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志設計的時代變遷
要提高學生的標志設計能力,改進標志設計教學,首先就要對標志設計這一藝術學科的發展軌跡與脈絡進行有效的詮釋。標志設計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那時人們將一些動物或自然物象作為本民族特有的標記,這就是符號的起源——圖騰。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商業的興起,商鋪中出現了幌子、招牌等。隨后,又由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科學生產力的提高,標志設計越來越簡約化,具有時尚氣息。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的標志設計也要隨之而變,不能固守傳統,要與時俱進,才不會被歷史的長河淹沒。在當下,標志設計教學中灌輸了一種新理念,即不管在哪個發展時期,標志設計都要緊跟時代脈搏,遵循標志設計的發展方向,實現標志設計的目標。
二、標志設計的基礎
標志設計的基礎就是真實性。具有真實性的作品更能打動人,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種真實性,往往來源于現實生活。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構思與創意的靈感,從形象的圖形與簡單的文字中,尋找出生活與藝術的結合,體味其使人產生認同感的原因。設計來源于生活,但又要高于生活,所以當下教師在教好專業理論的同時,還要要求學生不斷從生活中搜集各種標志,加強對標志的觀察與認識,只有見得多了,知識面才會寬闊,設計時才不會被狹隘的理論局限了思考的范圍。掌握了標志設計的真實性要求后,還要要求學生多練、多思考,從現實生活的優秀作品中尋找可學習的點。這對于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克服畏懼學習困難的心理有很大幫助。
三、標志設計需要學生具備的能力
1.創新力
標志設計教學要把重點放在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上。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創新意識極度缺乏,“填鴨式”的教育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散。要打開精神的枷鎖,就要學會創新。社會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學生要通過社會實踐檢驗自己的知識,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為己所用,還要通過社會實踐去鞏固、深化已學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多安排各種實踐活動,如觀摩展覽、設計比賽等。創新力是觀察力、邏輯力、想象力、整合力的統一,教師要努力引導學生發掘這“四力”,為創新做準備。
2.審美能力
在莊子的美學思想中,提倡“美則美矣而未大也”,這表達了古往今來人們對美的無限追求。標志的設計要求“美”,這個美不單要表現在外在形式上,更要注重一種內涵美。如彩陶——造型、紋樣、線條、色彩搭配,無不體現設計的風格,使藝術品從整體上相得益彰,熠熠生輝。燦爛的青銅文明之旅也是從青銅器的設計開始的,尤其是青銅器上花紋與鳥獸的圖案設計既要體現出外表的美,也要傳達出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青銅所代表的一種尊貴與威嚴,這既是設計者匠心獨運的智慧,也是高超審美創造能力的一種表現。在教學中,提高審美能力,就要從提高審美鑒賞能力開始,從優秀的作品中慢慢品味。如“蘋果”標志的設計,咬一口之后更能體現美。據說最先使用的完整蘋果圖樣是因為喬布斯喜歡吃蘋果,后來在發展中,對“蘋果”做了更改,沒想到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更加誘人了。要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這就需要自己從人民大眾的角度出發,設計出大眾人民喜愛又簡練的作品,教學中應把握這一點,把“以人為本”放在首位。大眾的審美能力是普遍的、客觀的,但在共性中又不能失去了設計者自己的個性,做到雅俗共賞。
3.獲取信息的能力
對于標志設計而言,獲取信息是標志設計的素材積累階段。現如今我們能夠取得有效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學生要熟練使用這些渠道,除了會查閱傳統紙媒之外,還應及時更新網絡搜索能力。那么如何在紛雜的信息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呢?這就需要學生沉下心來,運用學過的理論知識,高度提煉信息,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通過大范圍接觸信息的實踐來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與辨別能力。
4.內在表現力
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京”字標志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充滿了動感與活力。同時整個標志就像用印章蓋上去的中國印,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弘揚了中國的書法藝術,由此可見設計者匠心獨運的內在表現力。內在表現力需要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意與神的結合。在標志設計中,技術的運用體現的是專業人士的水準,好的設計離不開技術的使用,如設計中的“留白”,雖是空白,卻給人留下了無窮的蘊味。設計作為藝術的表現手法,需將傳統文化與精神注入其中,這需要有一定功力,不僅要技法好,還要有高深的藝術修養。西方的設計講究的是“形”,只要傳達明意即可,中國的設計講究的是“神”,而“神”就是指藝術設計的內在表現力。標志設計教學中不能忽略神蘊,這是標志設計追求的最高目標。
四、標志設計的發展方向與動力
1.品牌是標志設計的發展方向
“身穿阿瑪尼,手拿蘋果,開著寶馬,喝著可樂”,這是常見的一句順口溜,從中可見人們對名牌的向往,這些品牌在市場上占據著一席之地,是其標志設計成功的體現,也是標志設計的價值所在。由此可見,標志設計的最終發展方向是形成品牌。那么如何才能將標志打造成品牌呢?一個標志一旦設計出來了,它就成為了一種符號,是一件事物的代名詞。品牌的樹立,首先,要在標志設計時凸顯事物的特征,令人一眼即可識別。其次,就要樹立自己的市場。在當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使得標志設計也成為了一種競爭的手段,占領市場就是要把設計出來的標志推廣出去,實現它的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再次,設計的主題要明確,簡單的符號和寥寥的文字中,不能表達出歧義,這是標志設計的最低要求。如辦公用品的標志設計,見到標志就要知道這一具體事物是應用在辦公室的;體育競賽中,看到了五環,看到了吉祥物,我們就知道這是奧運會,并能通過吉祥物的設計知道這一屆奧運會的主題是什么。最后,隨著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是當下標志設計的趨勢,也只有這樣,標志設計才得以不斷進步,趨向多元化。
2.提升內力
標志設計的內力,就是其理論。要提升標志設計的內力,就要不斷改進發展理論,將理論與時代要求、商業要求相結合。鮮活的理論是創作的源泉,理論僵化、落后都不利于標志設計的發展。對于理論,作為一線教師更有發言權,我們可以從與學生的溝通中,不斷改進設計理論,提升教學效率,使理論這潭水活起來。
3.借助外力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發展標志設計時可以借助新技術,如數字化媒體的使用,使聲音、圖形、文字有機結合,這樣既做到了與時俱進,又提高了標志設計的效率。標志設計作品的傳播可以借助網絡、廣播、報紙、電視等各種傳媒,加大標志的影響力。標志設計作為一門學科,自然離不開其他學科的支撐,除了自然科學,還有社會科學。各種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也為標志設計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五、結語
在標志設計的教學之路上,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教會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設計知識,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好的創意,結合時發表展的特點,積極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打破慣有的思維模式,突破現有的束縛,創作出更多有新意、有實用價值的作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驚奇與欣喜。同時還要保護好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為標志設計教學找到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方向,把標志設計引領上一個更加開闊、更加自由的時代。
作者:張玲瑯 單位:重慶交通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