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結合2016-2018年遼沈地區部分高校工程類大學生的就業區域、就業行業與所學專業一致性等數據體現出的就業現狀,分析影響工程類大學生就業觀的價值因素,提出通過在就業指導教育中通過歷史思維,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抗擊新冠肺炎后國家的相關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區域和就業行業的發展趨勢,即開展唯物的科學的就業環境分析,引導學生在就業初始,做好職業區域、行業等選擇,走出就業迷茫實現職業夢想。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環境分析、歷史思維、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2020年1月習近平主席有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今時代依然有強大生命力…”所以通過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今社會的實際發展趨勢能夠為廣大理工類大學生提供一個未來發展的清晰思路。理工類大學生在面對就業的重要人生抉擇時,如果能通過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結合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新時代”歷史新方位,將歷史的思維結合到自己的就業抉擇之中,使自己在就業過程中通過科學就業和精準就業實現自己的未來。筆者將“歷史思維”引入就業指導的課堂,引導不知將去向何方的年輕人,一起回頭看看“來時路”(就業區域的就業行業發展歷史),在學生們的人生重要歷史時期,同國家的、社會的、學生所在生源地的、甚至遼沈高校所在地,系統地、歷史地、具體的分析自己所學專業所能從事行業的發展前景,從而進行就業的環境分析,增強自己的憂患意識和防范風險的能力,在復雜的職業發展矛盾中糾結中,把握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律。
一、歷史思維有淵源也有發展
結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國家的幾代領導人也都有延續和發展,時至今日走到了“新時代”的歷史新方位的歷史關口,也得總結和了解歷史思維的新發展,以幫助在就業的個人重要時間關口,飲服一道做好的清醒劑“歷史”幫助自己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員的中國夢。
(一)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唯物史觀”,它主要研究的就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內涵豐富蘊含包括:(1)對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組成結構的研究;(2)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進行了研究,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等社會發展矛盾進行了研究,此外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還對社會發展的幾大動力進行了研究;(3)還對社會基本矛盾、階級斗爭、社會革命、改革性質以及科學技術等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4)還對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和論述,例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的本質問題,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等進行了論證和分析。
(二)習近平同志談歷史新方位
2014年7月7日,習主席提到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2018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歷史新方位體現在勞動力市場里就是這樣的,2012年我國勞動力市場進入負增長,年輕人成為了勞動力市場上的優勢力量,具體體現在本科理工類大學生就業上就是,人才需求量大,各行業各區域對年輕的本課畢業生都有需求。例如2017屆沈陽建筑大學本科生,集中在建筑業就業,有63.52%,相關企業房地產業有4.57%,其余人員選擇信息傳輸和服務業的有4.8%,制造業2.26%。就業最好的幾個專業包括,土木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制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及工程管理等專業;56.48%的本科生在東北就業;2018屆畢業生54.83%的畢業生來與東北地區生源,在東北就業比例為64.28%,就業行業集中在建筑業,占61.05%,房地產4.14%,教育業有3.45%,制造業只有2.53%,就業最好的幾個專業包括,土木工程、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建筑業平均薪資4000~7000,房地產業高于7000元。
二、歷史的思維下分析職業環境的未來
職業環境分析的概念較多,結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組成結構的研究,以及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進行了研究,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規律等社會發展矛盾進行了研究的成果,認為可以從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兩個角度進行總結。
(一)將職業環境分析放到宏觀角度來看,a就業目標區域目標行業的政治法律環境例如最新政策和所在區域的管理規定;b就業目標區域的經濟環境例如人口數量增長區域、收入水平、經濟發展形勢、就業程度等;c就業目標區域的文化環境,如風俗習慣、教育程度、價值觀念等;d例如目標行業在目標區域的技術被支持力度如何,研發成本如何,技術轉化效率如何等等。
舉例分析工程類目標行業的政治法律環境,體現政治環境例如最新政策和所在區域的管理規定的內容,對職業環境的重大影響。2020年隨著抗擊新冠疫情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擴大畢業生就業情況,國家一批重點項目重點工程又對年輕的理工類學生青睞有加。部分區域對重點項目的復工復產提出明確指導意見,體現了部分地區在政策上對建設項目的重視與關注,例如有《江蘇省交通建設項目疫情防控期間復工開工指導意見》,提出實行精準防控的操作流程,再如《廣東省交通集團建設項目復工復產工作指引》,以及當地政策治理體系的及時性與現代化。
以分析東北三省的經濟發展現狀和畢業生留在東北調查數據為例,體現經濟策略對就業環境的重大影響。2018年習近平同志前往東北三生考察后,對東北振興工作做過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東北振興也成為國家新時代的重要戰略布局之一,以及優化區域格局中的重要一環。從此后東北三省的區域發展一直沿著,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路線發展,在國家政策的大優惠前提下,經濟正在全面復興,人力資源的協同發展更為重視,人才需求大,人才政策較好。在調查數據中顯示2018年沈陽建筑大學的本課畢業生留在東北就業的比例同比增長了7.8%。
推薦閱讀: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南北雙核心論文發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