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醫學
隨著醫療制度的改革,舉證倒置的實施及法律知識的普及,人們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就醫者對護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手術室護理工作實踐中,引起醫患法律糾紛的因素很多,現就如何避免護理缺陷的產生,提高手術室護士的法律意識做一探討。
1防范手術室護理糾紛的措施
作外,還應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在維護好患者的權力的同時,也要學會用法律自我約束,正確處理手術室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情況,使各種潛在的護理風險能防患于未然。
1.2加強規范培訓,認真填寫手術室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是病案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認真填寫好手術護理記錄單,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全面:手術護理記錄單應祥細填寫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手術日期,手術名稱,手術時間,患者手術前手術后全身皮膚情況,麻醉方式,手術體位,過敏史,巡回與洗手護士的簽名,術中輸血輸液,尿量,標本處理情況等。
②真實:手術護理記錄單應如實填寫。
③字跡清晰,不得涂改。
④不能用縮寫,簡寫。
⑤手術結束后隨病歷保存。
1.3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確保護理安全。
1.3.1加強術中物品的管理。凡進入體腔和深部組織的各項物品在手術前和關閉體腔時,關閉體腔后,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應嚴格遵守手術物品的清點制度,要保證物品數目的準確,手術醫生要認真檢查體腔及傷口,確保體內無異物存留,并在護理記錄單上簽名。手術中途添加敷料器械等,需經兩人清點才能加入并及時記錄。
1.3.2防止病理標本遺失及出現差錯。手術中取下的病理標本應專人送檢,登記齊全,送檢人和收標本人要登記簽名。所有的病理檢查都應有正式報告(包括術中冰凍切片報告),電話通知冰凍結果時,接電話者必需筆錄患者的床號,姓名,送檢標本及報告結果,并與病理科醫生進行復述核對以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1.3.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由于手術室工作的應急性強,工作量大而繁重,每個環節中都必需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接錯患者與弄錯手術部位。手術護士所執行的醫囑常為口頭醫囑,護士接到醫囑執行醫囑前后均要口頭復述,同時做好三查七對。接送患者時護士一定要親自護送,認真與病房護士共同檢查患者的皮膚,交代手術麻醉的經過及注意事項。
1.4醫護人員的語言。手術室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職能部門,是集手術、檢查,治療或搶救于一體的重要場所,在手術中患者常處于麻醉狀態,在患者意識清醒時,醫護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要說與手術無關的話題,更不要拿患者的隱私去議論。否則一旦出現醫療糾紛,患者就會以此做起訴依據。
2體會
通過法制法規及醫改措施的學習,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我科無護理糾紛,差錯,事故發生,提高了護理質量。護士更加注重繼續教育的學習,注重了服務言行和自我保護措施,患者對手術室護士綜合滿意率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