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體育論文
一、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體育游戲是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通過身體運動的方式進行的一種娛樂活動,體育游戲中蘊含著豐富的合作與集體教育內容,活動中通過模仿各種角色學會處理人際關系,遵守社會規范,適應社會生活。特別是在一些集體游戲中,學生需要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些規定性的動作,懂得與人合作的道理,這對養成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都有顯著的作用。
二、體育游戲教學的組織原則
1.針對性原則。體育游戲應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一般來說,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多動,喜歡無約束,紀律性缺乏。針對這些特點,教師在課堂上不太適宜現行的“填鴨式”教學,我們要把書本的知識要求轉變成游戲方式,認真做好課前準備,鉆研教材教法,有計劃、有步驟地精心設計體育課的游戲。
2.體育游戲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體育游戲是為體育課教學服務的,游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都必須與教材有緊密的聯系,就是盡量把教材練習內容以游戲或競賽的形式進行教學。
3.提高游戲的實效性。體育游戲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在操作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隨時選擇與調整游戲。游戲內容安排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游戲的動作、情節、規則和組織方法都要與學生的身體條件、認識能力和心理狀態相適應。如果太簡單的游戲,對于高年級來說就沒有興趣了;太難的游戲,低年級學生也不易理解或難以完成,只有學生感到有興趣的游戲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4.注重游戲的趣味性。趣味性是體育游戲的又一本質特征,具有趣味性內容的體育游戲,學生就會從活動中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滿足體育活動的欲望和需求,使體育教學生動活潑、更有成效。
三、體育游戲教學采用的教學法
1.直觀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就是首先由教師進行示范講解和具體的演示,讓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后,再進行模仿練習,這是體育游戲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2.角色任務法。是組織學生在游戲中擔任一定的角色,促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集體對自己所承擔的角色的期望,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師的表揚。從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確認,讓他們對該運動產生興趣。這樣通過完成游戲的角色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以此來認識自己和自己與群體的關系,逐漸克服以個人為中心的習慣和離開家庭后的孤獨感,形成良好的個性和性格。
3.自由發揮法。現在的學生思維能力活躍,好奇心強。如果我們的游戲教學一直一成不變,沒有任何新意,他們就會失去練習的興趣,鍛煉的效果也就會大打折扣。體育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除自己創新外,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用自己的方法完成體育活動,并及時給予糾正與輔導,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勇于創造,引導他們想了練、練了想、想中練、練中想,反復嘗試體會。
4.小組教學法。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組,給予一定難度的活動。在“小組”教學中,學生除了直接與教師發生聯系外,學生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他們互幫、互練、互學、互評,學生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活動產生興趣。這對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有積極意義。游戲教學是小學重點教材之一,它深受學生喜愛,又有很好的鍛煉價值。我們要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發揮游戲的作用,把游戲教學教好、教活。充分發揮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實踐證明:恰當地運用體育游戲這種“特殊的練習方法”對于完成教學訓練任務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張宏偉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五岔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