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機械設計論文
1機械自動化給企業帶來有利條件,促進企業發展
1.1工業生產勞動條件得到優化。機械自動化技術在工業中的大力實施,電子設備和機械設備的結合,擺脫了原本人工代替機械的狀態,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產品產量批量化,減少員工勞動強度,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了產品精確度。
1.2機械自動化的使用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機械自動化設備本身采用電子元器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可靠性。工作過程中遇到故障時,能自動采取保護措施,并及時發出警告,使管理人員能及時處理故障,減少人員或生產事故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人身安全。
1.3機械自動化功能齊全,適用面積廣。機械自動系統一般都具有自動控制、補償、校驗和調節功能并可自動保護等,能應用于不各個不同的行業領域當中以及不同的管理崗位及不同的生產線上,可滿足生產上的需求,其應變能力較高。
1.4控制企業成本,節約資源。機械自動化設備是通過低能耗驅動機構來完成加工產品的,在加工使用的過程中產品的精度高、能源耗用率低,其使用效果跟手工相比較,可節約設備的能源消耗率、用料少,減少了工業耗材廢材、生產速度快,產品質量高,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控制。
2我國機械自動化的發展方向
發展我國的機械自動化技術的是一個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由不完善到完善的發展過程,這就要工業企業結合生成實際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實現機械自動化。當機械的操作采用自動化控制系統后,生產方式才從機械化逐步過渡到機械控制自動化、數字控制自動化、計算機控制自動化,這也就出現了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2.1機電一體化,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利用微電子技術改變傳統的生產體系產業,推進工業的技術進步;二是開發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機電產品,其主要任務是促進機電一體產業的形成、提高我國的工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系統有:數控機床。
2.2智能化,自動化是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條件,是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機械自動化就是能循環執行的,智能化就是能判斷條件的,智能化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能實現人與機器共同工作的人機系統,取代或是協助人類工作的工作。
2.3多功能化及模塊化,多功能化就是計算機系統所操作的機械設備所能處理的問題和領域越來越多,能應用于不各個不同的行業領域當中以及不同的管理崗位及不同的生產線上,應變能力較高。硬件模塊化易于實現數控系統的集成化和標準化,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將基本模塊,如CPU、存儲器、位置伺服,PLC、輸入輸出接口、通訊等模塊,作成標準的系列化產品,通過積木方式進行功能裁剪和模塊數量的增減,構成不同檔次的數控系統。
2.4網絡化,隨著全球信息化的深入,機械自動化的發展將融入更多新技術,網絡技術的興起和飛速發展給科學技術將原來的散落的工作狀態,落后的單機技術,通過聯網,斷口通信等技術改良,機床聯網可進行遠程控制和無人化操作,通過機床聯網,可在任何一臺機床上對其他機床進行編程、設定、操作、運行。
2.5微型化,隨著機械硬件技術的發展,現在硬件的集成度越來越高,機械自動化向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明顯,計算機控制系統以及機械設備的體積就會越來越小。機械設備雖然縮小、但是其功能無一不全,生產技術反而會更加精確;同時也減少了企業工廠用地,節約了企業土地資源,原本放一臺機械設備的場地可放兩臺甚至更多。
2.6工業環保綠色化,由于我國目前處于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發展機械自動化的同時注意到發展的環境,機械自動化在生產中勢必要大量的用電,消耗了能源的同時,還會排出大量的氣體等有害物質給我國的資源環境造成了污染,機械自動化產品的綠色化主要是指指利用廢棄資源回收的各種產品,廢渣綜合利用,廢液(水)綜合利用,廢氣綜合利用,廢舊物資回收利用,實現工業環保,實現發展機械自動化的綠色化。綠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制造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同時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達到最高。
3結論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通過對目前機械自動化的狀況來看,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裝備的基礎工業,也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產生變化,我國制造業高速發展,拉動了制造業中應用自動化技術的需求,機械行業領域的發展都已經離不開自動化系統。機械自動化只有向新興領域拓展,才能實現工業進步質的跨越式發展。
作者:董慧哲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