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業單位出現財務風險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事業單位的財務決策體系不科學
現階段事業單位在財務決策管理上不夠科學合理,特別是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資金管理,由于預算管理水平不高,在資金管理上經常出現資金的配置不合理,資金浪費嚴重,各種資金風險問題時有發生。
(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制不健全,預算管理水平較低
當前我國正處于事業單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階段,事業單位經濟活動也日趨多元化,但是卻并沒有針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財務風險發生概率增加。其次,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水平較低,缺乏成熟的預算管理方法,因而不能通過預算制度對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指導管理,也難以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控制。
二、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以及預警體系
為了避免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事業單位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系統、全面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通過設置財務風險管理體系使得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決策者認識到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并結合相應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確保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由于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環境較為復雜,因此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應該建立風險預警體系,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現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分析以及預警,借助于科學的風險評估制度,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控制效果。
(二)細化事業單位的風險評估管理
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進行控制管理,應該按照風險管理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以及風險控制四階段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問題進管理。對于風險控制目標的設定應該具體詳細,對于資金或者是支出業務應該明確具體的目標側重點。對于風險的識別以及分析,應該全面綜合風險影響因素,準確的得出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發生概率以及風險控制目標的可實現性。財務風險應對應該重點在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受等幾方面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通過四階段的管理,對財務風險進行準確的評估,做好財務風險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過程控制。
(三)強化事業單位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也是防范財務風險的有效措施,因此事業單位應該根據發展計劃制定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計劃。對于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應該結合事業單位的業務特點、事業單位發展計劃、往年收支狀況、國家財政政策以及事業單位的整體實力綜合編制預算管理辦法。對于主要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的事業單位財政預算編制,應該與財政主管部門協商預定。事業單位財務預算可以參考事業單位的往年度預算計劃,并綜合分析收入增減因素,合理的編制事業單位的支出預算。
(四)完善事業單位問責機制,優化決策模式
為了對事業單位的決策進行優化,可以借助于問責機制,對于由于主觀故意或者是失職所導致的財務風險問題,應該對主要負責人進行問責,通過這種監督管理的方式,促使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在進行活動決策時,綜合分析影響因素,避免由于主觀決策導致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
三、結語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由于涉及內容較多,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作,因而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風險因素。這就要求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必須明確事業的可能出現財務風險問題的各方面因素,并針對性地采取強化監督、完善風險評估以及做好風險預警等風險防范措施,提高復雜市場環境下的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避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問題的出現。
作者:范毓慧 單位:棗莊市市中區能源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