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生物論文
一、結合學生經驗,重視實驗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科目,實驗無疑就是實踐的一個重要方面,重視生物學實驗教學是生物學教學的重中之重。并且初中生對未知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是知識和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看,他們的思維能力達到一定的高度,能根據假設進行推敲、演示、最后得出結論,具備動手做實驗的能力。通過動手實驗,學生不僅加深了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更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積極思考的習慣。比如,七年級的生物教科書上冊內容豐富,并且大部分內容都是與學生生活相關聯的,如果只是講解不重視實驗就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教師要把課堂實驗交給學生,讓學生去自主探究。例如,在講到實驗“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時,我們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在老師引導下,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以與學生生活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進入實驗,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增加了生活常識。
二、寓游戲于教學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游戲也是學生喜歡的一種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性格特點設計游戲,吸引學生,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傳染病”教學中關于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是比較抽象的知識,學生學起來也比較枯燥,我們可以在教學中設計這樣的小游戲,寓游戲于教學。將白紙在石蕊溶液中(或其他酸堿指示劑)浸泡后晾干,做成鼻子形狀的小面具佩戴在一位學生的手背上,并將手背向前舉到和臉的中部齊平的位置。另一位手持盛有白醋噴壺的學生站在這位學生的前面,隨著“阿嚏”一聲,白醋噴灑出去,隨即第一位學生的鼻面具子上有幾點紅色。表明已經感染上了“感冒病毒”。這樣的小游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從這個小游戲中,能明白手拿噴壺的學生是傳染源,噴灑的白醋飛沫是傳播途徑,手拿面具的學生是易感人群。這個游戲也可以讓全班學生參與和體會:班級其他學生手背上也帶上鼻子面具,剛才感染“病菌”的兩位學生拿白醋噴向其他未感染的學生,如果這些學生也受感染,那么他們隨即又將白醋噴向周圍學生,瞬間除了一些躲閃及時的學生以外,其他學生的鼻子面具都有了紅點。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增加學生之間的感情,而且也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了課文上比較抽象的知識。
三、充分利用教學媒體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好動的階段,對于枯燥的知識,不能很好地學習,在課堂上容易走神,我們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而教學媒體具有直觀明了的特點,通過多媒體動畫,視頻等使學生的注意集中到老師身上,教師充分運用教學媒體的優勢,使生物教學生動具體,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模式,使學習成為興趣。我們不妨拿生物學教學中血液循環一章的學習為例,這一章是比較枯燥的,而且相對來說較難記憶和理解,尤其是血液在肺部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這一過程較抽象、難理解,如果我們利用動畫視頻進行教學,學生們理解起來相對簡單一些,而且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們更愿意去聽課學習,提高了課堂效果。做到以上這幾點需要多方面的配合,除了學生的因素外還有教師的因素,教師也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不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適應新教材和新課改的要求,堅持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才能出色地完成教育引導者的角色。
作者:陳月媚 單位:廣東惠州市博羅縣柏塘鎮柏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