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論文投稿淺析少數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的融合
簡要: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都能唱歌跳舞,都擁有著自己民族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 藝術論文 投稿:探究少數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融合的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都能唱歌跳舞,都擁有著自己民族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藝術論文投稿:探究少數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融合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 要:眾所周知,只有好的民族文化才能被延續下來,而民族音樂就作為民族一個民族文化的代表,能被少數民族的人民延續到今天。人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流行歌曲深受聽眾的喜愛,若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靈魂碰撞,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僅可以創作出人們耳熟能詳的優秀歌曲,還能把民族音樂傳遍世界。
關鍵詞:流行音樂;現代音樂;音樂碰撞
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都能唱歌跳舞,都擁有著自己民族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早在四千年前,由黃河和長江流域匯合就有華夏音樂,就體現出不斷吸收周邊民族的音樂精華。同時又不斷和少數民族音樂靈魂融合,發生劇烈的靈魂碰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絢爛文化。在改革開放后,港臺的流行音樂不斷傳入內地,我國近代的流行音樂受到很大的影響,并隨之發展。2000年,臺灣歌手周杰倫就以說唱的全新流行音樂火便了大江南北,他和方文山搭檔,無論是在作曲和作詞都廣受年輕人的喜愛。而《霍元甲》這張唱片更是融入京腔曲調,表現的是典型的中國音樂的流行趨勢,周杰倫的很多歌曲中,都大膽融入了戲曲的部分,樂器配奏也和其他的音樂作品不同。音樂創作者在歌曲中融入新鮮的元素可以使藝術作品有不斷的創新。反過來,如果在流行音樂中融入民族曲調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現今流行音樂中彝族音樂作品
彝族音樂是彝族人民在歷史長河里創造出來的,屬于彝族的音樂,它融合了音樂情感和民族風俗,借此抒發彝族人民的對民族的情感,并且還是一個和外界溝通的精美藝術品。在對彝族音樂文化的保護中,重視彝族人民對音樂的情感、增強民族的自信心是豐富彝族音樂的重要措施。任何藝術品都是源于生活,也脫離不了和這個社會的聯系,音樂藝術更不能在一個孤立的狀態下創造,實現傳播和改變,音樂的傳播必然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也就是說音樂將受到社會多元性的影響,彝族音樂也不例外。少數具有音樂創造才華的民族音樂人,通過互聯網將自己編寫創作的歌曲發布,在他們的作品中融入現代流行氣息,深受聽眾的青睞。
在最近開設的幾檔音樂選秀節目,例如浙江衛視舉辦的《中國好聲音》、中央衛視的《中國好歌曲》,都出現了彝族歌手,他們不是云南彝族的正宗少數民族,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對彝族的歌曲的完美詮釋。在他們的演唱中,將彝族的風土人情以及彝族生活的情景表現的淋漓盡致。吉克雋逸用一首極具彝族文化情懷的歌曲《不要怕》打動了劉歡導師,她的演唱證明了彝族音樂的可塑性,吉克雋逸將彝族音樂和流行音樂完美的融合起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也深深的被彝族的音樂打動。筆者也聽過這首歌,也觀看過節目中吉克雋逸的表現,這兩首歌曲都用彝族語言演唱,雖然歌曲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但是吉克雋逸在彝族民謠《不要怕》的開頭用的是舒緩的旋律,然后是她高亢嘹亮的嗓音,旋律背景減弱,突出的是她的歌聲。整首歌的旋律和歌聲個人空曠的感覺,在歌曲的中間部分,節奏配合是個鼓聲節奏配合。使得整個歌曲具有動感。
莫西子詩也是一位民謠歌手,他的原創《當風兒吹過這里 故鄉和遙遠》、《月亮與海》都是彝族歌曲,他的特點是喜歡用吉他來伴奏,吉他的旋律很輕柔,配上很有特色的嗓音,征服了觀眾和評委。《當風兒吹過這里 故鄉很遙遠》這首歌的開頭用的是少數歌曲的旋律,彝族語言配上吉他演奏,這首歌莫西子詩是即興演唱,歌者用彝語淺唱隨著旋律慢慢進入,空曠空靈的嗓音完美的將彝族音樂和吉他完美配合。在《月亮與海》這首歌中,開頭五十秒都是用吉他旋律,還用上了口琴配合,給人一種月空當下的感受,相比吉克雋逸的嗓音,莫西子詩的就比較輕柔沙啞,在加上吉他配合是一種不同的風格。
二、流行與民謠靈魂碰撞的火花
在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中,歌手韓磊將蒙古歌曲和流行歌曲結合,韓磊本身就是一個蒙古人,對于北方草原風光的熟悉不言而喻。在他的音樂中,可以看見到北方音樂和南方流行音樂的結合,蒙古音樂中有很多樂器,比如馬頭琴、三弦、呼麥,這些樂器的節奏在音樂中都有節奏配合。在第二季的整個播出季中,韓磊的民謠演唱歌曲有四首:《可愛的一朵玫瑰花》、《送別》、《天邊》、《掀起你的蓋頭來》,在第六期的演唱的歌曲《天邊》時,韓磊不僅加入了馬頭琴和呼麥,還身穿繡有草原雄鷹的蒙古袍和腳蹬馬靴,韓磊的歌聲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韓磊的歌曲演唱融入了很多的音樂流行元素,《花房姑娘》是一首極具代表的搖滾歌曲,但是韓磊將這首歌改編的很有意思。正如評委山河老師說的,從欠揍的一把小提琴、一個口風琴,還原了屬于草原男女的青澀。中間的時候,三弦加入,打亂了原有的青澀氛圍,變得成熟,將這首歌變成了一個曲藝,一首歌曲的時間就已經把整個人生演繹出來。
在《我是歌手》第三期的競選時,韓磊選擇了哈薩克族的民歌《可愛的一朵玫瑰花》,這首歌是在二十世紀,被王洛賓改編得獨樹一幟,具有濃郁的西部氣息。但是在舞臺上,韓磊的演唱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將獨具哈薩克族的民歌和現代爵士完美的融合。使得整首歌完全不是之前的風格,而是屬于韓磊的風格,這首歌也改變了觀眾對韓磊的印象,體會到韓磊另外一面。
在決賽時,他同樣穿上蒙古袍,演唱改版的《鴻雁》,正是韓磊對民族音樂的改編,有觀眾認為韓磊對民族文化的發展做了貢獻,也將民族文化做了獨特的舞臺展示,為其奪得冠軍增了分,對于歌王這個稱號,他沒有驕傲,也沒有推讓。鄭洋說:“韓磊在這個舞臺上,已經超越了歌手,成為了一個音樂家。”
三、結語
不管是吉克雋逸、韓磊還是莫西子詩,他們在音樂上的創新都體現出了他們對音樂的喜愛,在國內喜歡民謠的還是少數,他們的音樂使得更多的人愛上民謠,他們的音樂打破的不僅僅是局限性,更是創造了民族音樂和世界溝通的橋梁。我國需要更多的藝術家,突破傳統,敢于創新,敢于嘗試,把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進行劇烈的靈魂碰撞,產生美麗絢爛的火花。只有經過了嘗試,才會有新的作品,才能使民族傳統文化的以延續,更好的面向世界。
參考文獻:
[1]袁.中國民族聲樂在現代媒體中的現狀和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6.
[2]楊云燕.淺談少數民族音樂元素與流行音樂的結合[J].民族音樂,2011(3).
[3]呂成軍.芻議少數民族音樂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獨特性運用[J].無線音樂,2011(8).
藝術論文投稿期刊:
《傳播與版權》是由廣西新聞出版局主管,廣西出版雜志社、廣西期刊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