。心肺復蘇工作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心臟驟停是非常危險的病理,因此我們也要制定出預防其發生的措施。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