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的基本方式及存在的問題
對于非藝術類的學生,他們本身缺乏藝術涵養(yǎng),教師考慮到要讓這類學生更容易接受藝術,因此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課程變得簡單易懂,便于學生理解。在對藝術作品進行賞析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將藝術的價值更換為一種淺顯易懂的說法,使之更加貼服于普通學生的心理,與之產(chǎn)生共鳴。藝術有其本身巨大的價值,這些價值的內(nèi)涵和思想原本就不容易被普通大眾所知,每個人對同一件藝術品的感知都有所不同。在欣賞藝術品的時候,必須帶著對藝術的感情和知識還有藝術背后隱藏的歷史意義進行鑒賞,只有如此,才能體味出藝術作品中不同于其他的別樣內(nèi)涵。只有真正掌握了這種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達到洗滌心靈,凈化靈魂的作用。但是據(jù)現(xiàn)實調(diào)查數(shù)據(jù)所知,大專院校的學生其中有80%的人是沒有基礎藝術常識的,老師通過課堂傳授的藝術知識由于太過籠統(tǒng)和復雜,大多數(shù)沒有基礎的學生是難以理解的。而如果老師為了學生降低藝術課堂知識的傳授標準,那么就無法實現(xiàn)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擁有高綜合素質學生的目標。
2、大專院校藝術鑒賞課改進措施
要想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綜合素質學生的目標,就必須對大專院校藝術類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只有改變原有的教育方法,創(chuàng)造出一種全新的,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教學措施,才能真生為大專學生提升藝術鑒賞能力,從而提高藝術涵養(yǎng)。
2.1改革教學理念
隨著藝術教育類的課程逐漸在高校中普及,很多學校領導都明白了高校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學校也開設了諸如藝術教研室和藝術教研中心的研究小組。而教學觀念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學校這門課程開設的成功與否,現(xiàn)在大專學校的藝術教育課程最主要的一個缺陷就是教學理念完全脫離現(xiàn)實。因此要想藝術教育的教學走上軌道,就必須要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教育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定位,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建立一個健全的管理制度。
2.2豐富教學內(nèi)容
現(xiàn)在許多教師在教授藝術的時候都會進入誤區(qū),因為歐洲藝術啟蒙較早,因此很多時候老師在進行藝術作品賞析的時候大多會選擇歐美的作品。但是顯然的,這種做法是狹隘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種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魅力,這些魅力都有人們?nèi)ヌ剿骱脱芯康膬r值。在去除歐洲關注其他地域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其他地方比如中國的藝術也有值得研究的藝術價值存在。只有發(fā)展多元化的藝術,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讓學生可以充分接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產(chǎn),在接受多種藝術文化的時候,學生也不會因為藝術的難以理解為感到枯燥。當然吸引學生的興趣是藝術教育課堂的其中一個目的,而引領學生學習本國的藝術作品,加深對本國文化內(nèi)涵的了解,有助于學生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而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在進行藝術鑒賞的同時,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又提升了學生的藝術追求和民族自信心,只有產(chǎn)生這種民族信心,才能讓學生真正的熱愛藝術教育這門課程,真正的開始步入藝術教育的殿堂。
2.3優(yōu)化教學方式
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中,大都采用的是先利用多媒體帶領學生進行藝術欣賞,隨后在學生對藝術作品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來時再將藝術作品背后的知識常識等分享出來,這種完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完全不能提升學生的藝術涵養(yǎng),反而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惡感。在課堂上來時必須讓學生也參與藝術的價值討論,讓學生參與到教和學的過程中來,而不是一味扮演學習的角色。因為藝術的鑒賞并非一個人的觀點,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見解,老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這種觀點的抒發(fā),才能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學生藝術教育的能力才能因此得到提高。
3、結束語
藝術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開發(fā)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但是一定要注意教學的方式方法,拋卻以教師為主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主人公意識,參與到藝術欣賞的討論來,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初衷。
作者:賈鑫 單位:潞安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