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社科相關
摘 要:經過兩百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美國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職業軍官培養模式。其中,最為主要的經驗和做法,有四個方面。一是堅持嚴格控制生源、把好入口關,確保職業軍官培養的高起點;二是堅持院校教育、部隊鍛煉、個人發展相結合,全力打造高素質的職業軍官隊伍;三是堅持依法治教,使職業軍官培養體系的運行有制度保障;四是堅持因人施教,倡導靈活、開放的個性化教育。上述經驗和做法,對探索我軍特色的職業軍官培養的新路子、推進當前軍官職業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職業軍官;培養模式;經驗
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指出,要“探索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這一戰略思想,為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軍隊干部隊伍建設和職業軍官培養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是最早推進軍隊職業化建設的國家之一,加強軍官職業化建設一直是美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經過兩百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美國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職業軍官培養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采取基礎教育合訓、任職教育分流兩段式的培養模式,分別按照“通才”的目標培養初級指揮人才,重視基礎教育對軍事人才成長的奠基作用,尤其注重軍官的長遠發展和個性發展;按照培養聯合作戰指揮軍官的基本要求,加強繼續教育,構建五個層級的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重點培養軍官的任職崗位轉換能力。具體說來,上述職業軍官培養模式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生源與入口:確保職業軍官培養的高起點
生源是職業軍官培養的源頭,決定著職業軍官培養的質量。為了保證高質量生源,美國在前期培養、政策激勵和人才選拔等方面均有不少值得借鑒之處。
首先,從中學開始抓起,重視前期培養。美國在全國3000多所中學和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設立了后備軍官訓練團初級部,每年耗巨資利用電臺、電視臺、報刊和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鼓勵優秀中學生參加后備軍官訓練團。后備軍官訓練團初級部宗旨是“培養有國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公民”,讓學生了解軍隊、公民的價值觀、個人責任和培養成就感。 由于不需要簽約到軍隊服役,加上豐富多彩的軍旅文化和課外活動,后備軍官訓練團初級部吸引了許多想了解軍隊、了解社會和豐富人生閱歷的中學生。而參加過訓練的中學生很多都在中學畢業時選擇上軍校、參軍或參加大學的后備軍官訓練團。可見,從中學生抓起的前期培養模式是卓有成效的。
其次,注重政策激勵,吸引高質量的生源。除了通過軍校招生延攬高質量生源,美國聯邦政府積極鼓勵大學生參加后備軍官培訓團,并依據1916年國防法和其他相關法律制定了相應的優惠政策,規定將為參加后備軍官訓練的學員提供獎學金和津貼補助費。 獎學金大體分為四類:一是全部獎學金,包括學費、書籍費、住宿補貼;二是部分獎學金,包括部分學費、書籍補貼;三是鼓勵獎學金;四是書籍費。美國陸、海、空三軍統一規定學員的津貼補助為每人每月150美元。此外,軍方還免費提供訓練用的軍服和軍事書籍,報銷一次探家的往返路費。參加暑期野營集訓的后備軍官培訓團學員可享受服役兩年的少尉月薪1/2的補貼(約800美元)。接受獎學金資助的學生,要求在軍隊中的總服役期至少為8年,其中服現役2-4年,后備役4-6年。
第三,嚴格準入制度,選拔高質量的生源。對申請參加后備軍官訓練的學生,必須按照服役的條件進行智力、心理測試、“武裝部隊資格測試”和體檢。測試合格者必須與軍方簽訂畢業后到正規部隊或后備部隊服役8年的合同,并開一份可以接觸機密的證明,方可被錄取為后備軍官訓練團的學員。 此后,在訓練過程中,參加后備軍官訓練團的學員仍需要面臨一系列選拔和淘汰。考核內容主要是文化、軍事和體能三項。其中,軍事、體能訓練考核一般通過兩個系統進行:一是學員之間或高年級學員給低年級學員的自評,按標準打分、排序;二是教官按學員通過考核的成績和主觀評價打分。后備軍官訓練團的評估和考核標準與西點軍校等軍官學校一致。每完成一項訓練內容都要考核驗收,否則不得轉入新課目訓練。新學員的訓練考核,第一次不合格可以補考,三次不合格就取消學籍。在校期間實行全程淘汰,淘汰率較高,陸軍達到10%,空軍達到30%,最高的甚至可達60%。 對報考軍事院校而言,要遠比報考州立大學復雜得多, 規定了非常嚴格的報考條件與程序。例如,凡要成為西點軍校的學員,都必須通過提名推薦、本人申請、考試考核的程序,擇優錄取。他們必須是高中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組織領導才能的優秀學生。在參加考試的前一年,還必須得到美國總統、副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州長、市長或部隊主管的推薦。得到推薦之后,才能獲得正式報考資格。在每年登記報考的約12000人中,能參加考試的不到報考人數一半,經過一輪輪考試和測驗后,剩下2000多人,入學資格評審委員會還要在這剩下的2000多人中,從德、智、體等方面全面衡量,擇優錄取,最后有幸被錄取的僅約1400人;入學后的全程淘汰率基本維持在20%以上。美國高度重視初級軍官培養起點質量的做法,為保證軍官后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院校教育、部隊鍛煉與個人發展:打造高素質的職業軍官隊伍
之所以說美國已經形成了相對比較成熟的職業軍官培養模式,除了確立培養職業軍官的目標定位,主要在于它對職業軍官培養及其功能性軍事教育活動進行了科學、可行的制度設計,并加以有效實施。
首先,通過扎實有效的院校教育培養職業軍官。美國職業軍官的成長是從院校起步的。由于深諳“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美國對依托院校開展職業軍事教育極為重視,強調要優先發展。按照2004年美軍參聯會《軍官職業教育政策》的界定,美國職業軍事教育包括軍官任命前教育、初級職業軍事教育、中級職業軍事教育、高級職業軍事教育和將級軍官教育等五個層次。 其中,軍官任命前教育即基礎教育,承擔著選拔和培養職業軍官的任務,主要有三個途徑,即:(1)軍隊初級院校,主要是美國陸、海、空三軍和國民警衛隊所屬的四所軍官學校,其畢業生是軍官隊伍中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每年約占新任命軍官總數的15%;(2)后備軍官訓練團,主要由各軍種在全國1000多所地方大專院校中設立,其畢業生是軍官隊伍的主要來源,每年約占新任命軍官總數的48%;(3)候補軍官學校和軍官任職培訓學校,主要招收地方大專院校畢業生和具有大學二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其畢業生也是軍官隊伍的重要來源,每年約占新任命軍官總數的20%。初級職業軍事教育,目的是使新任命的少尉軍官具備所在兵種專業的任職能力,一般在各兵種專業技術學校進行,時間3-12個月,承擔該任務的院校有93所。中級職業軍事教育,主要針對服役滿10-15年的少尉和少校軍官,學習參謀業務、作戰理論及諸兵種合同戰術,時間1-2年,承擔該任務的院校有14所。高級職業軍事教育,主要針對服役滿16-23年的中校和上校軍官,學習合成軍隊作戰、聯合作戰的指揮與參謀業務等,時間2-10月,承擔該任務的院校有6所。將級軍官教育,主要培訓高級將領和擬晉升將官的軍官,學制校短,時間大約2-6周,在各軍種或國防大學開設的軍官培訓班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