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文評講課應當是最有針對性的指導
作文品評課上,師生們一般會對那些字字珠璣、段段錦繡的文章投去褒獎贊許的目光,幾乎每次都是在品味幾位同學的范文,這無疑把一些作文功底強的同學放在了“神”一般的位置上。那么,勢必會對為數不少的寫作基礎差的學生造成被漠視的負面效果。于是,因長期得不到教師、同學尊重和賞識的自卑心理日益嚴重,教師應對那些在選材、立意、構思、語言等寫作板塊中,哪怕只有一絲亮色的段落、篇章或詞句,敞開博大、熾熱的胸懷,給予應有的關注和熱情的贊許。也許你的大度和包容就是點燃他們創造熱情與希望的星星之火。也許,會有更多學生在體驗了成功滿足后,進入輕松為文、快樂寫作的最高境界。
二、修改是作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
好作文都是修改出來的。可是作文教學的現狀是,學生作文課上交給教師一篇習作便是完成任務。至于自己的作文該如何下手,如何修改美化,此類問題幾乎不做考慮。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況下,學生并不重視教師的精批細改,而只注重得分,對教師傾注心血的評語往往一掃而過,甚至是視若無物;當然,教師的有些評語也往往缺少針對性、指導性,像古代官府的公文一樣,空話套話充斥其中。教師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
面對存在這樣那樣缺點的作文,教師的空洞、千篇一律的指責如果變成了具體可行的指導意見,就能極大地加大學生修改作文成功的可能性。學生修改后的作文,獲得基本成功的概率便會大大提高。修改時應當注意的是:凡是材料空洞的地方,沒有很好表達寫作意圖的地方,結構安排不緊湊,有所缺漏的地方,都要一一增添補充。凡是離題的語句,冗雜拖沓、畫蛇添足的地方,應當毫不留情地刪除。凡是邏輯關系混亂、語句顛倒的地方,都要調換,讓文章順暢起來。凡是觀點錯誤、選材不當、描寫平庸、語句不通的地方都要推倒重來,不可固守于已有的文字不舍得改變。
除了教師自己修改之外,還可以采取互改、取長補短的方式。可以把全班的同學分成若干習作小組,每組安排六至八名同學,其中必須包括寫作基礎好、中、差三種類型的學生。活動時,先自己創作文章,然后在組內朗讀,并向組員介紹自己作文的寫作意圖和思路,然后由每位組員發表看法,各自提出修改建議,最后經討論定出修改方案。這樣,每個學生會暴露出與眾不同的特殊問題,在同學幫助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針對性地修改,自然會提高作文質量。最后,把每組的優秀作文進行比較、評優,組員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凝聚力也增強了,不單提高寫作水平,還是一次不錯的思想教育。
三、小結
學生互改并不是散漫式的,教師在學生互改之前應進行整體的指導,否則,學生毫無方向,這種互改的形式只會徒有花哨的、光鮮的外表,浪費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作者:鄭志芳 單位:九江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