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建筑設計論文
一、建筑設計中玻璃材料的性能類別
1.節能性能和建筑結構性能
現代建筑首先要滿足環保節能的這一前提,從而進行建筑的設計與施工,這就要求建筑中玻璃材料要具有很好的節能環保效果,不管是吸熱、吸音、防紫外線,還是保溫、防塵等都得到了解決,玻璃作為建筑與外部環境溝通、結合的緩沖,使空間緊密的與外部環境相聯系,融為一體,表達出自然的生長理念。建筑中承擔結構的不再是傳統的實墻體,各種多樣的材料打破了磚墻、混凝土墻的單一性,使得建筑結構、整體豐富多樣。而玻璃作為可以充當結構墻用于現代建筑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幕墻玻璃、玻璃磚、U型玻璃等。各種玻璃幕墻、空間隔斷都大量使用玻璃材料作為主要建筑結構。
2.其他性能
玻璃材料種類繁多,各種功能的需求使得玻璃的用途也多樣化,專業性能更強。裝飾面玻璃、磨砂玻璃、馬賽克玻璃磚等裝飾性,防輻射玻璃、反光玻璃等實用性,都為建筑設計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不再受到材料性能的拘束,自此提高了建筑設計的深度。玻璃材料因可塑性強,造型可變幻性高的優點,可以做到各種復雜的形態,大大滿足了設計的需求,玻璃從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色彩區分,為各種功能的劃分提供了形式的不同,穩定的化學成分,良好的性能,滿足了不同建筑的需要。
二、建筑設計中玻璃材料的美學價值
1.玻璃材料的質感美
各種建筑材料都有其特有的品質特征,以此來滿足建筑多元素的需求。玻璃材料作為其中特殊的材料之一,有其獨特的質感,光滑的外表、多變的形體、純凈的透明度等都表現出玻璃材料的固有特性。玻璃以實中有虛、虛中藏實的特性,形成顯明的虛實對比。各種藝術設計手法運用于玻璃的造型設計,使其達到點、線、面的高度統一相互結合,造型藝術千姿百態,豐富了玻璃造型語言,表達了玻璃材料的多變性、靈活性特點。
2.玻璃材料的意象美
中國傳統思想就有純凈、潔白這種思潮的向往。北宋周敦頤《愛蓮說》中的“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正是表達了蓮花這種高尚品質,雖然蓮花出自污泥之中,但從不沾染其中的污濁,而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反應了古人的樸素人文情懷,這種高風亮節不被世俗所染,不被周圍的環境所動容,凸顯出古人的質樸情懷。意像又可稱之為表象,不直觀存在于事物,而是通過事物的內在品質反應出來的特有表象性,傳遞出來的信息也具有獨特的感性特征,讓人思緒萬千、浮想翩翩。而玻璃材料正是反應出這種純凈、通透的情感,給人以明凈、純潔的心理感受。
3.玻璃材料的實用美
玻璃材料的通透性也產生了特有的光影美,光的折射、反射在玻璃上,呈現出美輪美奐的光影變幻,一些娛樂場所的燈光變幻都是用特殊的玻璃材料作為依靠之一到達的美學效果。光影本身就是一種特有的互動互補形式,而玻璃材料通過光影的運動產生了一種虛幻朦朧的空間形態,創造出它特有的形體,在光的照耀下,玻璃材料通過一些物理反應產生出奇妙的光學效果,給人一種純粹的美學享受,不僅賦予了玻璃生命力,而且使玻璃形態在空間環境中得到充實,運用流動的旋律譜寫著自然間的和諧。建筑設計中玻璃材料運用美學法則表現出它的美學特性,玻璃幕墻、玻璃窗、玻璃磚、玻璃燈片等,甚至涉及到其他領域的運用,它們都反映了玻璃材料的價值所在以及美學需求。玻璃材料是“實實在在”的美學,而不像藝術品那種純欣賞性的美學。玻璃是以實用性為前提,在此基礎上體現它材料質感的美,實用性與美學性又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玻璃材料作為建筑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讓現代建筑設計發揮到了新的高度。
三、結語
建筑在當今這個大發展的時代,人們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滿足遮風避雨、保溫、節能等這種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多要求建筑的標新立異,現代建筑的表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代表這時代的發展,表達了設計師對現代社會文明發展的啟迪和多元素文明的相互融合。玻璃材料作為現代建筑設計中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被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們所青睞,成為建筑設計的主要表現方式之一,在建筑的各個領域都體現出玻璃材料的重要性,隨著科技的發展玻璃材料的性能種類滿足了建筑中的不同需求,高強度、保溫、隔音、造型可變性等玻璃材料的質地也為建筑的不同需要提供了保障。相信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玻璃材料還會不斷的更新、提高自身的一些不足,為現代建筑設計譜寫更為輝煌的歷史。
作者:佘庭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