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物資管理論文
1應急物資內涵
1.1需求的不確定性
無論是自然災害、戰爭,還是突發性公共事件所發生的時間、區域、形式和影響程度都是很難準確預測的,這也就直接決定了所需應急物資的類型、數量、運輸方式和配送范圍等方面的不確定性。應急物資需求的不確定性也就會相應增加了應急物流管理的難度和復雜程度。
1.2需求的及時性
自然災害、戰爭和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往往使人們猝不及防,導致救援不及時,從而使影響范圍擴大、持續時間延長、危害程度加深。而往往某些事件會有黃金救援期,超過這一期間,救援的難度會加大,甚至出現失控的局面。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必須要求應急物資應該及時到位,而應急物資的儲備不充分,運輸配送路線受阻等都會限制應急物資的及時送達。
1.3不可替代性
由于自然災害或突發性公共事件的特殊性,導致所需應急物資往往是某種專用的特殊物資,往往是其他物資無法有效替代的。如某種疫情的大范圍暴發,相應的疫苗就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應急物資的這種不可替代性,使得救援難度加大。
1.4需要種類多且數量大
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影響范圍巨大,影響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維持受影響民眾的正常生活,所需提供的應急物資會涉及到民眾的衣食住行和通訊等各方面。而涉及救援所用的車輛、設備、材料等物資的種類也會將多,而且數量需要較大。
1.5弱經濟性
企業生產經營的一般性普通物資一般以追求成本最低、利潤最大化為最終目標,而應急物資則與其有著根本的區別,更追求的是最短時間內交付到事件發生地區,供救援和善后處理之用,相比經濟性來說,及時性更為重要。因此,應急物資具有明顯的弱經濟性。
2應急物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應急物資采購受限
應急物資要在自然災害或突發性公共事件發生后的最短時間內滿足救援和處置需要,所需物資的種類多,且數量大。而我國應急物資的儲備往往不能夠滿足這種需求,因此必須進行相應的采購。但采購也面臨著不少的困難,如物資生產企業數量少,生產能力不能滿足大量需求;物資生產企業眾多,而規范的招投標程序長,無法進行充分的評價選擇;還有就是生產企業的生產周期過長,也會影響采購周期,進而影響救援和處置時限。
2.2應急物資儲備能力不足
應急物資的儲備實際上是一種未雨綢繆,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戰爭和突發性公共事件而做的一種準備和預防工作。雖然我國對應急物資的儲備工作已經提到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起步較晚,雖經過多年努力,但仍存在著應急物資儲備能力明顯不足的問題。一個是物資儲備的區域布局、儲備物資的種類不甚合理,另一個是物資儲備量還達不到應急所需。還有就是在物資的儲備條件、環境和相應設施設備、技術等方面還無法有效保證應急物資的質量。
2.3應急物資運輸不暢
目前我國相關的交通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完備的,各種運輸工具數量也很大。但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突發性公共事件,受影響地區的交通被破壞,交通受阻,這將嚴重影響運輸的及時性和順暢性。另外,交通工具的調度和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還無法做到及時有效。還有就是大型機械的載運工具不足,如汶川地震時,道路完全被破壞,相關的救援人員及物資只能通過空軍運輸機進行運輸,而我國大型運輸機的數量還很有限。
2.4應急物資配送不合理
各種類型的物資從全國各地向受影響地區大量擁入,這就涉及到應急物資的合理配送問題。汶川地震期間就曾出現過,有些受災地區接收到大量應急物資,遠超過當地所需,而另外一些同樣受災地區卻缺衣少食,出現物資不均衡的問題。這種不均衡有受到媒體報道側重點不同的影響,也有應急物資調配過程中的信息交流不通暢的問題,也有應急物資調配、配送不合理、不規范的問題。
3應急物資管理對策
3.1拓寬采購渠道,擴大物資來源
只依靠應急物資儲備還是無法有效保證應急所需,日常應該注重各種應急物資的采購工作。主要是與那些生產能力充足、質量過關、信譽良好的企業建立長期采購關系,注重對這些供應商的管理、監控、評價等工作,促使其能夠在所需之時及時交付應急物資。另外,還應該建立應急物資的募捐渠道,廣泛利用社會大眾的力量,共同籌集物資。
3.2增強應急物資儲備能力
應急物資的儲備是有效應對應急事件的根本,儲備工作必須提上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重點是要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基地的規劃,在全國范圍內,以應急事件多發、易發、頻發地區為重點,加快應急物資儲備庫的規劃建設。另外,提升各儲備庫的儲備能力,以滿足應急所需。還應該加大力度改善應急物資儲備的環境、條件、技術、設施設備等方面的水平,以使應急物資的使用價值得到保證,防止因儲備不善導致的物資質量下降,影響最終的使用。不斷提升應急物資儲備的管理水平,特別是加強重點物資的管理。
3.3暢通運輸通道,完善運輸方式
繼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盡可能保證運輸通道的暢通,避免由于通道不暢導致物資無法及時送達。酌情安排設計綠色通道,合理規劃應急物資運輸工具的調度,確保運輸工具的有效裝載和運輸,確保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有效銜接,盡可能做到多式聯運、直達運輸。研發生產大載重的運輸工具,如大型軍民兩用運輸機,減少由于陸路受阻后對救援的影響。
3.4優化配送體系
應急物資即使已經齊備,但關鍵還是要能夠及時配送到所需地區,否則前期的采購、儲備、運輸等項工作都會大打折扣。為了實現及時有效的配送,必須結合信息系統,準確了解受影響地區的位置、交通通訊以及物資需求的種類和數量等基本情況。加強溝通,及時了解變化情況,通盤統籌各種應急物資的配送。利用現代化的配送中心,實現對應急物資的集貨、分揀、加工處理。盡可能做到重點地區重點安排,重點物資優先配送。
作者:李久文 金鑫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