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教學反思
1.設計教學方案的培訓
第一,確保教學方案設計的一致性。教學方案設計運用了系統方法,把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二者的原理轉化成對中小學教學目標與內容的分析、教學活動組織、教學媒體與策略的選擇、教學評價等具體的中小學教學環節的具體計劃過程。教學方案設計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所以應該做到各個環節的緊密聯系,注重一致性。第二,要注重教學設計應具備可操作性。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技術培訓時,在進行教學方法、理論的內容培訓時,首先應該明確:設計教學方案的目的就在于有效的解決如何教學生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對教與學的問題進行研究,學習教學設計既要掌握理論又要掌握具體操作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將教學設計應用于實際操作層面。所以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時,要把教學的內容與實際相結合,讓中小學教師在體驗中學習,通過對計算機等信息化技術的實際操作,以教學問題為出發點,提高學員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應用能力。
2.獲取信息能力的培訓
對中小學教師獲取信息的能力進行培養,才能使中小學教學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這樣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借助網絡技術,搜集與自己教學目標相關的學習信息。對于提高中小學教師的信息能力來說,采用網絡資源的搜集與選擇也是提高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徑。現在的中小學教師中,有部分教師在獲取網絡資源上,能力偏低,一些教師還存在著對查找信息、選擇信息、保存信息等操作的不熟練,所以在對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技術培訓中應注重對其進行信息獲取能力的培養,通過實際的操作,熟練地掌握獲取信息的操作與方法。3.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能力的培訓。獲取信息不是信息技術能力的最終體現,只有對信息進行深層加工,提高它的使用價值才能實現對信息的有效利用。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時,應該提高加工信息、處理信息方面的能力。在培訓中,應該安排信息化教學設計這樣的模塊,讓每位中小學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需要,在網絡上搜索與其相關圖片、視頻、音頻、文本以及動畫等資源,來充實自己的電子教學檔案,并根據學習目標、內容、對象,確定學習對策,之后對搜集到的各種資源進行整理、篩選,而后再進行鑒別、重組,對可以直接利用的資源進行保留,需要修改的資源進行修改完善,并對資源重新整合,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操作,實現對資源的加工處理。通過上述培訓過程,提高了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加工、處理能力,從而實現了對信息的有效利用。
二、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在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教育技術能力培訓中應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培訓,通過不斷提高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技術能力,實現優質高效的教學。
作者:陳改娃 單位:臨汾市曲沃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