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土個性
(一)本土文化的獨特屬性是空間個性表現的重要內容
因時代的變遷帶來的本土文化內容的不斷擴充,從縱向角度觀察,其文化實質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空間設計只有扎根在固有風土和文化相關土地上的環境藝術,才能夠成為承載人們日常生活的容器。橫向來看,一脈相承的本土個性總會包含多種特質,具備不同氣質屬性的個體間可以通過多種媒介進行對話。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對話、東西交匯的例子很多。
(二)外來文化表現出來的強有力的滲透性
上海石庫門建筑形態成為當時結合的產物。然而時間的推移改變了人們以往固有的審美觀念。現今,更多的溢美之詞拿來褒揚石庫門這個混血兒,諸如“老上海的建筑衣缽”等。對本土個性而言,作為移民城市的上海,其個性化的本土資本并不十分飽滿,所以更深層的挖掘我們可以發現,美譽石庫門的起點可能還是要回到中式中軸對稱的圍合式建筑靈魂上來,那些外來文化浸入的痕跡多數停留在了建筑表皮和軀殼上。
二、“揚棄”“拿來”
全球語境下,本土環境不可避免的加速破壞,使得空間設計語言呈現出疲態。亞伯對其有著一語中地的見解:“戰后新殖民主義經濟榨取不僅要求新獨立的前殖民地國家繼續為他們輸出自然資源,而且其貪婪的增長同樣需要殖民地人民成為消費者,為著眼于創造出大量的消費西方貨物和產品的社會及心里態度,需要采取進一步的步驟消除本土化,代之以西方生活方式的消費文化”。在此前提下,“拿來主義”變了味道,本土文化的個性特征由“揚棄”地保留變成了一文不值的拋棄,新形式主義的各類環境設計方案很多時候被處理的晦澀難懂,嘩眾取寵的味道盛行著。
三、精神代言
構成中國古典空間元素所表現出的顯而易見的本土個性,具有不可替代性。本土概念在由物質表象層面上升到精神內涵層面的時候,空間設計的實質就已經溯源到了民族性格層面。肯尼斯-弗蘭姆普頓所謂的現代主義,也是建立在要求對本土文化關注的基礎上的。本土文化在生產系統和生產技術上的傳統表現也都是有可能拿來直接作為新時代精神代言者的。
四、結語
包涵時代意義的本土文化個性特征適時地靠向主流,將會建立起“新的本土主義”,我們將以更積極的姿態應對外來文化漫無邊際的傾銷。如果說,本土文化代表的是一種特定空間環境下的特定人群的意識表達,那么,由此人群產生的空間意識觀念將會始終是我們遵循的設計法則。
作者:劉晨澍 單位:東華大學藝術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