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安原有城市形象標識系統基本情況
西安市市鳥是喜鵲,喜鵲的叫聲婉轉動聽,名字中有“喜”字,所以在我國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西安市內喜鵲也是很多的,特別是幾所大學校園里。《本草綱目》記載喜鵲的名字包括兩個含義,一是“鵲鳴,故謂之鵲”;二是“靈能報喜,故謂之喜”,合起來就是人見人愛的喜鵲。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農村喜慶婚禮時最樂于用剪貼“喜鵲登枝頭”來裝飾新房。喜鵲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對聯中。西安市市鳥確定為喜鵲就是借用其吉祥之意。
二、西安市原有市徽應用及對外推廣情況分析
1.西安市原有市徽應用情況
市徽與城市形象標志名稱不同,但其研究范疇相似。根據筆者的調查,西安市原有市徽雖然很早就已確定,但應用情況卻不容樂觀。筆者在西安市大街上進行了隨機采訪,詢問“西安市市徽是什么?”先后問了100多人,結果發現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回答得出。我們雖不能以此斷定西安市市民都不知道西安市徽,但這足以說明西安市市徽在推廣應用上的缺憾。一個城市的市徽就是這個城市的象征,作為一個西安人應該人人都可以隨口而出,但現狀卻令人擔憂。西安近幾年也承辦了一些重要的國際活動,比如歐亞經濟論壇、東西部貿易洽談會、2011年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這些活動大大提升了西安的國際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了解了西安,感受了西安的魅力,但這些活動中沒有見到象征西安城市形象的市徽的身影,非常遺憾。西安旅游資源豐富,無論是數量、質量、特色在國內外尚不多見。西安的秦磚漢瓦、兵馬俑、大雁塔、明城墻、歷朝的皇帝陵墓都成為游客的必選項目。西安旅游資源單體總數不少于百處,且這些資源有人文、歷史、考古、自然等各種類型,可以說來到西安能夠“感古品今”。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在這些旅游景點卻找不到一個能夠代表西安整體形象的紀念品,為什么不使用西安市市徽來設計這樣的紀念品呢?
2.西安市原有市徽沒有得到全面推廣與宣傳的原因
西安市市徽沒有得到全面推廣有很多原因,但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有兩點。
(1)意識形態上不重視
筆者在華商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題目叫作“西安人性格大討論:有‘靠天吃飯’的慣性?”文章深入分析了西安人的性格,認為西安人有很濃重的文化情結,這種文化情結向上追溯,可以追溯到古長安人的性格特點,因為古代長安長期以來是帝王之都,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文化最發達的地方;而古長安文化的佼佼者當屬漢唐文化,因此今天西安人的性格特征是漢唐性格的延續,有著沉穩、大氣和很強烈的自我意識。這種性格也存在一些缺憾,具體到做事情的時候就比較被動,墨守陳規,缺乏足夠的競爭意識。筆者并不完全認同這種觀點,但筆者在西安生活了十幾年,偶爾能感受到那么一點“懶懶”的城市氛圍,身邊的同事有時也會說:“西安太適合養老了!”競爭意識不強,導致了從意識形態上對城市形象推廣的不重視,也必然會出現市徽不被廣泛推廣傳播的現實狀況。
(2)受到國家政策規定的影響
1997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與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了一則通知,通知名稱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禁止自行制作使用地方旗、徽的通知”,這則通知的發布,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影響到地方政府對于市徽推廣應用的態度。筆者認為西安市政府也會受到這則通知的影響,這也許是西安市市徽早就被設計并確定但沒有廣泛宣傳的重要原因。我們仔細閱讀這則通知可以發現,通知的目的主要是維護國旗、國徽的權威性,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根據這幾年國內其他城市的標志設計情況來看,國家不會刻意限制有助于城市發展的好方法、好點子的,只要我們合理使用市徽,讓它在城市經濟建設方面發揮作用,國家又怎么會來干預呢?
三、結語
當今世界,城市形象的推廣與塑造是城市發展的必然,根據國內外其他城市形象標志設計與推廣現狀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只要合理使用西安城市形象標志,它將會發揮凸顯古城個性、展示城市魅力、寄托城市情感、引起他人關注、促進城市發展進步的積極作用。
作者:霍玉磊 韋凱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