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人教育論文
一、優化教學方法
通過預習,讓學生對需要講的內容有大致了解,帶著問題來上課,這樣加深了成教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我們在教學中將多種教學法結合起來使用,如將點面結合法、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和互動教學法靈活穿插并用,做到重點、難點講清講透,讓學生學得明明白白。根據學生的學習要求,我們著重將基礎知識與臨床緊密結合,聯系臨床和生活實際中的病例,將枯燥的知識點變成容易掌握的案例。如講到闌尾根部體表投影時,聯系闌尾炎的病例診斷等。講解口腔時,讓學生帶鏡子,觀察自己口腔中的牙和舌,以便于理解,其效果十分明顯。
我們體會到,教學中應注意及時進行教學雙方互動,通常學生遇到較難理解的地方會自然皺眉或者面無表情,這時教師應放慢講課速度,并用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進行重復,及時詢問學生是否理解,這種情況通常在較難理解的神經系統中出現。如學生對老師講述的內容能及時反饋,頻頻點頭,聚精會神,說明所授的內容學生已經領會,可以繼續下面的內容。
二、改進教學手法
解剖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主要講述各個器官的形態、結構和位置。課本、課件以及掛圖展示給學生的都是二維的平面圖像,需要學生通過二維的水平面、矢狀面和冠狀面的圖像構想各個器官的三維立體形態,這就需要很好的空間想象能力。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采用人造教學標本展現器官的立體形態來提高教學效果。由于掛圖和標本有其局限性,所展示的只是某一有限的靜態結構,為了展現三維動態的立體效果,我們充分利用集成的動畫軟件來制作課件,例如在講述運動系統時,我們就用動畫課件將骨通過骨連接后附著骨骼肌,進而展示軀干、四肢和頭頸部的運動產生,使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了運動系統骨、骨連接和骨骼肌的相互位置關系,并了解了運動產生的來龍去脈。
此外,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現動態的三維結構,如講解食管時,我們利用醫學食道鏡視頻展示食管插管的過程和食管的內部結構,使學生能夠很清楚地看清食管狹窄的情況,了解食管插管的臨床應用。生動的視頻和動態的課件直觀地反映了教學內容,不僅學生樂于接受,還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在課后,我們充分利用Blackboard平臺,將課件和參考資料,以及網絡上多種資源庫與學生們共享,使他們在課后能夠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進行自學和復習。
同時利用平臺進行在線和離線的答疑和交流,使得學生能在課下和教師進行大量接觸,以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我們還充分利用活體標本,并引進塑化標本,每節課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觀察標本,辨認標本的位置和毗鄰關系以及結構特點,讓其在觀摩中思考,加深記憶。
三、加強管理,完善考核體系
針對成教學生面授時間短、教學進度快、授課內容多,且社會交往多、家務瑣事多、請假天數多等特點,我們采用“二二六制”的考核方式,即考勤占總成績的20%,平時作業占總成績的20%,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這樣做一方面提高了出勤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生的作業情況了解其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此外,我們還讓學生在作業中提出問題,老師在批改作業的同時回答學生的問題,以促進師生課下交流。總之,對于解剖學來說,成教學生的教學應注重零亂的知識條理化、堆積的名詞趣味化、繁雜的內容概括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系統之間邏輯化、新舊知識網絡化、重點難點重復化、作業考試結合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成教學生的教學質量,達到成教學生的培養目的。
作者:和欣 孫紅梅 王媛媛 韓琳 張忠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解剖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