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學論文
1進行情境設置,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自然災害與防治”這一課題所使用的教材和一般的教材相比較,具有明顯的教學優越性。首先是在每一個章節的起始部位就加入了圖片和課外資料等元素,為教學內容的進行創造出了引發思考的情境,學生在一開始就能夠通過圖片融入其中,再通過附加資料的引導深入,對于教學內容就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夠帶著問題進行知識的進一步探究。
這一課題所使用的圖片能夠真實地展現各個時代的自然災害及其影響,比方說,1976年間唐山發生的特大地震災害,1991年間江淮地區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20的年間歐洲發生的熱浪災害以及2004年間塞內加爾發生的特大蝗災。通過圖片呈現出來的實際狀況,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這些自然災害帶來的慘重結果,使得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形成強烈的保護大自然和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通過知識窗口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結構完善化
在課堂教材的設計當中,通過知識窗口的個性化設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知識窗口的設計一般包括生動形象的語言陳述以及美麗靈動的圖片素材,能夠更加全方位地展示出課本內容,為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領悟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對于“自然災害與防治”這一課題來講,知識窗口的使用主要體現為三種形式:僅僅使用文字,圖片和文字的完美搭配以及表格和文字的完美搭配。
這一課題的具體設計當中使用了6個單純文字敘述的知識窗口,使用了28個圖片和文字完美搭配的知識窗口,使用了5個表格和文字完美搭配的知識窗口。知識窗口最主要的展現形式還是圖片和文字的完美搭配,這是最能顯示出地理知識的豐富性和廣泛性的方式,教師通過知識窗口的使用能夠設置出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的成效。
3通過單元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提升其地理技能
這個版塊的設計是針對社會的需求以及個人的愛好進行的,屬于非常獨特的設計版塊,一般都設置在章節末尾,包含的內容有:防震的預演細節,對于區域性災害的調查方法,對于預防和減少災害的活動的推行以及對于災害發生規律的深入探索。這個板塊的設計需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課內外的實踐探索,其所要求的活動性對于學生的技能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單元活動的核心思想就是讓學生將自己的所學用到生活實際當中,提升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成為教材設計的主體內容之一,為增強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奠定了基礎。
4總結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地理教學來說,活動性質的課文是敘述性課文的升華,對于知識的傳播與接收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使得教材內容的編制和安排更加地合理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轉變。在教學方式方面,活動性質的課文改善了教學的模式,為高中地理的教學產生巨大的推動和改善作用,最終能夠大大強化教學的成效。
作者:楊發志 單位:江蘇省灑陽致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