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叢書的特點
在我國圖書藝術層面上,其民間傳統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想象當中的表現藝術。但是我國民間傳統藝術之所以要和電影等藝術等大量直觀的藝術表現形式相有所不同,就是在于其是利用語言作為基本的手段進行構建意象,從而表達人的思想感情,進而創造出了各業虛構的人物與情節,這樣就使得人在虛構化的世界之中可以馳騁想象。但是在民間傳統藝術創作的過程之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通過其想象則可以讓生活之中的原型提煉,并利用此當作其藝術的形象,這樣就使得平常的情感上升到了審美的情感當中。其次,其在表現方式之上來看,我國的民間傳統藝術是一種根源于本土的藝術情感。但是“情”則是一切藝術創作的內在的驅使力,這是所有的藝術不可以缺少的精神類主線,這也是當前在貫穿于我國不同藝術創作與思維的全部過程之中的表現型式,而且要滲透于藝術形象當中,并且最終是可以傳達給我國讀者,但是任何的藝術的最高的層次都是要回歸到了情態的一種表現。我國民間傳統藝術就是要在其建立在“情”的感情基礎之上,利用豐富的情感內涵作為主線,利用情感動人,利用情感染人,從而才可以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這樣就使得欣賞者的心靈在其審美情感當中得到陶冶和升華。
二、提升我國民間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封面設計的變現形式
民間傳統藝術系列叢書封面設計可以說承載著我國設計者與作者的思想,這也是是設計者和作者心靈間上的一種全方位溝通。
1.充分利用好我國漢字的整體韻味
我們是可以把書看作是一種虛實相結合的一種統一性整體,而其的外形則是實質性的,但是其內在的文字則是虛無的,而且也是精神的。而這也就決定了我們要在其進行封面的設計之時要根據書籍的這一種文化特性。我們有不同的漢字和字體是可以呈現出各類不同的風格和韻味,而這對于我國的封面設計來講,可以說是相契合的。而要利用字體的不同變化組合真正成為虛實相互結合的一種空間,而是一種極為高級的設計。比如說《赤彤丹朱》這一著名叢書的封面設計工作當中,并沒有太多運用具體的圖像信息,而是用略帶有意味的老版宋書體的文字以一種巧妙的排布成窗形狀,但是字之間的空檔則是可以使用白色襯出一輪新的赤日。
2.傳統紋樣與水墨的意味
我國畫的水墨意味一直是受到世界西方美術的重視,而當前在現代派的很多作品當中,也是要竭盡其所能,利用好其種文字材料,從而尋找這類東方藝術的精髓。但是這種具有明顯的我國傳統文化類印記的藝術方形式對于我國的封面設計的效果的表現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但是水墨是具有直觀和厚重的藝術特點,可以說,這可能在封面當中較好地營造一種文化的氣氛,這與我國文化注重含蓄抽象的哲學思想也是相互吻合的。比如說湖南省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我國書法藝術研究叢書》這就是運用了水墨的流動陰柔感覺,以契合主題。
3.我國風味的傳統色彩——中國紅
“中國紅”可以說早就已經成為了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征,但是在叢書裝幀設計之中,“中國紅”早就被廣泛的應用。比如在前文當中提到的呂敬人《繪圖金蓮傳》,其利用大面積的紅作為底色,而小面積的藍作為襯托其書名,這種紅和藍相互對比,十分突出我國文化的特色,從而形成了鮮明并且韻味十足的色彩表現效果。在2006年“我國最美的書獎”是由王子源設計出的《湘西南木雕》,這類叢書封面深沉的紅色對于我國湖南人來說是有著十分特殊的重要意義的,這個從書所利用的是用的紅色的瓦楞紙,其橫向的包裹了幾面切口涂滿了色彩、而且浸透了紅色的書芯,這類叢書為我國讀者營造出了一個紅色的氣場,使人回味無窮。
三、結語
我們在書籍裝幀設計,特別是在封面設計表現當中,要盡量合理運用現代創意設計方法的學習同時,還一不定期要廣泛吸收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各類精華,這樣使叢書才可以更好的承擔起傳播文化的歷史和社會責任。
作者:張軒銘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