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方法
以鮑秀蘭編著《新生兒行為與。一3歲潛能開發指南》為指導開展早期教育,每日對兒童規范訓練。2月齡鍛煉俯臥、踢腿;3月齡兒童鍛煉抬頭和轉動頭部、以手支撐上身,抓握物體及玩弄;4月齡胎兒可對其講簡單話語、微笑、叫其名字;5月齡兒童鍛煉靠坐,抓住物體并放人口中;7月齡鍛煉手支撐胸腹原地轉動,兩手交換物體;8月齡鍛煉獨坐與左右轉身、上肢向前爬;10月齡攙扶行走,拇指與食指取物;H月齡短暫獨立;12月齡時,強化語言加手勢交流和表達,讓兒童接觸不同聲音、手膝合用爬行;1歲半鍛煉爬上樓梯,鍛煉說詞組和組句;2歲以上兒童在安全環境中接觸軟、硬、冷、熱物體,看清晰、色彩豐富的圖案,;3歲兒童鍛煉上、下的認知,鼓勵表達情緒、思想、提出問題。
l.2評價標準
以WHO兒童早期生長發育標準作為本次研究兩組兒童至36個月時生長發育評價的參照。生長情況主要通過身高、體質量指標分析(WH036個月男童身高、體質量標準分別為%.5。m、14.7kg,女童分別為95.6cm、13.gkg)。發育情況則包括感知覺(味覺與嗅覺靈敏、可感知色彩及短時間注視、聽感知可區別“。”與“er”的發音、皮膚感覺軟硬冷熱、知覺方面可辨認上與下,即視為感知覺發育良好)、運動(可單腳跳躍、雙腳交替下樓梯、可疊9塊方木并在幫助下穿衣服,即視為運動發育良好)、語言(聽懂并說出簡單、符合完整句、可提問題,即視為語言發育良好)、心理活動(可小范圍集中注意、可再認數月前的事情、有基本直覺行動及具體形象思維、有完整情緒表達、可適應陌生人出現,即視為心理活動發展良好)4個方面。
l.3數據處理
本次數據采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數資料的對比應用卡方檢驗,而計量資料的對比應用臉驗,尸<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生長情況
研究組男童、女童身高、體質量均良好,男童36個月時身高體質量分別為(9〕4士H.勸cm、(巧.1士4.6)kg,女童同時段身高、體質量分別為(95名士8.4)cm、(14.1士5.9)kg,男童、女童身高、體質量均優于對照組滬<0.05)。
2.2運動、語言等發育情況
研究組感知覺、運動、語言、心理活動發育及發展良好率均>95%,且各項指標良好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滬<0.05)。
3討論
月齡6個月以下兒童需母乳喂養,必要情況下少量添加輔食;6月齡以上母乳營養成分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需求,需頻繁根據兒童生長發育情況調整輔食添加類型及添加量,尤其注意添加鐵質以預防貧血;添加輔食后6個月即月齡12月之后考慮斷乳。6一8月齡的兒童輔食能量應為830kJ左右,9一10月齡兒童輔食總能量應為1880kJ,12一23月兒童輔食能量應為3347kJ。6一8月齡每日輔食喂養2一3次,9月以上齡兒童輔食每日喂養次數為3一4次。身體不適兒童治療期間應增加母乳攝人量,予以可口、松軟輔食。部分兒童在12個月之后還嚴重依賴母乳,甚至夜晚多次食母乳、嚴重影響母親睡眠質量,但家長不可因為兒童嚴重依賴母乳而強行斷乳,對于依賴母乳且不愿吃輔食的兒童,斷乳難度大、體質量偏低、營養不良發生率高,專家提示在12一18月齡期間斷乳最為合適。
生長發育時期應當注重促進大腦生長發育及中樞神經的生長發育,此階段的大腦及中樞神經有很大的可塑空間,及早的、規范的早期教育與環境引導可促進兒童腦部功能與結構正常發育,為生理、生化方面打下基礎。本次研究對不同生長階段的兒童開展了全面的感知覺、運動、語言及心理活動早期教育,感知覺方面開展了味覺與嗅覺鍛煉、色彩分辨、注視物體、分辨不同發音、皮膚感覺軟硬冷熱、知覺方面的訓練,運動方面鍛煉了俯臥、抬頭、坐、站、走、跑、調等大運動及抓、握、交換、寫畫、撕紙、釋放等精細運動,語言方面鍛煉了模仿、聽、理解、詞及短句的說、思想表達等方面,心理活動鍛煉了注意力、記憶力、情緒表達與交流、環境適應、人物接觸等方面。本次研究力求通過規范的營養支持、生活管理、感知覺、運動、語言及心理活動早期教育促進兒童早期身體及心理全面發展,綜合效果顯著。
作者:梁寶嫦 陸麗嫦 單位:廣東省江門市人民醫院兒科 廣東省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