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物聯網技術下提升倉儲管理水平的可行性分析
1.提高盤庫效率和準確率是倉儲單位不變的發展方向
傳統的人工查找已經滿足不了發展需要,條碼盤庫雖然能提高一定效率,但在應用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弊端,如掃描距離短、實物查詢困難、儲存信息少、不能阻隔等問題都影響在庫管理的效率。用RFID技術結合條碼技術可解決以上問題,彌補條碼缺陷給倉儲管理帶來的影響。
2.簡化人工操作作業,提高效率
傳統倉儲管理都是單向人找物,既增加了人工操作失誤的幾率,也浪費時間。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使倉儲管理變成物找人,簡化人員操作,提高效率和準確度。
3.數據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傳遞
倉儲管理可生成多種數據,各類數據生成分布不同地點,甚至延伸到倉庫以外地區,及時的把各類信息收集、匯總、傳遞是提高物流速度的關鍵。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及時的采集、傳遞物品信息,幫助倉儲管理人員進行決策。倉儲管理水平代表了一個社會生產總體的管理水平,是維系企業發展和高效運作的后勤保障。在倉儲管理中使用物聯網技術是企業保證持續生產、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二、物聯網技術下物流管理方法
(一)硬件設施裝備在物流過程中的使用
1.將類似自然屬性商品按出庫時間、收貨人或配送線路等方法分類,并整合裝載RFID標簽,記載商品的信息,如商品名稱、重量、到貨地點、收貨人及收貨時間等所有物流信息。
2.出入庫門口、貨架、傳送帶、叉車等搬運工具上裝載閱讀器,用來讀取信息,并傳送至倉庫電腦。
3.倉儲管理人員帶有手持式閱讀器,可隨時讀取貨物信息,閱讀器與倉庫電腦通過WIFI鏈接,及時上傳信息。
4.每個倉庫計算機通過Intranet鏈接在物流配送中心,每個倉庫均可提供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供配送中心統一調配。
(二)面向物聯網的物流管理技術
1.商品入庫使用方法
在入庫時,通過在庫口的閱讀器讀取商品上RFID標簽的信息,并由盤點人員的手持式閱讀器做二次確認,再將信息同商品入庫單對照,確認無誤后登記入庫。登記的包括商品的出廠日期、入庫日期、自然屬性及商品所有權等必要信息,并將入庫信息傳至倉庫電腦,然后按照商品的自然屬性、商品所有權或收貨地點等方式做入庫分貨架。商品在上貨架搬運過程中,傳送帶和叉車等搬運工具閱讀器可讀取商品RFID標簽信息,并記錄搬運時間和搬運工具上傳電腦,使商品存儲過程具有可追溯性。商品上貨架,由貨架的閱讀器讀取商品信息,確認商品信息和貨架的關聯信息無誤后,完成入庫過程。在入庫過程中任何地點出現失誤,均可及時調整商品的搬運線路和貨架位置,提高效率避免損失。
2.倉庫盤點
先通過RFID移動終端下載倉庫盤點數據,包括商品數量、應擺放地點及擬出庫時間等數據,并按照一定順序逐一盤點。具體方法如按照擺放地點盤點,管理員手持式RFID移動終端依次對所有貨架掃描,讀取每個貨架上商品的信息,并將盤點數據傳輸到數據庫中,從而使得物流中心獲得每次庫存的盤點盈虧數據。如出現商品錯位或數量差錯時,RFID移動終端直接提示管理員,管理員可從入庫記錄和每次運輸記錄中查找商品信息,獲取商品去向。除查找失誤外,管理員也可對商品進行管理,對臨近出庫時間的商品向物流中心發出提醒,使物流中心可以提前做統一調配車輛線路。
3.商品移庫
商品庫內移動時,管理員可用叉車RFID移動車載終端通過WIFI從倉儲系統中獲取移庫任務單。管理員先通過手持式RFID移動終端查找商品,再由叉車讀取托盤RFID標簽,確認托盤是否是將移庫的目標,如異常將報警。無誤后將托盤移至正確位置,完成后由新貨架位置RFID閱讀器讀取物品及托盤信息,并將生成信息傳至倉庫數據庫,移庫完成。
4.商品出庫配送
管理員通過手持式RFID移動終端讀取商品信息,對照出庫單核對出庫數量、品種、收貨人等信息,核對無誤后生成出庫信息,并將出庫信息傳至倉儲管理系統中。出庫數據完成后將系統的在庫帳目與倉庫實際情況對應,以確認在庫商品準確無誤。最后物流管理系統按照商品收貨地點生成配送線路,并將類似自然屬性的商品按照優化的線路配送車輛,可減少運輸費用和在途時間。
5.商品查詢
管理員可隨機查找商品,在倉庫管理系統中查找商品信息及具體位置。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手持式RFID移動終端查看商品實物,可在不開箱和移動物品位置的情況下識別箱內商品的各種信息,使物品傳遞信息智能化。通過物聯網技術解決了傳統倉儲管理的物流信息采集不便、信息傳遞慢、處理效率低等問題,同時在出入庫、查詢、盤點、移庫、揀貨、監控等諸多方面也顯示出快速、準確、高效及自動化等優點。
三、結語
我國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仍然較低,物流設施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技術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現代化社會生產供應鏈需要高效的物流管理。倉儲管理是物流中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物聯網提高倉儲管理也就提高了整條供應鏈的效率,并使倉儲與上下游企業、物流管理者、運輸工具之間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實現倉儲信息共享,并通過信息網絡控制物流,對倉儲信息進行收集、傳遞、存儲、分析和交換,提高倉庫利用率,保持高效率的吞吐能力、保持企業的存貨控制,從而提高了社會生產的供應鏈效率。實現智能物流也標志著物流管理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通過物聯網技術和物流管理技術使原有的物流單向管理轉變成人物之間信息交互,物流智能化必將成為我國物流未來發展的方向。
作者:石瑋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軟件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篇
一、物聯網在物流倉儲管理體系應用現狀
從物聯網的本質上看,其表現在三個方面:互聯網特征、識別與通信特征及智能化特征。上述三大特征共同決定了物聯網的高效性。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其將為推進智慧物流革命發揮重大積極影響,進一步拓展物流倉儲管理體系發展空間。這些年來,很多知名的物流公司都已經意識到物聯網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先進性和科技含量,進而他們開始嘗試借助物聯網來發展物流產業,進而促進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
物聯網是一種科技含量較高的網絡,以信息基礎為基礎,具備整合感知和傳輸互聯的功能,此外還能快速的處理信息等。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物聯網將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將物聯網引入物流產業也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尤其是運用在倉儲管理體系中,不僅能夠極大提升物聯網的工作效率,還能帶動物流產業提前進入發展的高峰期。反過來,這也促進了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與物流產業的結合將極大地促進社會的發展,實現信息共享的最大化,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用戶借助網絡體系查詢產品的信息,也降低了物流倉儲管理的壓力和負擔,同時節省了用戶的查詢時間,實現了真正的人性化服務。
二、物聯網在倉儲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1.物聯網在出庫管理與入庫管理中的運用
無人搬運車和智能機器成功引入倉儲物聯網。在傳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推動下,無人搬運車逐漸趨于智能化,實現智能化的無人搬運車稱之為智能搬運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智能搬運車正日益成為物流倉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智慧物流終端的一部分,構成了新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使物流倉儲管理實現了網絡化,智能化的操作,并實現共同的智慧物流。從這個角度看,智能網絡和技術背景的另一種網絡技術,智能搬運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以促進物流業的發展將起到顯著影響。
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按貨物存儲倉庫管理員的清單進行發送,貨物將傳遞給倉管員。倉庫操作員則根據從RFID設備,或手動輸入,設置為國家商品數據,貨物信息將出現在倉庫的物流倉儲管理系統中,存儲操作完成后,生成存儲產品的數據表,產品數據記錄產品存儲名稱,型號,生產日期,儲存時間,多余的存儲空間,質量狀況,倉儲經理和代碼庫的數量等問題的信息。信息收集是指一個管理數據庫的倉庫管理員在系統中輸入產品型號,名稱和數量,系統自動顯示當前的庫存情況。
基于這些產品的保稅倉庫操作員信息,店長核查后取出,完成庫的操作。商品空間完成的車輛(如叉車)收集運輸物資到某些貨物倉儲,由工作人員完成存儲檢查,然后將當前位置信息存儲系統的訪問信息確定后通常會由倉庫管理進行最終確定。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輕松,迅速,準確,不間斷的自動與它的技術部署的信息系統輸入貨物的當前存儲位置。射頻識別技術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所定義的存儲空間,并且存儲空間時,存儲配備電子標簽,以確定貨物的存儲,通過該信道在讀取器的嘴倉儲,相關的信息可以被自動插入到系統貨物倉庫物流管理。目前的存儲系統記錄信息,并檢查它是否被允許通過的信息保存和存儲庫存信息,如果發生錯誤生產信息將由解決員工來完成。
2.物聯網技術在庫存管理中的應用
庫存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實現庫存的轉移,它主要是用來改變物品的位置和數量。通過股權轉讓功能的實現這一庫存管理系統,從這個國家的庫存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或多個國家的能力合并成一個國家,透過股份,不僅有利于轉移的實施以確保貨物的排放量科學,合理性,也保護了貨物運輸的安全存儲。目前,我們大部分的物流業已經成功地推出了事情的定位技術,物品的儲存,找到的對象和貨物流條件下的放電狀態跟蹤,并進行必要的調整,以他們的行動,并在在正確的時間實時評分,以確保材料的變化和信息管理系統的材料存儲位置的變化的可持續性。
以發布的智能系統為基礎的物流卡車收到指令后,結合庫外流動信息點的具體情況,將該庫轉移實現物流倉儲安排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安全性。倉庫將保留重要場所的貨物,存儲環境直接影響貨物的數量和質量,從而決定是否滿足客戶的要求。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主要是指基于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系統。物聯網有三個顯著的特點:設備設施普通化,服務終端互聯自主化和智能化。物聯網的這三樣特征一起決定著物聯網已經具備了測量功能和獲取可靠信息的功能,因此物聯網對庫存管理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作者:譚筱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錦海捷亞船務有限公司
第三篇
一、RFID數據讀取終端設計
1.RFID數據讀取終端硬件設計
數據讀取終端實現標簽信息的采集、處理與傳輸,主要包括MCU主控制器、ZigBee無線傳輸通信模塊、RFID讀寫模塊、液晶顯示及鍵盤輸入模塊等功能模塊。
(1)MCU主控制器模塊采用意法半導體(ST)公司的STM32F103RB芯片,該芯片是基于ARMCor-tex-M3內核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32位處理器,時鐘頻率達到72MHz,信號處理最高可達1.25DMips/MHz,能實現較高復雜度的運算要求。內嵌128KBFLASH程序存儲器,具有豐富且靈活的外設,包括UART、SPI等串行接口,具有出眾的性能。
(2)ZigBee無線傳輸通信模塊實現與貨物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通信與傳輸。ZigBee是一種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離無線組網技術。在工業控制、家庭智能化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絡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前景。該技術采用IEEE802.15.4標準作為物理層(PHY)和媒體訪問控制子層(MAC)標準,傳輸范圍一般在10~100m之間。但在增加射頻發射功率之后,傳輸范圍也可增加到1~3km。倉庫中有較多的讀寫器,ZigBee將它們連接成為一個網絡,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貨物信息管理系統,從而實現對庫存作業中到貨檢查、入庫、出庫、庫存盤點等各個環節的數據自動數據采集與更新,保證了庫存作業各個環節數據錄入的速度和正確性,又確保能夠做出正確的庫存控制和決策。
(3)RFID讀寫模塊采用RMU900UHFRFID。模塊工作在低電壓+3.3V,工作頻率為915MHz或925MHz,支持EPCC1GEN2/ISO18000-6C協議,最大輸出功率為27dBm。提供UART、WIEGAND接口,方便與STM32F103RB進行通信,完成貨物信息采集。天線部分,采用陶瓷天線,由濾波器和諧振電路組成。利用STM32F103RB自帶的UART來完成對UHFRMU900的操作。
(4)TFT液晶屏具有高分辨率、對比度高、層次感強、色彩鮮明等特點,而且尺寸輕薄,功耗較低,使其被廣泛應用于各類便攜式的嵌入式設備中。本文采用觸摸型DST2001PH完成對貨物信息的LCD液晶顯示。該TFTLCD屏26萬色,采用與IL9320兼容的XPT2046控制器,擁有16位的80并口,方便與MCU通信。
2.RFID數據讀取終端軟件設計
數據讀取終端采用uC/OS-II實時操作系統進行多任務管理。uC/OS-II具有執行效率高、占用空間小、實時性能好和可擴展性強等優點,整個軟件設計分為3個部分,分別為:硬件驅動層,系統層和應用層。定時器為系統提供時鐘節拍,系統通過任務調度調用相關應用程序。由于uC/OS-II并沒有管理除中斷外其他的硬件,因此,大部分的硬件相關事件的處理由應用層直接管理。系統在初始化之后,對多個任務進行管理,包括按鍵的檢測與處理、電子標簽的識別、以及標簽數據的發送等。
二、貨物信息管理系統設計
貨物信息管理系統基于模塊化分類設計,對每個業務流程各環節高效處理,包括出庫管理、入庫管理、庫存盤點等。系統設計分為3層結構。在底層借助RFID數據讀取終端實現SQL數據庫中貨物信息的存儲;在數據訪問接口層中,結合ADO編程實現數據訪問鏈接;在應用層中,借助開發工具實現本地信息系統和網絡客戶端系統的構建。
(1)SQL數據庫具有強大的查詢訪問功能、高吞吐量和穩定的數據訪問功能。根據系統3層結構的設計方案,在SQL2000平臺上分別建立了2個數據庫用來存儲和管理來自數據讀取終端的物資信息。
(2)在數據訪問層接口中,本地信息系統數據接口采用Microsoft的數據訪問ADO技術。ADO通過其內部屬性和方法提供統一的數據訪問接口和應用程序層接口(API)。其中,OLEDB接口是一套部件對象模型(COM)接口,它也是一種底層數據訪問界面的接口,接口支持大量可應用于數據源的DBMS功能,它提供了對各種數據庫高效率的訪問,使數據源能夠共享數據。ASP數據接口也采用ADO編程的連接方式訪問數據庫。其核心對象是Connection、Recordset和Command。通過ADO編程,用戶只需要編寫簡單的腳本就能夠使網頁連接上與ODBC兼容的數據庫和OLEDB兼容的數據源。
(3)在應用層庫存管理人員進行入庫、出庫、庫存查詢等倉庫管理業務的操作。網絡客戶端主要面向需要網絡查詢信息數據的用戶,實現包括用戶的訪問、查詢等功能,最終實現與底層數據庫的信息交互。B/S結構(即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的用戶工作界面)是通過瀏覽器來實現,而其主體的邏輯事務在服務器端執行。這樣就大大簡化了客戶端電腦的負荷,減輕了系統升級更新所需的工作量。
三、結論
本文利用物聯網技術將物聯網系統地用到倉儲系統建設中,應用RFID技術設計了一種貨物管理系統。數據讀取終端對RFID電子標簽進行讀取,同時具有通信、控制和計算功能;基于ZigBee的傳感器網絡將多個讀寫器連接成為一個網絡,并將數據實時傳輸到貨物信息管理系統,從而實現了到貨檢查、入庫、出庫、庫存盤點等各個環節的數據自動數據采集與更新,保證了正確的庫存控制和決策;貨物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出入庫貨物掃描、查詢、盤點和后臺數據庫信息的實時更新等功能,滿足物流企業對各項作業流程高效率的要求。該系統最大程度上減少人為錯誤的發生,避免了人工作業費時費力的現象,提高了供應鏈之間協同作業的能力,降低了物流公司運作成本。
作者:齊恒 單位: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商留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