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員在話劇表演中負責呈現舞臺色彩與形象、將話劇蘊含的思想與情感傳遞給觀眾,為話劇表演、觀眾以及話劇事業的發展負責。演員在完成話劇表演任務的同時,應當加強二度創作,不斷細化語言臺詞與情感動作等,完美塑造人物形象,實現與觀眾的有效互動交流,確保整體表演效果。
本文源自戲劇之家,2020(34):22-23.《戲劇之家》創刊于199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湖北省戲劇家協會、今古傳奇報刊集團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學術期刊,是全國唯一一家市場化運作的專業戲劇藝術類雜志。
話劇表演與其他程式化的戲劇表演形式不同,注重即興表演與語言技巧的靈活變換,更關注演員二度創作的成效,這也是自我塑造與演繹經典的重要前提。二度創作在話劇表演中有著積極意義,是演員彌補演出缺陷與能力不足、延伸舞臺表現手法、提高自身修養的重要環節。演員還需加強實踐經驗總結,確保二度創作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推動話劇事業的現代化發展。
一、二度創作概念
演員二度創作在話劇表演中,是指演員根據導演編排與劇本內容,全方位認識與理解表演藝術技巧、表演題材等要素,在表演中通過資源重組強化藝術效果,帶給觀眾震撼的視覺享受。劇本創作在話劇表演行業屬于初度創作,演員根據對劇本內容的認識進行創新性的現場表演,屬于話劇表演的二度創作,二度創作是強化表演效果的必然要求,是演員藝術修養的直接體現,是話劇藝術魅力的集中展現。初度與二度創作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也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兩個創作過程是劇本轉化到現場表演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
二、演員二度創作的重要性
(一)提升演員綜合素養
話劇演員通過劇本研讀,對劇本情感主題與作品背景等產生深入的了解,并靈活調動自身表演技巧,實現對作品的充分詮釋。演員在進行二度創作時應當注重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養等綜合能力的提升。唯有充分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與人物的心境體驗,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以此實現人性形象的完美塑造。話劇表演對演員的要求較高,要求演員將真實性等原則貫徹到表演的全過程,通過演員間的相互溝通交流與舞臺情緒體驗,實現演員與角色的雙重塑造,強化作品情感并引發觀眾共鳴。
(二)深入了解劇本內容
劇本研讀是二度創作的重要前提,通過對劇本內容進行深入了解,能夠對劇中人物與故事情節等進行細節性把控,實現對角色的全方位解讀,最終深入角色內心。話劇劇本題材豐富,人物數量雖然相對較少,但人物經歷與心理狀態復雜多變,對演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要實現語言臺詞、情感動作、面部表情等的靈活控制,還需要對角色所處環境與心境等進行仔細琢磨,審視角色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表現,夯實人物形象塑造與二度創作的基礎。
(三)動作與臺詞掌控
從語言臺詞入手進行分析,臺詞是話劇表演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需要演員反復推敲的環節,直接影響到人物的思想情感表達是否到位以及人物的形象塑造是否生動形象,對推動故事情節有積極意義。話劇表演中的臺詞與影視臺詞或其他戲劇形式中的臺詞特征不同,在文字與生動語言的轉化中,要求充分掌握臺詞的含義與意境,根據情節情境等合理處理臺詞。唯有通過二度創作才能實現情感與臺詞的有機融合,確保每句臺詞與情境相符,且藝術效果呈現到位。如在演繹底層人物無奈的狀態時,要求語氣輕柔、討好,情感卑微膽怯。而在演繹強勢的高層人物時,情感劇烈,語調高昂甚至是怒斥。在表現人物角色卑微與自負等不同狀態時,臺詞表現應當有明顯的差異感與層次感,將演員與角色的情感融為一體,從而將角色的真實情感充分表達出來。
從動作入手進行分析,舞臺表演要求演員的心理動作與形體動作、表情動作等融為一體,實現內心情感的外放。形體動作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可充分展現出劇情發展與人物心理變化。情境對演員的形體動作具有感染力,但形體動作設計不能盲目主觀地進行,更不能與人物心理狀態以及劇情等要素脫離,要確保形體動作呈現出的情感能夠使觀眾感同身受。話劇素材源于生活,演員動作也應當立足于生活實際,通過創造性的處理增強動作美感,促使話劇作品自然生動地呈現出來。在演繹卑微人物時,動作應當沒有力量且謹慎,如時常彎著腰。在演繹內心膨脹與極具權勢的人物時,形體動作應當盡情舒展且張揚,引導觀眾對人物形象形成深刻的印象,最終引起情感共鳴。
(四)掌控表演節奏
節奏也是話劇演員在表演中不能忽視的因素,過于舒緩的節奏會弱化觀眾的觀看欲望,過于緊湊的節奏則不利于細節的把控,話劇感染力也會隨之削弱。外部節奏需要演員合理控制形體動作,內部節奏需要演員外露內心活動,內外部節奏是相互帶動的關系,要想正確掌控節奏,也需要演員進行二度創作。人物角色內心節奏主要跟其經歷有關,處于底層的人物遇事時內心通常是緊張的,而掌握權勢的人物內心通常是安穩甚至是自負的。演員在二度創作中充分把控形體動作與內心節奏等要素,才能確保表演中的情感到位與劇情跌宕起伏。
三、話劇演員二度創作中的問題
(一)能力不足
話劇演員普遍存在二度創作能力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年輕演員,由于藝術修養水平較低與演出經驗不足等原因,在表演中完全忠于劇本,臺詞照搬照用,甚至存在背臺詞等問題。在表演中,相對于二度創作,更注重無過錯地完成劇本要求,忠于原作,導致無法深入把握人物性格與劇本意圖,在話劇表演中無法實現全身心的投入。究其原因,與二度創作能力不足有關,直接影響到了話劇事業的發展水平與進程。
(二)違背藝術規律
部分話劇演員在二度創作中一味追求藝術效果,隨意改動劇本,錯會編導意圖,導致人物形象嚴重脫離藝術原型,甚至出現嘩眾取寵等問題,嚴重脫離了二度創作的藝術要求與規律。主觀隨意且脫離劇本原作的二度創作是不可取的,不僅會影響藝術效果,而且不利于演繹事業的長期發展。
(三)藝術修養不足
演員的藝術修養直接影響二度創作的能力。話劇表演集合了戲劇與舞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技能,更融合了文學等內容,屬于綜合性很強的藝術。但話劇演員的自我學習能力不夠強,后續教育也相對忽視,導致其藝術修養水平難以提升。尤其是年輕演員在實踐中追求速成,雖然掌握了舞蹈與音樂等方面的表現技能,但文化藝術修養水平相對較低,嚴重制約了二度創作能力的發展與表演水平的提升[1]。
四、演員二度創作的對策
(一)掌握藝術規律
話劇演員的二度創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與盲目進行,應當嚴格遵循藝術規律,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劇本是演員進行二度創作的基礎參照,現場創作不能脫離劇本,要確保創作過程的合理性。二度創作不能脫離本質要求與藝術規律,不能一味追求視覺效果采取違背藝術要求的做法,以至于出現本末倒置等問題,這不符合舞臺表演的要求與藝術的本質規律。
(二)提高創作能力
二度創作能力的培養與逐步強化都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應當加強對戲劇表演藝術理論知識的學習,明確掌握藝術創作規律與表演要求,夯實二度創作的理論基礎。其次應加強舞臺表演實踐,豐富表演體驗與經歷,在實踐中積累創作能力,這樣更利于演員理論與實踐綜合水平的提升。話劇演員的理論學習與舞臺表演實踐應當同步進行,實現“做中學”與“學中做”,確保理論知識的學以致用與觸類旁通。除此之外,應當加強與老前輩的交流,不斷吸取表演經驗,學習其臨場發揮與表現能力。在實踐中,通過觀看視頻等資料加強總結,明確演出問題,在下次演出中進行彌補,凸顯出二度創作的循序漸進性[2]。
(三)提高藝術修養
作為話劇演員應當注重自身藝術修養的提升,首先應該提升文化修養,在舞臺表演的同時,多學習相關文化知識,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其次應該注重自身戲劇與舞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的提升,提高舞臺表演的專業性與可控性,夯實二度創作的基礎。
(四)自我塑造
首先加強劇本研讀,強化二度創作中的自我塑造,挖掘話劇表象背后不一樣的思想內涵,以實現角色的高效塑造。尤其是當一個演員需要扮演多個人物時,需要在劇本研讀中找到不同人物關系的連接點。劇本提供的信息相對隱晦,但也為演員拓展了自我塑造的發展空間。在人物形象塑造中,需結合人物在生活中、工作中等不同情境下的性格特征,如私下的溫婉性格、工作中的討好性格、與朋友相處時顯示出的神經質性格等,唯有多觀察了解,才能實現人物形象的豐滿塑造。話劇人物的性格相對復雜,優化表演方式與思維邏輯的同時,在“戲中戲”的演出中,也需要對人物語言表達與思想情感傳遞等進行重新審視。尤其是不同演員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說同一句臺詞時,需要采取差異化的處理方式,深入挖掘該句臺詞的隱藏含義。在表演中需要“跳進跳出”,通過劇本研讀進行自我塑造。
其次加強自我調節,演員二度創作直接面向舞臺與觀眾,即時性的表演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多少會給演員造成心理與精神壓力,而適度的緊張能夠提高演出的積極性,但過度的緊張可能會導致肢體動作與表情等不到位,甚至會出現忘詞、呼吸急促、節奏加速、手足無措等狀況。因此,過度緊張是不可取的,應當在演出前通過心理暗示等方法,讓身心處于放松狀態,確保聲音、呼吸、吐字等呈現到位。針對緊張狀態應當靈活處理,如在人物角色面對未知的情況時,演員可以將自己在舞臺上的緊張感代入到人物角色中,表現其無法應對未知困境的心理狀態,實現演員主觀情感與人物客觀情感的整合,給觀眾帶來更多的親切感與層次感。作為青年演員,應當積極在實踐與學習中尋求二度創作的依據,通過不斷的練習與感悟,實現演員自身與劇本角色的有效整合。將演員對待生活的態度整合到人物情境中,提高自身話劇表演專業技能水平的同時,強化人物塑造的真實感與親近感[3]。
五、總結
演員在話劇表演中占據主體地位,演員的出色表演與角色的生動刻畫等都是二度創作的結果。除此之外,演員在二度創作中也潛移默化地提升著自身的綜合素養,促使其對劇本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將臺詞動作等設計到位,對演出節奏與情感進行充分拿捏。當演員具備二度創作的能力后,角色塑造會更貼近于劇本人物原型,作者的創作意圖與情節的思想內涵等便能充分呈現,對演藝水平的提升與話劇事業的現代化發展都有著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春麗.淺談演員在戲曲表演中的二度創作[J].神州,2020,(11):56.
[2]丁莉.舞蹈演員對舞蹈作品二度創作的重要性[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9,(10):74.
[3]孫茹陽.試論演員的二度創作在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性——以舞蹈<愛蓮說>為例[J].戲劇之家,2019,(28):82-8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