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及方法
統計學方法:本次統計學處理主要使用SPSS10.0,通過X2檢驗以及t檢驗處理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問卷調查表。排班表經6個月使用,從醫生調查中分析得知,醫生對護理的滿意度由以前的81.48%上升為90.7%,P<0.05;患者對護理質量滿意度由以前的90.4%上升到現在的95.7%,P<0.05。
3討論
3.1傳統排班為大小夜和白班的功能制模式,當班責任護士為2~3名,還設立了藥療班與辦公班護士各一名。這種排班模式導致基礎護理、送手術、治療等一系列工作在上午4小時內完成,因此護理人員的工作量較大,導致護患之間的溝通變少,護理質量沒有保證,下午6點之后,護理人員只有一名,精力有限,安全沒有保障。
3.2改革之后的連續性排班有效減少了護理程序以及護理人員交班次數。傳統排班共有5次交接,需要75分鐘完成,連續性排班只有3次交接班,只需要45分鐘就可完成。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時間增加。使用新的排班模式,能夠確保護理連續性,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了解患者的病情,降低錯誤率,同時節省了時間。
3.3新的排班模式提高護理質量,三班制使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更加平衡、完善。連續性排班在夜班時由以前的一名護士變為兩名護士,實行雙班制,新老護士合作,保證每個排班有2名護理人員。這樣能夠有效地保證新進人員學到更多知識,避免因缺乏工作經驗而導致醫療糾紛,同時也可以對患者提供連續性的護理,掌握患者的病情,提高護理質量。
3.4連續性排班的實行能夠將醫院外科的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利用起來,保證患者得到及時的護理與治療,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使單一的執行醫囑到滿足患者的多元化需求成為可能。通過連續性排班,加強每位護士的責任心,年輕護士利用學到的知識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與此同時,連續性護理能夠有效保證患者的安全,促進護理質量提高。
4結論
實行連續性排班要求醫院的管理模式進行相應改革,可以實現護士的分層管理,促進護理工作制度的落實,有效減少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以及工作效率。
作者:郭玉平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睢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