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符號形態美
當汽車的審美作為一項單獨的研究對象而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時,這就也意味著汽車的符號形態美開始形成,汽車的視覺要素便也隨之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取向。當我們談起美國的汽車時,會讓人瞬間聯想到寬敞、舒適,這是由于美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這些地域特色相應的融入到了汽車的形態設計之中;意大利汽車,則會讓我們聯想到灑脫、奔放,這是由于意大利將自身的民族性格融入到了汽車設計之中;日本汽車擁有節能、創新、活潑的特點,這是由于日本這個國家資源匱乏而造成的;德國汽車則因標準化生產,而略顯保守與刻板。從上面的論述,我們不難看出,汽車符號形態美的形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它賦予汽車生命與內涵,使之擁有了人類一樣的性格,從而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二、色彩形態美
現階段,人們在購買汽車的過程中,除了要參考汽車的性能、結構等指標之外,還會注意到汽車的外觀,也就是說人們所購買汽車的色彩形態美是符合購買者的審美需求的。色彩形態一個產品的色彩外觀,它集明度、純度以及色相表現于一身。色彩形態除了具有裝飾性之外,還具有象征性與符號性。我們知道,人們在認識外部世界的過程中,有80%-9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系統而獲取的。色彩形態會通過人類的視覺系統,作用于人類的大腦,進而使人類產生一系列的生理與心理反應。許多設計師正是以色彩為工具,創造了諸多巧奪天工的藝術作品,從而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心理震撼。汽車色彩設計同樣也運用了色彩心理學,使汽車具有了心理暗示的功能,甚至形成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則”。比如衛生車使用白色,給人以純潔、冷靜的感覺;郵政車使用綠色,使人聯想到新鮮,進而產生快速、迅捷投遞的感覺;消防車則使用紅色,使人產生緊張感與危機感等等。汽車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要了解每一種色彩所表達的涵義,從而科學、合理的應用這些色彩,增強汽車設計的美感,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
三、功能形態美
汽車因其方便、快捷等特點,成為了現代社會所廣泛采用的代步工具,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賦予了汽車以更多的歷史使命,而功能要素就成為了汽車設計的重中之重。汽車的功能要素主要分為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兩個層面,這是由于汽車的發展是伴隨著人類科技與文明的進步而發展的。汽車最初問世,僅僅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即代替人們的行走,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方便。隨后人們發現乘坐汽車所帶來的安全與舒適是其他交通工具所無法比擬的,更是人類行走所無法體驗的,同時,駕駛汽車所帶來的感覺也是非常獨特的,這就使汽車出現了早期的精神功能。經過長期的發展,人們又發現汽車的造型與外觀,也會影響到駕駛者與乘坐者的心情,從而汽車的精神功能日益突顯。精神功能筆者在前面的符號形態美與色彩形態美中已經提及,在這里筆者就不再贅述。而物質功能則主要體現在汽車的功能形態美層面上,即使人們在駕駛與乘坐的過程中,更加舒適與便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新材料、新工藝技術將會不斷的應用于汽車生產之中,傳統的木制、鋼鐵等材料將會被陶瓷以及其他復合型材料所取代,比如汽車彈簧已經采用碳纖維制作、車身采用的是碳纖維增強塑料制作,這些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必將使汽車的各項功能大大提高,為駕駛者與乘坐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體驗,最終使汽車的功能形態美大大增強。
四、結論
綜上所述,汽車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已經被廣泛使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汽車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它不但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同時還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探索,豐富汽車設計的美學內涵,從而適應人們的個性化需求以及汽車工業的多元化發展。
作者:王謙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