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核算論文
一、動態成本核算的原則
動態成本核算不同于傳統的成本核算,它主要目的是加強日常成本控制,不要求也沒必要進行全方位、全流程的成本核算,為提高效率、充分發揮其作用,在選擇指標上遵循了以下原則。1.指標要可控,核算要簡化。過程成本控制關鍵在控制,根據這一原則在冶煉步驟重點選擇了鋼鐵料、合金料、燃料電、煤氣、輔料、耐材、連鑄三大件、動力、材料備件等重點可控指標。在軋鋼步驟重點選擇了成材率、煤氣、軋鋼電、動力、輔料、材料備件等重點可控指標。但是,折舊、工資、檢驗、檢修等固定、不可控費用和發生額較小項目可簡化不核算。2.實物指標為主,價值計量為輔。在計量上采用實物單耗對比,這樣直觀方便易于理解,但因各類消耗價值不同故不能突出重點項目,為彌補這一不足特補充價值核算,即按單耗超降額×產量×單價=超降總額,找出重點項目加以控制。3.消耗指標為主,相關指標為輔。在重點核算消耗指標的同時,列入一些與消耗、成本有密切關系的指標,如每爐冶煉時間、通電時間、單位鋸切量、合格率、廢品量等便于全面掌握情況找出問題點利于分析。4.與經濟責任制相結合,調動各方積極性。動態指標的設置一般作為經濟責任制和班組核算考核指標,與責任工程師、作業長、作業區的經濟利益息息相關,動態指標情況的提供不僅為過程成本控制提供依據,也為各方完成各自指標提供信息,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
二、動態成本核算的流程
1.基本流程。收集整理有關生產、消耗數據,及時計算、反饋成本指標信息,相關分析,召開分析會各方交換意見,管理層歸納總結布置調整方案。2.具體步驟。在每周四13時前,各有關人員必須將截止到周三24時的上一周相關數據提交給成本核算員。每周四16時,前成本員必須將指標情況提供給相關領導、工程師和作業長,每周五13時分廠召開動態成本控制小組會議,每周五15時財務處召開基地全體成本員的成本匯報會,周六基地召開總經理和各分廠主要負責人動態成本指標分析會。
三、動態成本核算的效果
1.動態成本核算確實起到了加強過程控制的作用,效果顯著。由于動態成本核算為過程控制提供了時時監控數據,很多指標剛剛出現異常就被發現,采取有力措施,成本得到很好控制。2.技術人員和生產人員成本觀念發生根本變化,降成本的積極性更高,作用得到更好地發揮。由于各項成本消耗指標提供及時,又是經濟責任制和班組核算指標,所以工程師、作業區、工段班組控制成本更加積極、自覺,由過去的“干了再算”變成了“算了再干”。3.全月成本預測更有依據,數據更加準確。由于生產變化大消耗不確定,成本測算往往與實際情況產生較大偏差,采用的數據越新準確率越高。有了動態成本指標就為成本測算提供了較為可靠的依據,測算較為準確其作用也得到體現。
四、幾點體會
1.領導重視是搞好動態成本核算,加強過程控制的關鍵和保證。只有領導重視,才能得到組織、時間、制度保障,才能得到各方支持。2.指標設置要簡化,要與經濟責任制、班組核算相結合。只有與各方利益相結合才能得到各方響應,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由被動變為主動。3.加強計量計器、原始記錄、數據及時等管理是搞好動態成本核算的基礎。計量不準、記錄不全、數據過時等都會使成本指標不準甚至產生錯誤,對過程控制產生不利影響。4.采用先進核算方法是開展動態成本核算的有力手段。隨著信息系統的普及和核算方法的改進,動態成本指標不斷豐富增加,核算速度不斷提高,有力地支持了成本的過程控制。
作者:蘇芳 單位:東北特鋼集團北滿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