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認識大學無聲教育力量的重要作用
(一)無聲教育力量是浸潤人生思想境界的源泉
一些大學之所以名聲遠揚,除了獨有的辦學歷史、超群的名師隊伍和公認的名牌效應之外,更以大學的精神、迷人的環境和求進的氛圍強烈地吸引著求學者,影響著社會人。無論劍橋大學、哈佛大學、香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或復旦大學,他們的揚名源自一個共性,就是用獨特的大學精神,培養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取其之經,就是他們這些自身獨有的無聲教育力量,已成為浸潤人生思想境界的無窮源泉。
(二)無聲教育力量為大學插上培育英才的翅膀
大學的一樓一物在冶人、一草一木在沁人、一人一言在染人、一事一動在感人、一榮一譽在悅人,一研一果在驚人。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是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產生“潤物細無聲”的無可替代的教育魅力。這些無聲的教育力量是大學課堂教育的充分必要的補充,為大學真正實現培育人才插上了隱形的翅膀。
二、深入探尋大學無聲教育力量的可行建議
當前,很多高校都在超常規地擴大辦學規模,擴大招生、拓寬校園面積,不同程度上也加大了校園建設的力度,有些顯示出一片生機亮麗。然而,學校現代化的建筑設施背后似乎把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埋藏了,也淡化了自身濃郁的大學氣息。尤其是對校園一些古老的甚至帶有標志性的建筑物也進行了改造或拆除,沒有做到易地留舊址,實質上在涂抹著歷史。為了更加注重對高校校園的書香環境打造、文化氣息營造和精神氛圍塑造,最充分地挖掘校園的無聲教育影響力,本文將從大學精神、景觀設計、宣傳標語、辦公文化和服務設施等方面提出可建設性的建議。
(一)讓大學精神成為凝聚師生拼搏奮進的力量
大學精神的培育關鍵在于塑造大學靈魂。劍橋大學“求知學習的理想之地”,哈佛大學“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北京大學“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些大學精神早已深深印烙在他們師生的內心上,構筑起一種共同的精神支柱,展示出領導的實干精神、教師的奉獻精神、學生的追求精神,成為學校和個人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學精神是大學自身存在和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獨特氣質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大學用自身的信仰、理念、風格和價值追求,向人們表達了對大學的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
雅斯貝爾斯說過:“真正的教育應先獲得自己的本質。教育須有信仰,沒有信仰就不成其為教育。”大學精神是辦學理念的理論基礎,滲透并指導著校園文化。當一種精神滲透在每個人的心中,就會形成強大的自發自覺行動的助推力,凝聚起全校師生的共同價值觀,映射出大學的一種標志、一種理念、一種追求。大學要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除了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在課堂傳授知識之外,關鍵還要有一種長期發展積淀而成的大學精神力量每時每刻在浸潤著學生的思想靈魂。
(二)讓校園景觀成為滋生無聲教育力量的土壤
校園環境的建設關鍵在于提煉文化內涵。大學校園的景點,也是一個昭示文化育人的無聲課堂,它具有涵養心性、潤澤精神、煥發斗志、引導追求、規范行為的教育功能。高校的校園景點設計只有彰顯文化、提升品位、注重協調、突出和諧,達到萬事顯德、萬物合育的高貴氣度,才能體現豐富的文化內涵,產生無窮的教育力量。清華大學原校長梅貽琦先生說過,在真正的大學里,你總會看到有很多人躺在樹陰下“發呆”,其實他們不是真的在發呆,是在思考一些真正具有永恒價值的問題。
高校校園文化景點注重個性風格的裝飾和歷史文明的點綴,將賦予更多無聲的教育磁力。大學的校園環境建設,若能站在文化韻味和教育功能的高度思考,景點場地規劃要錯落有致、巧妙精雅,花草樹木布局要疏密講究、色調和諧,校園里一定會出現讓學生駐足兩個小時靜靜思考問題的地方,也會呈現讓來訪者百看不厭、留戀忘返的景點,校園環境方顯風騷!為開墾環境育人更肥沃的土壤,學校可以考慮建設以下幾個文化景點:一片讀書林———莘莘學子求學的理想地;一座青年亭———校園文化活動展示的主陣地;一間實踐園———學生專業實踐鍛煉的主戰場;一條啟航路———引領學生規劃人生的指明燈;一扇啟蒙窗———大學辦學歷史悠久的見證物;一個求是湖———引發人遐想、憧憬和反思的潤心田。
(三)讓宣傳標語成為傳遞無聲教育力量的風景
宣傳標語是一種世界歷史文化現象,也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起到繁榮校園文化、增添校園活力的作用,還發揮樹信心、激勵志、導方向的無聲教育功能。無論是黨政活動、學校榮譽,還是新生歡迎、畢業歡送、教育勵志,或是工作攻堅、綠化美化、衛生保潔等標語,均可體現出不同領域的文化內涵。尤其是那些長期靜態的宣傳標語,無聲勝有聲,往往會促成一項工作、成就一種事業、形成一種習慣,產生巨大的文化渲染力。遍看各高校的校園,學生層面的標語大多數是“某某公司預祝某單位某活動圓滿成功”,商業性質的標語沖淡了大學的文化味道,更缺乏應有的教育原味;或是只求收到最基本的告示作用,不求達到號召、激勵的效果。汶川大地震后,豎起的救災標語成為團結人心、鼓舞士氣、傳遞溫暖的巨大力量。從小學到中學的教室里,都有不同的勵志標語,如今大學的教室卻只有豪華而空白的墻,是時候讓名人名言走進教室了。在綠化美化、衛生保潔的標語里,如能注入更溫馨、更人性化的內容必將收到雙倍的教育效果。延伸到校園的告示牌、路標牌等,都可以注入文化元素,以求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總而言之,在防止空、泛、俗的基礎上,應讓標語的語句描述更有詩意、文化色彩更加鮮明,特別注意提煉校園固定的標語,讓它更充分顯示震撼、感染、親和和穿透的教育力量,便會成為無聲傳遞教育的亮麗風景。
(四)讓辦公文化成為映射大學文化特色的窗口
高校的行政機構辦公場所是學校服務校內外的窗口,大學區別于政府機關在于更顯文化,區別于其他的事業單位在于具有更高雅的文化氣息。現代化的公共場所已很講究文化味道了,大學的辦公場所更需要明顯的、強烈的、獨特的無聲文化魅力感染影響他人,成為向外映射傳送大學文化的重要窗口。縱觀高校的辦公場所,辦公門牌設計過于單調古板,缺乏大學應有的文化底蘊;還有的安裝不一、歪斜不正,難致大雅美尚。如果能將學校的校徽或者特色的建筑物作為設計底色,賦予文化裝飾,就更有文化味道。辦公的臺凳應盡量統一雅觀,相同級別的人員應有相同的規格配置,給人規范精細、嚴謹有序的感覺。辦公場所的墻壁文化建設需要加以重視,只有注重文化裝飾,方顯文化力。學校的光榮歷史與輝煌成就、師生的成果與榮譽就是學校的辦學實力,經過張貼展示,就會成為一種無聲的教育影響力。另外,辦公人員作為學校對外的形象代表,辦公的服裝要有適當的標準,如能佩帶工作證或者校徽,更能展示高素質的人格力量。細化到教師的名片和手機彩鈴,都能達到向外宣傳學校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效果,也對外輻射了大學教育影響。堅持著這些,更會強化了組織紀律約束,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力量,提高社會對學校文化力量的認同感。
(五)讓服務設施成為提升大學文化品位的載體
大學是社會的縮影,現代化的生活對大學里面的服務設施要求更高,因為優雅的服務設施,可以提升高品味的文化生活。大學的師生只有在校園里享受到社會應有的服務,生活才更豐富、更精彩。大學的服務設施包括學習、體育、生活、娛樂等方面。至少,高校應建設一個風味多樣、物美價廉、功能齊全的上檔次的師生食堂,設置有閱讀書吧、電影院、歌唱廳、咖啡廳等服務設施,充分展示溫馨優雅、休閑放松的生活品味,全面展現大學處處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環境。只有筑巢引鳳,才有引鳳筑巢;有優美的校園服務設施,定能吸聚更多的人才。
三、總結
無聲的教育力量在于學校建設的不斷發展,在于師生共同的價值追求,在于校園環境的自身塑造,在于校園文化的長期積淀,還在于畢業校友的社會認可。高校要用高尚的行為和崇高的理想,共同創造一個古老而清香、幽靜而雅致的大學,充分體現自身本有特色和地域文脈特征,時刻彰顯大學巨大無窮的無聲教育影響力。
作者:李發武 單位:湛江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