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核算論文
一、我國高校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成本核算理念缺失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定位為“非盈利性公共事業單位”,政府對高校實行“全額撥款”制,高校的日常財務管理活動風險較低,無需考慮和計算盈虧。因此,很多高校在日常的財務管理活動中,并沒有將成本核算納入工作體系中,成本核算的理念也十分陳舊。一是成本核算概念模糊。由于沒有進行過成本核算活動,因此很多高校對成本核算的概念、必要性沒有明確的界定,而理論和概念上理解的缺失,也使得很多高校在日常的成本核算實踐中顯得“不知所措”。二是成本核算標準不統一。在傳統體制下,很多高校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僅僅是學費收支、工資發放等內容,長期缺乏成本核算的創新理念和意識也使得新形勢下很多高校的成本核算標準難以統一。例如,核算對象、核算周期、核算方式等標準都未統一,因此,在實際的成本核算操作過程中顯得“舉步維艱”。
(二)成本核算體制不健全
第一,組織結構體制不完善。很多高校并沒有構建專門的成本核算部門,也沒有專業的成本核算財務人員,在實際操作中,大多依靠原有的財務人員完成,這在無形中為財務人員的工作增加了難度。成本核算是一項十分專業的工作,它需要有專業的核算知識作為輔助,而現有財務人員大多沒有接受過專門的成本核算業務培訓,因此,業務素質很難適應成本精確核算的要求。第二,信息管理體制不完善。由于缺乏對核算標準的統一認識,很多高校的成本核算過程也顯得較為分散化,很多工作僅僅流于形式,也沒有構建起完善的信息化核算管理平臺,核算的初步工作大多依靠人力手工完成,再輸入電腦進行簡單計算,其精確性、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在高校成本核算過程中,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信息管理體制和信息管理平臺勢在必行。
(三)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學
目前,很多高校在進行成本核算時,存在方式方法不科學的問題,簡單的“報賬式”核算、“比對式”核算等方法層出不窮,上述方法僅僅是簡單財務統計的延伸,并不能夠起到對高校教育、運營、社會等成本支出的精確核算和控制,也難以真正反映出高校的實際運行成本。因此,采用更為科學、有效的方法對高校成本進行核算顯得至關重要。
二、高校成本核算模式優化構建的思考
(一)核算理念模式:推陳出新
理念缺失是影響我國高校成本核算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結合現狀,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以“推陳出新”的方式優化核算理念。一方面,明確成本核算概念。成本核算與一般的財務統計有著顯著區別,需對具體的成本核算概念進行充分界定,明確高校成本核算的原則、方向等內容,從而為具體的成本核算工作提供理論指導。另一方面,統一成本核算標準。首先,統一成本核算對象。以教育成本為例,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專業、年級作為對象的劃分標準,編訂詳盡的核算對象參照體系,從而為后期的核算工作奠定基礎。其次,統一成本核算周期??蓪⒊杀竞怂阒芷谂c現行會計年度進行統一,規定高校成本的核算周期為1年。再次,確定成本核算項目。成本核算項目是進行具體核算的精確參照,對其進行確定有著鮮明的實際意義。仍以教育成本為例,可按照分類規劃的思想,將教師工資、學生獎學金、校園基礎設施修繕費等納入其中,并構建具體的核算分類指標體系,從而為核算工作提供統一的依據。
(二)核算體制模式:健全規范
一方面,健全現有的高校成本核算體制。首先,構建專業的成本核算部門。各級高校應設立更為獨立的成本核算部門,并引進專業的成本核算技術人才,結合本校發展中的實際情況,對成本進行精確核算,從而突出成本核算的精確性、專業性。其次,構建高效的信息化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將成本核算納入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范疇中,構建智能化的信息化成本核算管理平臺,實現成本核算的自動化管理,從而為提升成本核算的效率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對高校成本核算體制進行規范化管理。例如,建立成本核算信息披露機制、構建成本核算動態監管機制等,對高校成本核算活動進行規范化管理,保證高校成本核算體制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環境下運行,防止成本核算過程中的腐敗滋生。
(三)核算方法模式:科學高效
應將“科學高效”的理念納入高校核算方法模式的構建中,摒棄落后、低效的成本核算方法,不斷革新成本核算方式,實現高校成本核算的高效化。筆者認為,高校成本核算方法應與現代企業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無縫對接”,將現代企業中廣泛應用的ABC法、DABC法引入高校成本核算中,構建科學的成本核算模式。
三、總結
高校成本核算是高校財務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對高校的健康、穩定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各級高校財務管理人員應不斷革新成本核算理念、優化成本核算模式,從而使高校成本核算工作的有效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作者:王國強 單位:遼寧醫學院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