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書品牌營銷中存在的問題
1.品牌定位不精準,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必須明確的是任何產品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部分要求,或部分消費者的所有要求,或所有消費者的所有要求,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部分需求。因此,精準的定位是品牌發展的基礎。我國圖書品牌種類繁多,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但極少有自己鮮明的品牌定位。廣泛涉獵各類書籍是眾多圖書品牌的通病,試圖滿足各年齡段和不同類型的讀者,造成整個圖書市場一片混亂,使得讀者在選購書籍時無從選擇。這不僅給讀者造成了不便,而且不利于整個圖書行業的發展。著名定位大師特勞特強調:“定位不是你對產品要做的事,而是你對預期客戶要做的事。”著名的迪士尼集團,結合自身的特色將旗下出版的書籍定位于兒童讀物,探索兒童內心的世界,傾力打造世界精品,為世界各國兒童創造出一片歡樂的天地。盡管圖書營業額只占整個集團營業額的極少部分,但迪士尼圖書品牌家喻戶曉,成為消費者選購兒童讀物的首選品牌。因此,精準的品牌定位才能使營銷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滿足目標讀者的核心需求,建立差異化的圖書品牌。另外,產品同質化是制約圖書品牌塑造的因素之一。我國圖書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但凡出現一部暢銷書,類似主題的作品立馬鋪天蓋地,雷同、模仿和抄襲現象屢見不鮮,如小說《天亮以后說分手》出版后受到眾多年輕人的追捧,不久之后《天亮以后不分手》《天不亮就分手》等相繼涌現出來,語言風格和寫作手法雷同,毫無自身特色。此做法可以獲得短期的經濟效益,但無法促進圖書品牌的長遠發展。定位是營銷理論中的重要環節,影響著后續所有的步驟,因此,圖書品牌應根據自身特色和目標讀者確定自己的定位,為營銷指明方向。
2.品牌傳播與推廣落后,讀者體驗打造不足
圖書品牌的塑造是一個持續性的活動,應充分利用各種渠道進行品牌傳播與推廣工作,樹立自己鮮明的品牌形象。我國大部分圖書品牌的營銷仍停留在依賴人員推銷、促銷、廣告和公關活動等傳統營銷方式階段,與眾多讀者的信息消費習慣相違背。2013年3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2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消費者網上購買商品類型中,書籍、音像制品以22.9%的比例居第四位,僅位于服裝鞋帽、日用百貨和數碼產品之后。網上購書成為一種全新的主趨勢,并愈演愈烈。同時,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2年第十次中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中有31.2%的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較上一年增加了3.6個百分點,手機閱讀人群平均每天進行手機閱讀的時長超過40分鐘,平均每年花費在手機閱讀上的費用為23.31元。由此可見,互聯網、電腦和智能終端的普及極大地改變了讀者的消費行為和閱讀習慣,因此,圖書品牌營銷僅依賴傳統營銷方式,已經無法觸及一部分消費者。改變品牌營銷策略,緊緊圍繞目標讀者下工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同時,讀者讀書追求閱讀體驗,從體驗中感知產品的品質,尋求精神上的滿足。然而,我國對讀者的閱讀體驗方面做功明顯不足。一方面,各大書店通過自助購書,為讀者提供免費閱讀的體驗消費,但這一方式并不能使圖書品牌實現差異化營銷。另一方面,電子閱讀大行其道,國內外近百個圖書品牌推出自己的閱讀器,這些產品如出一轍,或通過超級鏈接為讀者提供更豐富的信息,或通過縮放文字讓讀者體驗真實紙質閱讀,這給予了讀者極大的便利,但也未能實現個性化的體驗閱讀。
二、AR技術的載體與應用
1.AR技術的載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AR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目前,該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計算機視覺、計算機圖形學等領域中的一個熱點。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如掌上電腦、智能手機)的興起,為移動增強現實系統的發展提供了嶄新的技術途徑。目前大多數的用戶手持移動設備都內置了百萬像素以上的攝像頭,并集成了如紅外通信接口、藍牙無線接口以及無線局域網卡等高速無線通信網絡設備。在一些高端的移動設備中,還內置了與通信基站協同工作的全球定位系統設備。選擇小型手持移動設備作為增強現實技術的新載體,將其與增強現實技術相結合,能夠使增強現實系統脫離體積龐大的計算機或工作站、攝像設備、頭盔顯示器等的限制,實現圖像采集、計算與顯示的整合,在移動性、便攜性以及人機交互性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
2.國內外AR技術的應用實例
國際上經過數十年的發展,AR技術較為成熟。起初只應用在高端行業,如軍事領域,提高作戰能力和指揮效能;航天航空方面,提高準確度、降低風險;醫學領域,有助于完成外科可視化手術等。如今,AR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中,如影視娛樂、制造與維修、教育、旅游等,已經越來越為人們熟知。在國外,據中國新聞出版網2013年4月19日報道,《東京新聞》推出了一款采用AR技術的軟件,當孩子們通過智能手機掃描報紙上的版面時,手機屏幕中的報紙就會發生神奇的改變,文章可以進行翻轉,標題通過動畫的方式出現,有時還會有藏在文章背后的卡通人物跑出來。使得一些關于社會問題、經濟、傳統文化等原本乏味的話題瞬間變得有趣起來,這種方式能讓孩子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同時了解新聞時事。同時,一些商家也在報紙上投放能夠同時吸引家長和孩子的互動廣告。AR技術的應用無疑使《東京新聞》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兒童讀者。在國內,AR技術的應用也相當普遍。今年5月8日“首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發行國內首枚采用增強現實技術的紀念郵資明信片。閱讀者只需使用手機的二維碼應用或是微信帶有的二維碼識別功能,掃描上交會明信片上的二維碼,通過二維碼鏈接加載AR應用程序。加載成功后,打開應用程序,使用手機的攝像頭拍攝整張明信片,將會在手機上隨即生成疊加上交會會標的三維虛擬動畫,并可以從任意位置與角度觀看該動畫,并配合語音播報上交會主題:“創新驅動發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貿易”,手機攝像頭遠離明信片5秒后動畫播放結束。AR技術的應用為閱讀者增加了不少的樂趣。AR技術的廣泛應用得益于以下幾點:一是相對真實性,借助三維物體的注冊技術、顯示技術、跟蹤和定位技術等充分獲取用戶所處的環境,讓用戶忘記真實存在的世界;二是交互性,通過實時的捕獲用戶的行為,經過合并處理以視頻的形式直接呈現給用戶,做到及時的反饋;三是個性化,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場景和角度進行真實再現,滿足特定的需求。
三、AR技術對圖書品牌營銷的影響
信息技術的發展變革為圖書品牌營銷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圖書品牌要充分利用社會化媒體和移動終端的優勢,進行碎片化的精準營銷,使得圖書品牌營銷獲得長足的發展。圖書品牌的營銷需做到,在圖書選題上以讀者為主導的市場定位,在圖書定價上以讀者可支付的成本為原則,在營銷上以方便讀者為銷售網絡構建原則,在宣傳上以讀者利益點為原則。可見,圖書品牌營銷的方式不管如何改變,以讀者為中心這一原則是不變的。AR技術應用于圖書品牌營銷中,將對讀者的閱讀行為、出版業的出版形態和產業形態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1.體驗真實場景閱讀,改變閱讀行為
體驗營銷是現代營銷最重要的方式,已成為主流趨勢,圖書行業也不例外。讀者對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依賴為體驗營銷奠定了基礎。通過產品體驗,消費者能直接感受產品功能價值和品牌價值。圖書作為一種精神食糧,更需要免費的體驗閱讀,讓讀者判斷圖書的實體價值和領會圖書的品牌價值。大型書店已經開啟了自主選購和免費試讀的模式,提供讀者自由的空間。但這一方式極易被模仿,對圖書品牌塑造作用不明顯。不同的書籍所需要的閱讀環境不一樣,不同的讀者喜歡的閱讀環境也不盡相同。AR技術可以提供讀者個性化的需求,根據書籍主題和讀者喜好,設置不同的與主題相關的故事場景,讓讀者真正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讀者選擇書籍之后,通過智能終端選擇喜愛的場景,將現實閱讀與理想場景結合,形成一個獨特的空間世界,這種閱讀形式更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在不斷的體驗中認同圖書的品牌價值。依據圖書品牌主題設計場景,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閱讀,既加深讀者對圖書品牌的體驗與認識,又有助于圖書品牌明確自身的定位。眾所周知,圖書品牌塑造離不開優秀的作者資源,讀者一旦喜歡某一作者,就會將情感延續到作者其他的作品上。場景中加入作者的解讀,便于讀者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從而增強讀者的忠誠度。毋庸置疑,AR技術能改變閱讀行為,使品牌定位清晰化,有助于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有效地避免跟風現象,削弱產品同質化趨勢。
2.豐富閱讀形式,加速出版形態變革
2013年5月15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我國18~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比2011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數字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40.3%,比2011年上升了1.7個百分點。這表明利用電腦和移動智能終端進行閱讀的人呈增長趨勢,讀者對數字媒介的青睞為AR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實現條件。在電影《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報紙,報紙上不僅文字是動態的,圖片也是鮮活的視頻,還可以發出聲音,直接和當事人對話。如今,這樣的魔法報紙已經變為現實,一場閱讀革命正在來臨,在報紙和明信片上的應用狀況已經說明了一切。AR技術可以讓讀者遠離閱讀靜態文字這種傳統閱讀方式,AR技術與智能終端結合可以使文字信息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吸引讀者的注意力。AR技術可以將文字描寫的畫面轉化為視頻內容、語音播報等,增強視覺和聽覺效果。同時,有利于培養讀者的空間想象力,特別是對于學習數學和物理的讀者,通過AR技術學習過程可在完全的三維環境下完成,能提升讀者的空間理解能力。在語言學習方面,通過AR技術可以呈現真實場合詞語和句子的運用,增強讀者的記憶能力和運用能力。AR技術的應用為圖書品牌的傳播與推廣提供了更多趣味性,為讀者的多樣化體驗創造了條件。讀者閱讀行為的轉變,導致整個圖書市場的轉變,即出版形態開始向數字化轉變,這種數字化的趨勢為AR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平臺。完善的數字平臺才能將AR技術發揮到極致,才能為圖書品牌打造別樣的體驗營銷,以滿足讀者閱讀過程中的多樣化需求。
3.拓展產業形態,整合產業鏈
對于傳統出版而言,內容資源是其核心競爭力。隨著數字出版的到來,競爭格局發生了變化。出版業的數字化運作使得傳統出版業的產業鏈發生變化,延伸至圖書出版以外的其他文化行業,如動畫、影視、游戲等。AR技術使得這些延伸產業應用更便捷,并能有效地整合成一體。數字出版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出版存儲空間的問題,但如不進行區別于傳統方式的營銷,仍只注重內容的量,對讀者而言相當于只改變閱讀的載體,使整個圖書品牌營銷再次陷入困境。書籍的產業延伸性較為廣泛,其可轉變為其他介質的出版物,如磁介質形態的電視連續劇,膠片或數碼介質的電影,紙質或數碼的動漫,數字游戲等。對于讀者而言,這些產業形態較為分散,通過AR技術可以將眾多產業形態輕松地以鏈接的方式整合在一起,使得不同產業形態集中起來,產業鏈得到聚攏,在一個平臺上讀者根據自身的需求獲取相關信息。因此,AR技術為讀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圖書品牌營銷節省了大量的資源,如人員推銷的成本、不同廣告制作和投放成本等。
四、總結
AR技術在圖書品牌營銷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還需要不斷探索。將AR技術與各種媒介進行充分有效的組合,實現整合營銷傳播,完成圖書品牌的塑造。品牌的塑造是一個持續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圖書品牌化運作過程中,應以讀者的現實和潛在需求為出發點,以圖書品牌為依托,利用科技化以及科學化的營銷方式滿足讀者,建立忠誠的品牌關系。
作者:于小川 劉敏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