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成本管理論文
一、失誤成本原因分析
1.協作配合不緊湊造成失誤
鉆井工程涵蓋了鉆前準備及驗收、鉆井施工作業等十幾項工作程序和多家服務保障單位,其生產過程始終是一個環環相扣的受控流程,生產成本每天數以萬計。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員工之間、部門之間及協作單位之間必須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每項工作前、工作中、工作結束后都要進行必要的溝通,只有做到有效而充分的溝通,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從而更加穩妥地完成各項施工任務。如果后勤服務保障單位跟蹤鉆井生產信息不及時、服務不主動,各項準備工作滯后于生產現場進度,服務保障不及時,就會導致一線生產銜接不流暢,輕則造成上萬的日費損失,重則導致井下因停等過長出現事故。
2.生產流程管控不精細造成工作失誤
鉆井生產更需要量化標準、規范流程、明確責任。如果隊伍內部管理粗放,生產流程管控不精細,崗位工作安排不合理,關鍵環節無人盯守,工作效率和標準不高,隱患苗頭不能及時發現,就極易造成工作失誤。運用精細化的思想和工具,深度剖析這些問題,根本原因是員工的執行力不夠,客觀上缺乏相關制度的激勵和約束。找準了問題與癥結所在,失誤成本管理方法就成為彌補精細化管理缺項的切入點。
二、失誤成本管理的內容
1.建立組織管理機構
國際鉆井公司建立了主管領導全過程參與、相關職能部門精干人員具體落實的失誤成本管理委員會和管理辦公室兩級管理機構。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每季度召開失誤成本分析會,劃分責任單位所承擔的失誤成本份額,確保失誤成本的認定公平、公正。管理辦公室主要負責日常收集、匯總機關部門和基層單位失誤成本信息,現場調查取證,驗證確認失誤事項,合理計算失誤成本,并將認定結果反饋公示,雙方無異議后最終計入責任單位績效考核。
2.堅持四項管理原則
一是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即業務主管部門和單位,負責主管業務服務過程的全程監管。二是堅持“誰服務誰保障”的原則。即提供服務或產品的單位必須保證質量,如發生質量問題由服務或產品提供方負責。三是堅持“誰受損誰舉證”的原則。即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任意一方因工作失誤造成對方成本增加,受損單位可向失誤成本管理辦公室舉證。四是堅持“誰失誤誰買單”的原則。即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任何一方出現工作失誤,失誤方須承擔對方和自身損失及恢復正常生產所發生的全部費用。
3.確立八項管理內容
將失誤成本管理內容細化為八大項:即生產組織安排、鉆前施工準備、鉆井設備維修、鉆具井控保障、物資材料供應、鉆井三大質量、特殊施工配合、應急協調管理。重新修訂了內部相關管理制度,調整了內部服務價格,細化了工作流程,進一步明確了各方主管內容和責任,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嚴格五步操作流程
失誤成本發生后,按照“五步操作流程”進行責任追究。第一步由受損單位填報失誤成本申報表,向管理辦公室舉證申報。第二步由失誤成本管理辦公室組織財務、企管等相關部門對失誤情況進行驗證,經核實后立案取證。第三步按照失誤成本計算方法進行統計核算,確認失誤金額。第四步由管理委員會對責任主體及失誤分類明細進行認證,裁定相關方承擔的責任和金額。第五步將相關方所承擔的失誤金額納入績效考核。若出現有異議的項目,由管理委員會組織相關方召開聽證會進行最終裁定。
5.建立“三三”考核模式
一是制定失誤成本的三種計算方法。即施工類失誤成本=鉆機日費標準(元/天)×失誤時間(天)+其他直接費用(含鉆頭、鉆井液、鉆具攤銷及其他直接費用等)+專項作業成本;服務類失誤成本=人工成本(元/小時)×提供服務人數×服務時間(小時)+材料費+車輛費用+鉆機日費(元/天)×失誤時間(天);產品類失誤成本=產品價值+鉆機日費×失誤時間(天),有效地將日費損失、材料損失、人工損失等進行量化,確保失誤成本責任追究精細準確。
二是確定失誤成本的三種考核方式。公司機關職能部門發生失誤成本,每發生一次扣減三基工作季度綜合考核分;后勤單位發生的失誤成本,其損失全部計入責任單位變動費用;鉆井隊失誤成本直接計入口井六項可控費用,根據扣除后的六項費用進行單井考核兌現。
作者:張玉祥 楊官杰 許建忠 單位: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國際鉆井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