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高等職業教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
為滿足經濟快速發展對高級技術人才培養的需求,日本于上世紀70年代在長岡、豐橋兩地設立了兩所本科層次的技術科學大學,實行本科和研究生一貫制的職業教育,不僅很好地滿足了職業高中和高等??茖W校學生的升學需求,還使日本高等職業教育體系的規格得到進一步提高、內部層次更趨合理。此外,在“各種學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專修學校,以培養國民職業或實際生活所需的能力為目標,在高中基礎上開設兩年左右的職業課程(專修課程),學生畢業后可獲得相當于短期大學畢業生的資格。辦學方式靈活多樣的專修學校正日益成為日本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進入新世紀,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國際競爭的日趨加劇,日本創設了新型的、實施實踐性教育的專業研究生院制度(專門職大學院),正在為社會培養大批掌握高精尖端技術、具有國際視野和豐富職業經驗的高級專門職業人才。隨著日本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日本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也在不斷改革中日益完善。除通過學分互換、開放招生等方式與普通高等教育加強橫向聯系外,在體系內部還呈現出教育重心不斷上移的趨勢。從最初只有??茖哟蔚亩唐诖髮W、高等專門學校、專修學校,發展到在上述學校設立本科層次的“專攻科”,同時還通過設立技術科學大學實施本科、研究生一貫制的職業教育,再到本世紀初設立專業研究生院,最終形成了擁有多種學校類型、貫通???、本科、研究生的多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體系。
二、高度重視高等職業教育法制化建設
“教育行動,法律先行”。通過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令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日本職業教育發展的另一顯著特點。規范、全面的職教立法促使日本職業教育走向正規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發展道路,為職業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和各級各類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保障。戰后日本制定的《教育基本法》和《學校教育法》均對職業教育做出了相關的規定。在以上兩部法律的原則下,日本于1951年6月制定的《產業教育振興法》規定了職業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則,并提出了對職業教育進行財政資助以謀求職業教育的振興?!懂a業教育振興法》是日本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而專門制定的法律,起到了《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社會教育法》的補充法的作用,是日本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法律?!懂a業教育振興法》的制定與實施使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有了根本法律依據。在此基礎上,日本還先后出臺《短期大學設置基準》、《高等專科學校設置基準》、《專修學校設置基準》等一系列法令法規,對各類高等職業院校的組織編制、專業設置、教師資格、授課及學校設施、圖書資料等多方面內容做出詳盡規定,使每一類職業教育機構的設立與發展都有相應的法令規范可循。
此外,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相關立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客觀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對其進行修訂和完善。短期大學、高等專科學校、專修學校和專業研究生院的創設與發展,都是依據相關教育審議機構提出審議報告,之后通過修訂相關法案及設置基準后實施的。1949年,日本通過對《學校教育法》進行修訂,作為戰后教育改革的暫定措施規定設立短期大學。1964年日本再次修改《學校教育法》相關內容,規定短期大學是一項長期的制度,使短期大學的發展步入正軌。在這一時期,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期的到來,在日本產業界提出設立5年制??拼髮W的一再要求下,日本國會于1961年對《學校教育法》進行部分修改,隨之頒布《高等專科學校設置標準》開始設立高等??茖W校,至1976年對《高等專科學校設置標準》進行修訂,促使高等??茖W校通過擴充學科種類實現多樣化發展。專修學校的設立是在1975年修訂《學校教育法》的基礎上實現的,相應制定的《專修學校設置基準》,對專修學校的修業年限、修學時數、在校人數和課程類型做出了詳盡規定。注重職業教育立法過程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并切合形勢發展的實際需要不斷修訂和完善職業教育立法,使各類高等職業院校的設立、發展、改革做到有法可依,為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健康有序規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三、始終以市場化為導向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戰后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始終以市場化為導向,在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過程中實現改革和擴充的。20世紀60年代,隨著《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的實施,日本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產業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此,日本通過制定積極的職業教育發展政策,通過創設新型、獨立的高等??茖W校制度,為產業界培養大批優秀的中級技術人才,很好地滿足了市場的需求,為日本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20世紀70年代,日本結束了經濟高速增長,進入了經濟穩定增長時期,產業經濟結構隨之進一步調整,向知識密集型和服務型經濟轉化,新型產業的興起導致就業市場的變化,日本及時調整和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政策,通過設立新型的職業教育機構——專修學校,為產業界培養了大批立刻能投入職業崗位的專業技術人才,迅速占領了高等職業教育市場,很好地滿足了經濟穩定增長時期產業結構轉型對技術人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電子、通信技術的發展和以信息產業為核心的高新技術革命的蓬勃展開,市場對培養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要求日益迫切,日本通過設立技術科學大學以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層次和規格,更好地滿足就業市場的發展變化。在專業及課程設置上,為積極應對經濟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國民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日本各級各類高等職業院校不斷調整專業和課程,始終根據產業發展和就業市場變化對人才培養的層次、規格、規模的實際需求來確定招生規模以及專業和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環節特別注重學生的技能實踐,尤其是到企業進行“實務訓練”的實習環節,以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及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從而保證了高職院校畢業生較高的就業率。
四、不斷深化高等職業教育的綜合化改革
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產業的發展,知識的更新周期日益縮短,傳統的過于追求專業化、精細化的專業設置和學科劃分已不能適應時發表展的要求。為此,日本不斷深化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化改革,改變傳統單一注重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學科,向注重學科內在聯系、重視學科基礎知識和基礎能力培養的綜合學科發展,以培養學生具有寬厚基礎和廣泛適應性的綜合職業能力。日本的短期大學、高等??茖W校和專修學校通過采取課程改革等措施,刪除專業領域過于狹窄的課程,合并同類課程,設置綜合性基礎性課程,使課程編排綜合化和系統化,并通過增加實踐課程的學分提高實踐課在整個課程設置中的比重,以培養學生進入多種相關行業所需的綜合知識和技能及職業適應能力。
此外,隨著電子及信息技術的發展,還廣泛設置與普通學科和專業學科相平行的綜合學科,學科涵蓋信息、貿易、藝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業制造、教育等幾大類專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科目學習,以發展個性,培養自主創造能力。此外,在近年來的日本高等職業教育綜合化改革中,還具有注重學生綜合性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也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和一般能力的綜合發展的明顯特點。體現在課程設置上,不僅開設的一般教養課程課時多于專業課程,而且一般教養課程的范圍也非常廣泛,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從課程的性質來看,除必修課外,還開設了大量的選修課,這為學生的綜合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時,為適應當今社會國際化發展的客觀需要,日本各級各類高等職業院校在尊重本國的教育傳統的基礎上,還通過強化外語及外國文化教學、開設與國際事務相關的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等措施培養能對外交流、具備國際視野的職業人才。
五、將高等職業教育納入終身化進程
隨著以科學技術知識和信息產業為支撐的知識社會的到來,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納入終身化學習體系建設進程是日本近年來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新特點。日本的高等職業教育正日益成為日本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高等職業教育主要以初、高中畢業生為招生對象,局限于學歷教育的范疇,屬于終結性、封閉性的教育模式。近年來,隨著知識更新周期日益加快,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受教育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實現轉崗就業的迫切需求。日本的短期大學、高等??茖W校、專修學校積極發揮其在終身學習體系中的作用,通過提供多種形式的開放式教育,發揮自身繼續教育、社會培訓的辦學優勢,以滿足社會廣大受教育者的需要。
2005年1月,日本中央教育審議會發表《我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形象》咨詢報告。該報告將短期大學定位于“作為普及化階段身邊的高等教育之一”,要求短期大學“與地區聯系協作,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作為在知識基礎社會打基礎的平臺”以滿足社會在職人員的受教育需求。目前,日本的短期大學通過實行夜間授課、定時制授課、函授授課等制度向社會廣大受教育者開放課程;許多短期大學還設立了面向地方社會開放的教育中心,通過開放學校教育設施、設置公開講座等形式支持地方居民的終身學習。高等職業教育發揮終身教育職能的體現是通過“產學研”合作模式,推進與地方、企業的合作,強化高等職業教育為地區社會提供技術服務的職能。近年來高等??茖W校大力提倡植根于地區社會的個性化、特色化的學校建設,積極擔負起“社區專門技術中心”的角色,力圖擴大學校向地方社會開放的力度。專修學校近年來不斷開發出大量的涉及各種領域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對社會在職人員進行職業教育和訓練,并開始大舉進軍成人職業教育市場及公共職業訓練領域,促使其在終身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縱觀戰后日本高等職業教育六十余年的發展歷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其高等職業教育在與社會經濟的同步發展和相互促進中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呈現出體系化、法制化、市場化、綜合化、終身化等發展特點。這些特點對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具有一定的啟迪作用。
作者:李文英 劉云 單位:河北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