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處在科學知識劇增、技術革新不斷、競爭愈益激烈的北景下,因而與之相適應的素質教育必須是創新的教育,才能創新的人才,創新的教育不開創新的教師,這是新技術革命向教師提出的新挑戰.因此,筆者認為,中學數學研究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學數學研究型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1.了解數學及數學教育的本質,居高臨下,通曉中學數學教材的內容及其結構系統.
2.了解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通則,深入了解數學教育的理念、教學和學生的認知規律.
3.有強烈的創新意向和獨立的批判精神,不滿足于現成的經驗和結論,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堅持自己的獨特見解.
4.熱愛教育、熱愛專業、熱愛學生,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精神.
二、中學數學研究型教師的課堂策略
數學教學過程實質上是學生學習知識發生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促成學生積極思維,命名“靜”態的書本知識內化到“動”態的數學思維中去.傳統教學普遍存在削弱“過程”偏重“結果”的現象,把學生當做容器,直接灌輸死知識,這不利于啟迪學生積極思維,更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因為教學的各個級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互為因果的,否定過程就是切斷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加強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是學生領會知識發展進程、體會數學基本方法的需要,更是活化學生思維活動的需要.在數學素質教育中,教師提倡知識發生式教學,反對機械灌輸式教學.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三點:
1.將嚴謹抽象的數學講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將解答繁維數學問題的艱深的過程轉化為平易近人、妙趣黃生的活動.
2.將學生的活動與教師的講解融為一體,在教師的雙邊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展開教學內容,形成新的知識,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和神秘感.
3.從最基本、最簡單的基點出發,在牢固掌握雙擊模式的前提下,組織科學有序的練習,讓學生沿著合理的臺階,逐步登上一個又一個能力發展的制高點.
三、展開參與性的教學過程
數學的學習不僅重視知識技能目標,還特別強調過程性目標,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探索感受.因而,充分展開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非常必要,為順利有效地展開這一過程,應做好這三件工作:提高自主意識,激勵主體參與,重視主動評價.
1.提高自主意識.
展開過程的前提是學生應主動參與過程,這就是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把學習當做自我的一種主體行為,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就應尊重學生主體,給他們個體活動的機會,并且在活動中體驗感受、享受成功、獲取收獲.
2.激勵主體參與.
學生學習不是接受灌輸的過程,而是主動獲取的過程,只有促成學生主體參與學習過程,才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效.
3.重視主動評價.
評價作為杠桿,不僅決定學生的學習結果,也決定學習的行為.作為學習主體,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不僅依靠教師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也與學生主體對自我的評價相關.在學習中,教師應給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評價的機會,參與結果評價的權力,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就能加強其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習成為自覺、快樂的行動.
研究型教師的培養對教師發展的重要意義: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與陳舊的教育思想理念的碰撞,在探索素質教育途徑、方法和手段時,難免會遇到許多從未遇到過的情況和問題,身處素質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對這些情況和問題無法回避,只有面對它、分析它、研究它,并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導下,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它,才能找到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手段,推進素質教育不斷向前發展.
閱讀范文:中等教育論文征稿科學教學問題意識
俗話說:聰明的人發現問題,普通的人等待問題,愚蠢的人沒有問題。然而,一個學生能不能提出問題,首先取決于這個學生有沒有問題,其次取決于這個學生能不能將他的問題表述出來。在科學教學中,我們科學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經常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重視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