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事業在不斷發生變化,每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用到的方法也是多種多養的,中學歷史是很重要的一門課程,本文就針對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進行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中學教師論文范文。
摘 要:歷史作為初中教育教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歷史常識,了解歷史變化規律有重要作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以教師進行教材內容講解為主,課堂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交流,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新課標要求,初中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因此,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對于歷史教學內容的掌握與理解能力,成為了廣大初中歷史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構建策略
一、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運用自己的教學經驗、教師手法,以初中歷史教材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創設出與之契合程度較高的課堂模擬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教學內容,從而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認同感,進而自覺的接受歷史知識教育。情境法教學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法,在初步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實施情境教學,通常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流程:教師通過創設課堂情境,平滑的引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簡短的介紹、場景布置或是多媒體播放視頻等,讓學生逐漸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播放影片《鴉片戰爭》的部分片段,讓學生們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鴉片給人們身體和心靈帶來的毒害,同時也為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壯舉所震撼。通過短短幾分鐘的影片,能夠激發其學生對鴉片戰爭的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展開。
二、引導學習合作學習,提升學習互助能力
1.合作學習的優點
(1)合作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
現代教育要求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教師在歷史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程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初中生普遍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如果教師不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就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出歷史問題,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解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每個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保證教學的普及性。
(2)合作學習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教學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問題的討論過程,也是同學們加強信息交流,增進相互之間情感的過程。在激烈的課堂討論中,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到了充分表達與交流,通過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和相互探討,增加了學生解答問題的自信心,提升了小組之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利用合作學習提升歷史課堂效率的方法
(1)明確角色定位,活躍課堂氛圍。
在初中歷史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轉化師生課堂角色,即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輔助引導工作。具體來說:第一,教師要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科學劃分,以小組為單位,然后把課堂的多數時間交給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討論,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交流、問題探討,解決組內所有學生的問題和疑惑。第二,教師要注意加強與各班級小組的溝通工作,合理設置課堂探究問題,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既要防止問題難度過大導致小組浪費太多課堂學習時間,又要避免問題難度系數過小使學生失去合作學習的興趣。第三,教師在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后,安排每組派出代表進行知識講解和問題提問,強化學生的課堂記憶效果。
(2)合理安排小組討論,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不僅是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更是學生將來融入社會、實現個人發展的必要技能。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合作學習及其開展方法。首先,教師要做好教學備課工作,規劃好合作學習的實施流程、操作步驟,在課堂應用時達到行云流水的效果,為學生課堂合作學習搭建一個高效的平臺。其次,適當引入一些趣味性歷史故事,然后進行小組內部討論、小組之間辯論,最大限度的開發學生的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再次,教師要注重進行適當鼓勵,對于合作能力較好、表現出色的小組進行鼓勵,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使學生樹立起合作學習的意識。例如在學習完“秦王掃六合”這一章節之后,教師可以以此為題目,在班級內開展辯論會,讓兩個小組分別擔任正方和反方,根據教材知識進行辯論,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深刻記憶。
三、巧妙結合現代科技,提高多媒體使用頻率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時代的不斷進步,教學方式的變革速度也大大的加快,尤其是現在的多媒體教學,在很多初中學校都已經普及了起來。巧用現代的科技技術也就是讓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現代的教學方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傳統的“黑板式”教學雖然能夠讓學生學習的更加仔細,內容更加清晰,但是課堂效率是很低的,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能夠從根上提高課堂的效率,這也是構建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歷史教學內容里有很多的圖片需要解釋,而且為了能夠讓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了解一個時期的歷史發展狀況,很多時候也可以放相關的時代性視頻給學生看,這些圖片和視頻用板書和教師自己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這些只有通過多媒體才能更清晰的表現出來。屏幕上的內容能夠直接有效地將教學內容傳達給學生,這樣的有效利用使得課堂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指導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一定要養成記課堂筆記的習慣。但是也還有不少學生不知道該怎樣科學地記筆記。我們要讓學生知道,學生在記筆記時無需把所有的內容都一字不落地記下,而是簡單地把重難點、知識結構體系記下,也沒必要一字一字認認真真地記,只要自己看懂就行,在記筆記時,要學會“一心二用”,要適時地思考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教師在講解時也要注意課堂實情,適當控制好講課速度,既要保證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又要保證學生系統性的做好課堂知識記錄。
參考文獻:
[1]俞秀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教育月刊,2011.(4):11-13.
[2]石橋.略談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歷史教學,2013.(12):10-11.
[3]史向忠,馬德欣.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淺探[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3(5):46-48.
中學教師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學政史地(初中適用)》(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由河南大學出版社主辦的初中政史地輔導刊物。主要欄目:卷首語、時政要聞、熱點設題、思路點撥、復習指導、學生習作、圖文天下、學習參考、模擬考場。是我國唯一一份集中學政治、歷史、地理三門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月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