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管理論文
一、有效的運營管控必須以完善的制度體系為基礎
每個企業都是由很多的個人組成,運營管理首先要讓企業的每一名員工都盡職盡責,各揚其長。小型的公司可以通過人性化的管理來完成對企業的運營管控,“人性化”主要表現為老板的人格魅力、領導魅力、處事能力、管控能力等。但對于大型企業乃至集團公司,就必要依靠行之有效、完善的制度來實現對企業的運營管控了。基本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工作流程、部門管理規定等。完善的制度體系一般要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宏觀層面的規章制度建設要考慮如何與公司的發展戰略和管控模式相匹配,不同發展戰略,意味著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點是不一樣的,必然會體現在不同的管理職能上,并最終落實的規章制度里面。微觀層面的規章制度考慮的是如何使每項具體工作都有據可依、有章可循,權責要明確、內容要完整、流程要合理。完善的制度體系使企業中的每個部門、每名員工都能清楚地明白企業經營的目標、自身具體的工作內容和要求,以及衡量工作成果的標準,工作會更加高效。
二、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提高運營管控效率
優秀的企業文化對做好企業運營管控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企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它作為一種“粘合劑”,可以把廣大員工緊緊地粘合、團結在一起,使員工明確目的、步調一致,提高運營管理的效率,更好的實現工作目標。其次,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包括價值導向與行為導向。價值導向體現著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與企業精神,能夠為企業提供具有長遠意義的、更大范圍的正確方向,實現企業運營管理在宏觀層面的目標。行為導向引導著基本單位、組織和個人在實際工作中,能夠按照既定的目標、規則進行,實現企業運營管理在微觀層面的價值。成功的企業文化必須具備以下特點:簡明易懂、以理服人,令人心悅誠服;得到廣泛認同的價值觀;使企業重要成員產生使命感;使員工對企業、企業代表人物、企業象征標志產生感情等。
三、要加強企業運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推動運營管理能力均衡發展
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管理學上的水桶理論,也稱短板論,其核心內容是: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根據這一理論,決定一個企業最終經營管理好壞的,往往不是它經營能力最強、管理最嚴格的環節,恰恰是它經營中的一次小疏忽、管理上的一個小漏洞;決定在一個管理團隊能力強弱的,也往往不是那個能力最強、表現最好的人,而恰恰是那個能力最弱、表現最差的落后者。因此只有讓所有的員工能力均衡,才能充分發揮團隊作用。好的運營管理就是要以解決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為重點,扎實開展短板消缺和瓶頸突破的同時,逐步將運營管理理念灌輸到各級企業,推動系統內各級管理層加強運營管理,共同提高整個集團的管理水平。好的管理者要能不斷發現管理中的問題并加以解決,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企業的實際狀況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修補管理短板。
四、有效的授權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巧
當今社會集體和團隊的力量更顯重要,成功的管理者要善于最大限度的調動個各方面力量,使團隊齊心協力共同完成目標,這就需要授權。授權以人為對象,將完成某項工作所必須的權力授給部屬人員,它是現代組織運作的關鍵,特別是大公司,更需要通過授權減少中間管理層次,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以便滿足客戶的需要。授權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巧,只有合理的授權,才能讓領導者“分身有術”,更有效地提升領導力。不愿授權或不會授權的管理者,最終會陷入日益瑣碎的事務性工作中難以自拔,成為“事務主義者”,最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管理者在授權前,首先要從分了解每位團隊成員的能力素質;其次要做好與被授權者的溝通,讓他充分了解權利與責任的對等性,即明確取得的是什么權利、要履行什么職責、實現的目標什么等;第三要從組織制度上保障授權在可控或可監督的范圍之內,在過程中隨時關注工作進展,對偏離工作軌道的及時予以糾正。
五、結束語
管理是一門藝術,影響管理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處。企業的運營管理,就是要通過制度、企業文化、授權等不同手段,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人與人的配合更加和諧高效,確保企業經營目標更好的實現。
作者:朱英華 單位: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