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化學教育論文
一、化學教學對學生開展環保教育的優勢
1、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及其規律的自然學科,最終目的是創造新物質,改造自然環境,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它同其他許多學科都有密切聯系,特別是物理、生物、醫學醫藥衛生、環境地理,可以說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一些藥物的禁用(如,含PPA的感冒藥)、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地溝油事件、皮革膠囊事件等無不充分說明這一點。
2、中學化學教材中潛在環境教育的因素很多化學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某些情況下,環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學污染造成的,很多環境問題的解決都要依靠化學的方法,化學課堂是一個很好的、很直接的環保教育基地。當講到涉及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時,可結合課程內容適當補充一些環境污染的實例來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化學與環境的密切關系,了解環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例如,講到“空氣”時,讓學生收集本地的空氣質量日報,初步了解空氣污染;學習“二氧化碳”時,向學生介紹“溫室效應”的成因、危害及消除措施……這樣將環境保護的知識滲透在課堂教學中,既拓展了課堂教學內容,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通過課堂教育可把環保作為自覺行動我國公民環保意識普遍較差,這和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是不相適應的,要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使保護環境成為每個公民的自覺行動,就要從學生抓起,從課堂做起。當學生在做CO、SO2、H2S等氣體實驗時,應強調氣密性檢查、藥品用量(盡量采用微量,只要達到實驗效果明顯即可)以及尾氣處理的裝置等。每次實驗完成后,應將廢液集中處理,可回收的盡量回收,以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4、通過實驗開展環境化學知識教育中學化學涉及環保知識的內容不少,在教學中涉及環保問題的知識時,應利用所學知識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找出原因,設計改進措施,將危害降到最低。在講“氧氣、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石油”等內容時,就應適度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結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處理,可以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如,在生產和實驗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廢氣,為了不使它們擴散到大氣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將它們分別除去?又怎樣利用這些廢氣制得有用的化工產品?最后歸納為:對于酸性物質,一般可用堿溶液吸收或制成相應的化工產品(如SO2、NO2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轉化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轉化為CuS沉淀)等等。這樣使學生掌握消除或減輕環境污染之外,還可以結合平時作業、單元練習、單元測驗,在不偏離教材和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雜質氣體,提純溶液和消除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題、習題,以便鞏固保護環境的知識。
二、理論聯系實際,促進學生學習環保知識
1、針對溫室效應引導學生分析環境問題引導分析“溫室效應”,使學生了解到由于大氣層二氧化碳濃度逐年上升,太陽能輻射的一部分———地球紅外輻射熱不能透過大氣層,因而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升溫、冰川溶化,直接影響著現代文明社會發展的情況,以提高對控制“溫室效應”等生態問題的認識。還應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人類必須控制戰爭和固體廢物燃燒、大力發展森林等結論,以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
2、結合現有法律法規的宣傳,加深學生對環保意義的認識組織學生參加環保法律法規的宣傳,利用植樹節、世界無煙日、世界環境日等紀念日,設計生態環境教育的主題活動。如,結合“限塑令”討論:為什么要禁止使用塑料袋?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還在使用?當你看到你的家人還在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時進行勸解了嗎?現在世界各國都在關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倡低碳生活。針對這些話題,取得當地環保部門的支持,讓學生在宣傳中了解我國有關這方面的規定和常識,以提高學生在環境管理、環境文化方面的認識,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進行反思,想想自己和家人低碳的生活習慣,還有哪些需要改進。
3、結合第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課外科技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投身生態環保實踐的自覺性,維護和提升生態環境教育的信度。利用節假日、夏令營,組織學生對當地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水土保護區和環境污染區等實地考察,使他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現場對比,結合已學的知識,開展環保護知識問答。例如,酸雨是怎樣形成的?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物質是什么?防治途徑有哪些?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環保基礎,結合有關時事生態信息,升華環保意識。比如,日本福島核污染事件及我國出現的“碘鹽荒”,幫助學生分析事件的原因、機理及危害,填補知識空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點,不盲從。
三、通過學生向社會宣傳環保知識,促進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于缺乏環境意識,全國各地濫用劇毒化學農藥的現象相當普遍。這極大地危害了我們的健康。通過學生向親人、朋友及社會各界宣傳環保知識,不僅可以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做起,而且可以促進當地環保工作的開展,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而且還可以推動無公害生物農藥的研究和使用。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把環境保護教育貫穿中學化學教學始終,多途徑多角度地滲透環境保護教育,使每一位社會成員從小就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創建一個美好的勞動生活環境,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球。
作者:張久華 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孫莊初級中學