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族舞蹈是我國最具特色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突出的民族風格以及別樣的舞蹈形式受到了社會大眾的青睞。但是在進入新時代后,現代舞蹈元素嚴重沖擊了民族舞蹈文化,使其處于消失邊緣,此時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研討。本文在對新時期民族舞蹈創作特點進行闡述的基礎上,重點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助力我國民族舞蹈文化順利傳承及發展。
[關鍵詞]民族舞蹈;創作特點;發展趨勢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快速推進的今天,文化的開放性更加顯著,中外文化,古今文化之間相互交融與碰撞,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及發展產生了嚴重沖擊。民族舞蹈作為我國一種傳承上千年的傳統舞蹈文化形式,在新時期環境下也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及發展形勢,此時必須要在創作過程中大膽地滲透創新理念,力求可以為民族舞蹈文化注入全新的生機與活力,使其在新時期可以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展[1]。
一、新時期民族舞蹈的創作特點
(一)折射及突出民族生活
一切的藝術源于現實生活,民族舞蹈這門舞蹈藝術也不例外。民族舞蹈藝術誕生于各民族日常的生產生活實踐中,由于我國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民族都在長期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格及特色,使得中華文明呈現為豐富多彩的發展特色,這就決定了民族舞蹈作品創作過程中必須要折射及突出民族人民的現實生活,強化同他們生活之間的聯系[2]。一方面,民族舞蹈取材于現實生活,民族人們的生活狀況會對民族舞蹈藝術的形成以及創作表現形式、內容和傳承發展等產生極大影響。而不同民族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習慣等各不相同,這也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藝術形式與風格。另一方面,民族舞蹈的創作過程實際上就是淬煉及再現民族生活。中華民族擁有上千年的發展歷史,悠久的歷史誕生了豐富的傳統舞蹈文化。通過對這些民族舞蹈作品中的文化進行解讀,有利于我國更好地了解當時時代背景下民族大眾的生活情況。與此同時民族舞蹈也可以對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及風格進行反映,可以對特定時代背景下民族大眾的日常生活狀態進行直觀地表達及再現。這就是民族舞蹈作品創作的一個基本特征,需要在創作中充分聯系民族大眾的現實生活,突出民族屬性及風格。
(二)反映及強化民族精神
作為任何一個民族永續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我國各民族發展壯大,不斷進步的動力源泉,其體現在民族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是新時期民族大眾進行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元素。而民族舞蹈創作中也要注意重點凸顯民族精神,并且是以具象化的形式進行展現。與此同時,民族精神也是民族舞蹈作品創作的內在靈魂,是確保民族舞蹈實現可持續傳承及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民族舞蹈藝術性特性得以強化的具體手段,可以借助民族精神在創作中的融入來增強民族舞蹈作品的情感特性,使其可以給觀眾的心靈帶來慰藉。比如,在對創作的民族舞蹈作品進行賞析過程中,觀眾可以切實體會及感受舞蹈表演者內在的情感世界,并且對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及內容等進行更好地理解,以此更容易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使他們真實體會及感受民族舞蹈作品的藝術魅力。從這個角度來講,在新時期創作民族舞蹈作品的過程中也必須要充分地反映并強化特有民族所形成的獨特民族精神,保證可以使觀者通過賞析這些民族舞蹈作品來切實體會及感受中華民族強大的民族精神與生命力[3]。
(三)展現及升華民族特色
任何一門舞蹈藝術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色,民族舞蹈作品也不例外。在新時期開展民族舞蹈作品創作的過程中也必須時刻把握這一“本源”,不能忽視民族特色及風格的展現,同時也要有效地吸引新時期舞蹈藝術的精髓,對民族特色及風格進行升華,以此才能夠更好地提升民族舞蹈作品的藝術表達效果,使其在新時期環境下實現更好地傳承及發展。因此,在民族舞蹈作品創作實踐中必須要首先合理地運用民族舞蹈特色及風格的基本動作與旋律等,之后再結合新時期民族大眾的生活品位及習慣等來進一步展現民族舞蹈特色及表現風格,如在舞蹈作品選材方面要結合新時期民族舞蹈發展過程中的全新故事情節和特色等來大膽地創新民族舞蹈作品表達方式[4]。
與此同時,也要注意結合民族舞蹈本身誕生地區最初的娛樂性與地域性等特色及風格,力求可以在全面傳承及發展這些民族精神的基礎上,靈活地應用呼吸技巧與方法來突出舞蹈表演的特色及風格。這就需要舞蹈創作實踐中對呼吸節奏進行合理把握及控制,借助呼吸的合理調控來使民族舞蹈表演者可以通過呼吸展現出下沉或上揚等不同類型的情緒,這樣也可以使觀眾在欣賞所創作的民族舞蹈作品過程中更好地感悟及體會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但是這時候也要注意對舞蹈表演者肢體的爆發力及表現力的展現進行合理編排,保證可以展現出舞蹈柔美的風格及特色,提高整體表演的感官效果,以此可以使觀眾在切實體會民族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民族氣節、民族文化及風格特色的基礎上,從視覺和聽覺上獲得更好的感受,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民族舞蹈作品創作的效果。比如,《蒙古人》這一民族舞蹈作品創作中的舞蹈步法非常矯健,富有力量,可以突出蒙古族在草原日常生活中奔放、樸實的性格特色;《孔雀舞》中展現了傣族人民溫婉動人的情感,并且作品創作中采取了細柔、輕快的舞蹈動作,以及有機結合了相應地域環境下的人文特色及風格,最大程度提升了民族舞蹈作品創作的質量。
(四)革新及豐富編蹈技法
在新時期環境下開展民族舞蹈創作期間,為了提高舞蹈作品創作的整體效果,也離不開專門編舞技法的支持,這是決定民族舞蹈創作質量的另一個關鍵因素[5]。為了創作出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及社會大眾生活品位,且極具觀賞價值的民族舞蹈作品,就必須要在選材上突出民族精神、利益及風格特色等的基礎上,從整體上對舞蹈作品的構思進行科學編排及設計,保證可以借助全新、豐富的舞蹈編排技巧和方法來支撐整個民族舞蹈作品創作主題可以得到更好地展現。與此同時,要注意通過舞蹈作品的結構優化設計對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以及民族特色及風格等進行全面展現。通常而言,民族舞蹈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主要包括如下三個基本流程:選擇民族舞蹈題材→舞蹈動作結構的整體規劃及設計→舞蹈實踐形態編排及確定。通過這個基本民族舞蹈編排順序可以保證舞蹈作品編排的效率。但是在編排舞蹈過程中必須要合理地融入新時期時代背景下民族生活的新場景與形態等,并且充分融入特定的情感及感悟等來對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進行合理編制。與此同時,在編制舞蹈動作期間也要注意合理地選擇舞蹈動作,尤其是要注意重點結合新時期民族的發展特色來進行科學改編,以及對現有一些民族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動作進行改進及有效組合,保證可以更好地符合新時期各民族的生活新常態。
此外,舞蹈動作編排是新時期民族舞蹈創作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指標,也是基本作品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素材。為了滿足新時期民族舞蹈作品的創作需求,編排者要保證舞蹈動作本身的靈活性,同時要注意對舞蹈動作的空間變化規律及表演的總時長等進行靈活調控,并且可以將它們賦予可變性特性,這樣可以使民族舞蹈自身的舞蹈動作表達速度及動態性進行有效分解,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任意舞蹈元素進行改變來實現充足民族舞蹈作品,這樣的創作方式可以顯著提升民族舞蹈作品本身的編排質量。在新時期環境下,民族舞蹈作品創作中包含著多樣化的舞蹈編排技法,所以在創作實踐中必須要深入分析及探索民族舞蹈這門藝術本身的獨特表現形式,力求可以對不同民族地區舞蹈作品的表現規律及風格等進行認真歸納及總結,同時還要對相應的舞蹈動作進行特殊化處理,力求可以充分促使民族舞蹈創作在新時期環境下實現創新發展。比如,在創作民族舞蹈的舞段或舞句實踐中可以通過靈活應用修飾、對比、重復及變化等多種形式來提高舞蹈創作技法的應用效果,同時也可以在民族舞蹈作品創作實踐中有效地滲透其他種類舞蹈作品的編排風格及編法等,這樣也可以提高新時期民族舞蹈作品創作效果,使其更加符合新時期社會大眾的審美品味。
推薦閱讀:舞蹈老師如何出版舞蹈基本功教材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