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機械設計論文
一、課程體系設置和日本的教學經驗
1.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課程體系設置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一般分為兩大部分——理論教學和動手實踐。理論教學中,學生必修的課程有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如數學、物理的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等)、專業必修課(如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設備等)、專業選修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由學生自由選修專業領域內課程如機械工程計算機)。在實踐教學方面,這部分課程體現在實驗、設計和畢業設計三個模塊,課程實驗而言,實踐性、操作性較弱,難以真正達到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效果。盡管三大部分在教學中所占的時間不少,但實效不強,實驗課和畢業設計往往是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按部就班完成任務,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2.日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學經驗
以日本鹿兒島大學為例,其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計劃分為同時教育、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三大部分。就專業教育課程而言,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包括必修、。專業選修A類和專業選修B類,前者大部分是機械工程類別,后者為工程學類別。學生修滿學分方可畢業。與我國不同,日本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設置十分明確,實用性強。學校高度重視專業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支持,學校幫助學生完成大量的實踐課程并提供實習資源,在幫助、鍛煉學生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課程設置的改進
通過分析現狀和學習別國經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提高對實踐性教育的改革。保證通識教育完成的前提下,減少公共課程、專業必修課程,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專業選修課程。重點培育實驗性教育,建立設備良好的綜合性實驗室,學以致用,將實踐能力作為考核學生的重要指標,強化實踐意識。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將原來較為籠統的實踐性教學進行改進,充實教學系統。首先,在課程實驗階段,提高實驗測試在課程教育中的比重,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其次,進行實習培訓。校方盡量提供資源,鼓勵學生進行實習,建立企業溝通平臺和實習聯盟,促進人才的培訓和輸出。再次,增加畢業設計教學課程,既鞏固既有知識,又針對性對學生的畢業設計進行指導,提早確定選題、工作、研究方式和計劃。
2.調整課程設置,以機械零件、工藝為主,擴大專業方向平臺。教師下達任務,學生可從機械傳動裝置領域進行題目設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設計許多知識領域,學校可開設專業方向的選修課,擴大學生專業方向課程的選擇范圍。促進學生在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領域能積累更多的理論知識,并尋找興趣點進行深度研究。例如:計算機、成形加工技術、機電等領域都可開設專業方向課程。
三、總結
總而言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課程設置要符合適用性和人才輸出性,根據專業自身和資源條件,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實踐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根據專業調整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歷年,培養有知識、有素質、有能力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人才。
作者:姚征 單位:鄭州華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