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論文
一、德育教育在化學課中滲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德育教育與化學教育相互促進的需要。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起著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特征。如果學生具備頑強的毅力,好學善學的精神,可以說具備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這對其今后發展是非常重要。學生走向社會后,又將開始新的學習,學習的內容更廣泛,如果具備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則完全可以經受終身學習的挑戰。
二、化學課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內容
在過去的化學課教學中,我們也有德育教育的成分,但這種教育是無意識的、無目的的、零散的、不系統的。在化學課中開展德育教育應側重哪些內容,我個人以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德育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化學課中開展德育教育,也應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但要進行物質文明建設,還要大力提倡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應該從青少年抓起。熱愛自己腳下的土地,熱愛生我養我的家鄉,熱愛偉大的中華民族,這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具有的愛國之情。所以說,德育教育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必要的。
第二、開展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
在化學課中開展德育教育,應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做為一項重要內容,通過世界觀的教育,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對世界的一些科學認識和看法,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正確認識世界,感知事物;通過進行人生觀教育,初步引導學生樹立一種積極的、現實的、有崇高追求的人生觀;通過進行價值觀教育,初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認識自我,正確評價社會評價自我,處理好個人與群體的關系,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
第三、化學教學中,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培養
化學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講課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僅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好其它課程也是有幫助的,主要是在講課或實驗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的求知欲,遇到困難敢于挑戰的頑強毅力,對化學實驗現象仔細敏銳的觀察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在共同學習和實驗中與他人的交往能力,解決疑難問題時的創造能力等等。這些因素對促進學生的學習,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都有重要的作用,也應化學課教學中開展教育。
三、在化學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與方法
首先,處理好化學課教學與德育教育的關系。化學課的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種輔助手段,德育教育只能為化學課的教學服務,要掌握火候,注意理解"滲透"兩個字的含義。這個過程是一個在學生意識中逐步滲透的過程,只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才能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其次,要注意方式。德育教育要在提高能力、塑造人格、培養品德上下功夫,要結合課程實際情況開展。例如講銅元素時,可以講一講我們祖先創造的燦爛的青銅文化;講有關火藥的知識時,可以講一下我們祖先發明了火藥,但最終卻被列強用火藥打開國門的屈辱歷史;講有關造紙的化學常識時,可以講我們祖先發明造紙術,但被列強用來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的歷史。
四、總結
總之,在化學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掌握好了,事半功倍,掌握不好,事倍功半。本文所涉及的在化學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有些方面還是粗淺的經驗,更多的內容還有待于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作者:鹿洪蓮 單位:吉林省鎮賚縣蒙古族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