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游戲動漫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又都具有社會性。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有關社會領域的教育目標中明確提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等”。幼兒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是促進學齡前兒童心理發展最好的活動形式。在游戲活動中,兒童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品質發展能夠得到更快地發展。通過游戲可以培養幼兒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積極主動性;以及同伴關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梢娪螒驅τ谟變毫己蒙鐣云焚|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規則意識已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在相互交往中,還開始有了合作意識,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開展游戲。自主性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現活動。游戲的主題、角色、情節、使用的材料均與社會生活有關,所以在自主性游戲中能夠很好地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培養幼兒的現代意識。以下就談談我在開展自主性游戲中的一些做法:
一、培養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開展任何活動,孩子都是游戲的主人。在活動中,幼兒自主生成的游戲點比較多,且不同的幼兒產生的興趣點也不一樣,教師就要指導幼兒確定主題,使游戲成為有效的途徑來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和活動意愿。如:吃了肯德基的孩子想要玩“肯德基”游戲,去花店買過鮮花后想開設一個鮮花店游戲,路過玩具店的孩子喜歡開個玩具店的游戲等等。教師通過平時的了解,在掌握情況后從孩子的實際出發,并通過引導鼓勵生活經驗豐富的幼兒帶動其他幼兒一起參與游戲。如《有趣的陀螺》活動開展過后,和孩子們一起聊聊關于電視里正在播出的“戰斗陀螺”少兒節目。我便提出“我們也來玩玩陀螺競技場的游戲怎么樣?”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孩子大膽地介紹自己了解的知識,介紹了兩個陀螺可以怎么比賽。游戲規則就在孩子們的歡呼雀躍中確定下來,也培養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
二、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1.通過角色扮演,學習表現技能
自主性游戲中,幼兒自主選擇扮演自己感興趣的各種角色,以所扮演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體驗角色的情感需要。通過和同伴一起游戲,學習各種勞動者的行為技能,從而產生對勞動者的熱愛,體會到他們工作的辛苦。在游戲中,幼兒利用角色本身的行為規則來約束自己,學習克服困難、努力完成角色所承擔的任務。
通過體驗游戲角色,讓幼兒掌握了社會行為技能,也培養了幼兒自信、獨立的良好品質。
如在玩“圖書館”的游戲中,扮演圖書管理員的周靜羽小朋友,她會親切地接待來看書的客人,并說:“請問您想看哪本書?”客人拿著書坐下后,她又會有禮貌地說:“請愛護圖書并注意保持安靜。”又如在“燒烤館”的游戲中,當客人來買燒烤時,老板吳宇彬會熱情地說:“歡迎光臨,請問您需要什么?”當客人準備拿著食物離開的時候,又會說:“當心燙手。”在這樣的情景中,孩子們就學會關心他人,逐漸形成了遵守各個活動規則的意識。
2.積極游戲,提升交往能力
社會是多元化的,游戲也并不是單個呈現的,而是相互牽引,相互聯系的。
(1)它們彼此之間都有交集。如:醫院的醫生可以到幼兒園給小朋友打預防針;老師可以帶小朋友去大舞臺觀看節目表演;大舞臺的演員們可以去農家樂吃飯,這樣各個游戲區就產生了互動。
(2)每個獨立的游戲區中也有不同的游戲角色在發生著互動。如:醫生、護士和病人;農家樂老板、服務員和客人;老師和小朋友等等。幼兒通過扮演每一個角色來客觀反映生活中人與人的交往。
在生動有趣的游戲中,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主體性,更增強了孩子與孩子之間的交往能力,讓他們學會如何和別人交往,掌握與人相處的各種技巧,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3.大膽嘗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應該隨時發現和捕捉有價值的問題,根據幼兒的反應和行動進行評價,不斷豐富、完善游戲內容。如:在農家樂游戲剛開展的時候,“廚師”介紹:“服務員把客人剩下的東西收回來后全部倒在了一個大臉盆里,到最后廚房本來準備的材料都用完了,廚師只能從大臉盆里找菜出來,重新燒,速度很慢,客人都跑光了。”老師就抓住了幼兒游戲中比較關注的問題,讓孩子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最后孩子們想到了一個辦法:服務員在收菜的時候就把這些菜按類分別放在一些盆子里,等到需要重復利用的時候廚師再把它放在水槽中清洗一下。問題在孩子們的思考中迎刃而解。通過教師引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幼兒游戲水平,提高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游戲的內容更豐富,更具有情景性。
三、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為了培養幼兒的主導性,游戲角色的分配也需要幼兒主動參與,但是容易出現爭搶角色和分配不公的情況,我的做法有兩種。
第一種:能力相當的幼兒爭奪角色時,我采用競選的方式,請參與競選的幼兒對今天的活動做一個規劃和介紹,如今天準備怎樣工作,有些什么創意?在大家選舉的過程中優勝劣汰。第二種:能力懸殊比較大的幼兒爭奪角色時,我采用先介紹再建議后石頭剪子布的方式,具體的做法是:先請大家介紹一下游戲規則,然后請大家提建議,幫助他們完善游戲設想,在比較成熟的基礎上,請角色爭奪者采用石頭剪子布的方法獲得游戲角色,這樣既給了他們表現和競爭的機會,也幫助了能力弱的幼兒有一個“跳一跳夠得著”的機會。這兩種方法都能使幼兒在游戲中更加投入,并讓幼兒充分領略到充滿風險和競爭的現代社會生活。
四、培養幼兒的經濟意識
如今的孩子都處在養尊處優的環境,大部分沒有經濟的概念。
因此,在游戲中也著重對幼兒的價值觀念進行培養,教師應采用四步走的策略。
1.開設
“銀行游戲”要求小朋友想買東西就要去銀行領錢,逐步幫助幼兒了解“錢”的概念和它的用途。
2.提供存折
給幼兒每人準備一本存折,每周在存折上發十元錢,提醒幼兒要使用錢就拿著存折去銀行領錢,領完十元就不能再領了,鼓勵幼兒把剩余的錢存到銀行里,使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形成領錢和存錢的意識,并提醒幼兒不能亂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