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的語言要簡煉準確
教師給學生講課要干凈利索,中心突出。例如,在講我國四大高原時我就用“高”“平”“土”“崎”四個字來突出青藏高原的高大,內蒙古高原的平坦,黃土高原的深厚黃土,云貴高原的崎嶇不平。這樣的教學語言,既表現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又突出了重點,簡單明了,會使學生記憶深刻。
二、教師的語言要有啟發性
地理課的教學語言應具有啟發性,因為,地理教學不只簡單地向學生灌輸地理知識,還要運用啟發性語言,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例如,我要講《飽和水氣》這一節時,如果直接對學生說,空氣中是含有水的,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因為空氣中的水既看不見,又摸不著,非常得抽象,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呢?我就用非常形象的語言來啟發學生:“大家都喜歡吃又酥又脆的餅干,但是如果你的餅干一次沒吃完,放置了一段時間后再吃,感覺還會象原來那樣酥脆嗎?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立刻都明白,這是因為餅干受潮了,也就是證明了空氣中是含有水氣的。運用啟發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一些常見的生活現象進行思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易于理解。
三、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有趣
地理課教學語言應內容具體、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富有吸引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日界線”這一課時,我就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講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有位日本婦女購買好一張美國花旗銀行的彩票。結果中了大獎,但當她得知這一消息時,剛剛錯過對獎時間,彩票成了廢紙。這時一位美國人卻愿意出半價購買這張廢票,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這個美國人是個大傻瓜?學生的興趣特別高漲,結合日界線的有關內容,積極思考,于是把問題弄懂了,日本在東九區,而美國在西五區,以日本時間為準,錯過了對獎時間,但若以美國時間為準,對獎仍然有效。因此這個美國人賺了大錢,而日本婦女卻因不懂得日界線的有關知識吃了一個大虧。這樣有趣的教學故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并且記憶深刻。
四、教學語言要富有藝術性
在課堂上,教師要能緊扣學生的心弦,引人入勝,猶如身臨其境,就必須要求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激情,還可以有一點文學色彩。例如,在講桂林的山水之美時,我就用充滿激情的語言,進行了如下描述:云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的深啊,夢一樣的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又如在講內蒙古高原的遼闊、壯麗時,可以用優美的語言這樣描述:“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面馬兒跑”,也還可以這樣描述:“白云象羊群,羊群象白云,羊群在草原上奔跑,白云在空中飄啊飄,牧童追趕著羊群,象是在和白云賽跑。”用這些生動形象的藝術性語言,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進行描述,仿佛把人們帶入了如詩如畫的意境,不但使學生掌握了所學的地理知識,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藝術享受。
五、結語
總之,要成功地上好每一節地理課必須十分重視課堂中的教學語言,恰當地聯系生活事例,巧妙地引入地理故事,精心地設計語言意境,成功地把握語言速度,積極地創造語言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
作者:朱萬里 單位:陜西省神木縣神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